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叙》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作者什么进步思想?
(2)材料二言论反映了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基于以上主张,他们提出的思想是什么?你怎样理解?
(3)材料三中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为此开展了什么实践活动?
(4)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以这“两位先生”为旗号的社会思潮有何重要影响?
(5)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特点。
材料一: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叙》
材料二:中国欲自强则莫若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李鸿章
材料三: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材料四: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敬告青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作者什么进步思想?
(2)材料二言论反映了近代哪一政治派别的主张?基于以上主张,他们提出的思想是什么?你怎样理解?
(3)材料三中的“变官制”是什么意思为此开展了什么实践活动?
(4)材料四中的“两位先生”指什么?以这“两位先生”为旗号的社会思潮有何重要影响?
(5)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过程中呈现特点。
2.
思想革新推动了社会进步。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董仲舒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材料二: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回答:
(1)结合材料一儒家学说是在什么时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
(2)阅读材料二,指出黄宗羲的思想具有什么鲜明的特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对待这儒家思想的。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如何正确的对待?
材料一:董仲舒说:“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知所从矣。”
材料二: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回答:
(1)结合材料一儒家学说是在什么时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
(2)阅读材料二,指出黄宗羲的思想具有什么鲜明的特点?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谈谈黄宗羲这种思想特点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和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是如何对待这儒家思想的。
(4)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如何正确的对待?
2.单选题- (共25题)
5.
康德曾这样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对于伏尔泰的思想上的最大的不同点是()
(1)抨击封建专制制度(2)提出三权分立学说(3)提出社会契约论(4)提出人民主权说
(1)抨击封建专制制度(2)提出三权分立学说(3)提出社会契约论(4)提出人民主权说
A.(1)(2)(3) | B.(2)(3)(4) |
C.(3)(4) | D.(1)(4) |
6.
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于意大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意大利本身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
B.意大利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改变传统观念 |
C.意大利手工业和商业发达,有雄厚的财力 |
D.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 |
7.
下列哪些内容是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们的共同主张
①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②反对等级制度,主张权利平等
③号召打倒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
④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①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追求民主自由
②反对等级制度,主张权利平等
③号召打倒天主教会的世俗权威
④主张建立法治社会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8.
新文化运动与欧洲启蒙运动相比,其共同点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①都正面批判了封建思想
②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③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发展
④都属于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0.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历史条件是
A.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加紧侵略中国。 |
B.资产阶级革命派,维新派没有彻底批判封建思想。 |
C.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 |
D.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
21.
历史学家称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在近代
A.他首先认识到清政府的腐败 |
B.他首先认识到鸦片泛滥的危害 |
C.他迈出了“师夷长技”的第一步 |
D.他是领导禁烟运动的民族英雄 |
22.
民国时期的著名记者黄远生说:“盖在昔日,仅有制造或政治制度之争者,而在今日已成为思想之争。”事实上,中国近代有些事件兼有制度之争和思想之争,它们是()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①洋务运动 ②戊戌变法 ③辛亥革命 ④新文化运动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24.
《春天的故事》中唱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诗篇的主题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
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D.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0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