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十一高中高二上期期初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169

试卷类型:开学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1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851年英国举办“万国工业博览会”,有10个国家接受邀请,此为世界博览会的开始,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盛会。为了显示国力,英国政府耗用4000多吨铁和400吨玻璃,建造了一座长逾1800英尺、高逾100英尺的“水晶宫”。此次博览会令人瞩目的展品当属引擎、印刷机和纺织机械等产品。在19世纪,原材料、机械、工业制品及雕塑作品成为世博会的主要展品,蒸汽机、混凝土、铝制品、橡胶、缝纫机、印刷机、火车、电动马达等相继成为展会上的新庞。
——摘编自霍勒斯•格里利《水晶宫及其经验》
材料二
1854年,英国又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乱第四次爆发。如果说霍乱的爆发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种烟气、热气和毒气也直接带来了多种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国,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据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万国工业博览会”举办的背景及其意义。
(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
灵魂称义不因为任何行为,仅由于信仰。……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教徒并无不同之处,并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罗马教廷只管信仰上的事,至于财产、金钱、生命等事务应由政府处理,皇权应该名副其实。
——马丁•路德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形成一种联合政体,其各项利权既协调配合,又相互制约的。
——孟德斯鸠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它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卢梭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持有怎样的态度?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因素。
(2)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列举三位启蒙思想家的重要政治思想主张。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评价启蒙运动?

2.单选题(共13题)

3.
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而同时又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自由。”这一主张属于
A.三权分立说
B.天赋人权说
C.人民主权说
D.社会契约论
4.
薄伽丘的小说集《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讲述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我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他被释放回家。该故事意在
A.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
C.反对教会的专制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
5.
赫乔威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因为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
B.反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
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6.
人文主义在西欧经历了萌发、复兴和发展的历程。下列各项中,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特征的是
A.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
B.挑战以教皇为首的宗教权威
C.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
D.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
7.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普罗泰戈拉
8.
18世纪法国的一位思想家在《罗马盛衰原因论》中写道:“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政体,其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相互约束,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这位思想家是
A.伏尔泰
B.孟德斯鸠
C.康德
D.卢梭
9.
生旦净丑被称为京剧的四大行当,下列图片中属于“生”的是
A.
B.
C.
D.
10.
“为什么现代科学只在欧洲而没有在中国文明(或印度文明)中发展起来?……为什么在公元前l世纪至公元15世纪之间,中国文明在应用人类关于自然的知识与人类的实际需求方面比西方文明要有效得多?”据此可知古代中国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实用技术发达B.政府是科研的主要组织者
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1.
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国是一个平民兴起的社会。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文化现象包括
①印刷术的改进推进了文化的普及工作
②词成为文学的主流形式
③《清明上河图》等市井风俗画的出现
④京剧、昆曲等剧种成为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12.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家在创作上讲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物我合一”。这表明他们
A.主张绘画要专心致志
B.艺术风貌奇特,不拘成法
C.主张绘画要注重写实
D.画面体现出主观情致与神韵
13.
下图是唐代名画《送子天王图》,有关该作品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作品作者为吴道子
B.体现盛唐雍容华贵的画风
C.作者善画宗教人物
D.主题是描绘市井生活
14.
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祖先可以享受的文明成果有
①把太阳黑子记录在纸上保存下来
②利用司南辨明方向
③借助《甘石星经》确定许多恒星的位置
④借助《伤寒杂病论》医治病人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5.
“孔子所创的原始儒学,礼乐占主要部分”。战国时代,“用别一种观点即庶民的观点,发挥仁义学说,成为儒家的反对学派”。该反对学派指的是( )
A.法家B.道家
C.墨家D.阴阳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