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三)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710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7/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材料二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在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
——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
材料三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
(2)结合材料二,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先生的“问题”。

2.单选题(共8题)

2.
《汉书·董仲舒传》说:“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对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材孝廉,皆自仲舒发之。”这表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是
A.董仲舒极力推动的结果
B.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C.儒生孝廉有利政治清明
D.汉武帝与大臣们都推崇儒学
3.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史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支撑该观点的是
①西周实行宗法制
②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③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思想
④李贽提出“各从所好,各聘所长”的观点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4.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A.注重创新和逻辑
B.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D.与农业息息相关
5.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
A.生产遍布全国各地
B.制造工艺更加复杂
C.降低了生产成本
D.提高了纸张质量
6.
从《齐民要术》到《农政全书》,中国古代的农书基本都记述了主要耕作方法、农具、技术和农产品加工等内容。这可以佐证
①科研方法注重实验观察
②精耕细作的生产特点
③农业发展达到很高水平
④科技成果多源于经验总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
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
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移
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
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形成
8.
《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
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
B.统治者应清净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
C.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
D.统治者要接受被统治者的监督
9.
“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滨,鱼雷泽,尧得之服泽之阳,举以为天子。”后世的哪一思想最能说明这一现象
A.儒家“仁爱”思想
B.墨家“尚贤”思想
C.道家“无为”思想
D.法家“法治”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