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基础卷)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04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0/1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近代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不断在抗争中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李鸿章认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中国文武制度,事事出于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摘自《筹办夷务始末》卷25
材料二 康有为第五次上书光绪帝,提出应付时局的三策:“第一曰‘采法、俄、日以定国是,愿皇上以俄国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第二策曰‘大集群贤以政变!’;第三策曰‘听任疆臣各自变法’。”
——摘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
材料三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年,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
(1)据材料一二分析李鸿章与康有为分别代表哪一个派别?他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三中“德赛两先生”具体指什么?“光明世界”的本质含义是什么?
(3)请根据以上材料指出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
2.
新文化运动是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其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成为先进知识分子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材料:须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么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

——《庶民的胜利》

(1)这则材料出自于谁的手笔?“庶民的胜利”指哪次国际重大事件?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生命”指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除材料外,该作者还有哪些著作宣传“新生命”(举一例)?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的宣传有什么意义?

2.单选题(共20题)

3.
袁世凯统治时期,出现了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全国到处成立“孔教会”“尊孔会”“孔道会”等组织,定孔教为“国教”的主张也甚器尘上。针对该现象,一批激进的知识分子发起思想革命,打出的旗号是
A.“救亡图存”
B.“立宪法、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C.“德先生”与“赛先生”
D.“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4.
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思想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马克思主义
D.三民主义
5.
盛唐时代,可算得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文学艺术达到鼎盛。后人歌咏唐代灿烂文化星空中“双子星座”的典型诗文是
A.“颜柳二公书尤多”
B.“唐之文章称韩柳”
C.“奔放雄杰有若苏辛”
D.“李杜诗篇万口传”
6.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杜甫的这句诗描述了当时一位书法家的创作情景,这位书法家是()
A.王羲之B.张旭C.颜真卿D.柳公权
7.
四大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其中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有了划时代突破是在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8.
英国科技学者李约瑟在《中华科学文明史》中说:“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汉朝人伪造日食记录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巩固政治统治的需要
B.总结历史教训的需要
C.天文观测技术的落后
D.天与人相感应的结果
9.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的描述
A.魔术B.绘画
C.戏剧D.诗歌
10.
以黄公望为代表的所谓元四家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式”,诗文印信入画,诗画相联,其画作多表现“隐居”“出世成仙”的情感。可知其画作应属于
A.山水画B.人物画C.文人画D.风俗画
11.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展示了中国诗词的无穷魅力。词在宋代文坛占统治地位,与唐诗前后相互辉映。宋词的繁荣
A.是宋人素质提高的反映
B.导致诗歌逐渐走向衰落
C.得益于国家统一的完成
D.根源于商业经济的发展
12.
汉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世界唯一使用至今的自源文字。下图是秦统一后全国通用的“半两”钱,铜钱上“半两”二字的字体是
A.小篆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13.
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
A.《诗经》
B.《史记》
C.《春秋》
D.《论语》
14.
某作品采用楚国方言,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句式灵活,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该作品是
A.《庄子》
B.《论语》
C.《孟子》
D.《离骚》
15.
东晋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书体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这种书体是
A.篆书
B.隶书
C.行书
D.楷书
16.
1895年,上海有多达三十份的报纸和杂志;1897年,天津刊发了《国闻报》,湖南刊发了《湘报》和《湘学报》等,这些报纸和杂志都为推动改革而鼓呼。下列项中,属于“为推动改革而鼓呼”的是
A.“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民主科学,思想自由”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17.
率先倡导新文化运动的人物是
A.陈独秀
B.蔡元培
C.鲁迅
D.李大钊
18.
“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提出该思想主张的是
A.王夫之
B.黄宗羲
C.魏源
D.陈独秀
19.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康有为在宣传西方政治学说时对我国传统儒家思想的地位提出了挑战。其思想特点是
A.照搬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
B.“打倒孔家店”
C.依靠儒家思想,托古改制
D.把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同儒家思想相结合
20.
(题文)下图人物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贡献是
A.创办《新青年》
B.提出“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C.发表《文学改良刍议》
D.开展“问题与主义”的讨论
21.
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拒的。我们应该准备怎样能适应这个潮流,不可抵抗这个潮流”。“这种潮流”是指    (  )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新文化运动
C.社会主义的发展D.资产阶级的灭亡
22.
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
A.以人为本的思想
B.无为的思想
C.以理服人的思想
D.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

3.选择题(共1题)

23.

下列有关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能观察到由星射线形成的纺锤体
②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形成了赤道板
③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
④在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内陷形成两个子细胞

⑤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之比是1:2,它一般不会是高度分化的细胞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3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