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南邵阳邵东县第三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03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6/1/15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以今论之,约有数端: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之用耳。
——冯桂芬(早期维新派)《制洋器议》
材料三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孙中山《兴中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中李鸿章、冯桂芬、孙中山等人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为此,他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提出了什么主张?
(2)在中国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析更符合史实?说出你的理由。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6-17世纪欧洲著名科学家及其成就简表

材料三: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1)材料一、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
(2)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3)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阻碍中国科技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2.单选题(共21题)

3.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这时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
A.武装反抗国民党
B.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C.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井冈山道路
4.
有学者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即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以19世纪中期的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拖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A.工业时代到来,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
C.手工工场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5.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共同点是
A.坚定不移的走社会主义道路
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
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的重要任务
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
6.
观察下面两幅绘画作品,它们的共同点是

毕加索绘画   《墨兰图》
A.都注重色彩的运用和变化
B.都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C.都反对理性的压制和传统的束缚
D.都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7.
春秋战国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都是“人”被发现和重视的时代。二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处于转型时期,体现了新兴阶级的要求
B.都是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C.都是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后的必然结果
D.都是教会神学长期统治的结果
8.
意大利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1420—1436年间为佛罗伦萨大教堂建造一个41米宽、106米高的大圆顶,不再完全封闭,而是在上面开有让阳光照射进来的窗洞。该设计反映出:
A.人类摆脱束缚奔向自由的精神
B.欧洲已告别专制迎来新的曙光
C.启蒙运动的光辉照耀人们前进
D.新宗教理念开始支配人类行为
9.
《最后的晚餐》《圣母子》《西斯廷圣母》是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绘画作品。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对这三幅作品的评论不正确的一项
A.都是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
B.都对作品中的神进行了人格化的处理
C.都通过色彩、构图、技艺融入人文主义精神
D.都表达了作者对至高无上的神性的赞美
10.
邓小平在一次文物展上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这幅名画应是
A.《黄甲图》B.《洛神赋图》
C.《游春图》D.《清明上河图》
11.
唐朝诗歌内容丰富、从各个角度和侧面反映现实生活,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A.封建经济的繁荣B.科举考试提倡写实
C.庶族地主登上政治舞台D.南北文化的交流
12.
某电视剧摄制组布置了一个三国时期曹植书房的场景,其道具不应该有
①书案上的毛笔、纸张 ②一堆印刷的书籍
③墙上挂着《洛神赋图》 ④墙角放着一本仿写的《黄帝内经》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3.
下图是北京2008奥运会会徽 ——“舞动的北京”,它最集中体现的文化特色是
A.设计者的独具创新
B.传统印章与书法艺术的结合
C.反映了甲骨文的特点
D.中国拼音文字的创新
14.
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动力革命包括
①牛耕的出现
②蒸汽机的改良
③电动机的出现
④互联网的发展和完善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5.
英国思想家斯宾塞认为:人类社会沿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发展。他的思想最有可能借用了
A.进化论原理B.相对论原理
C.万有引力定律D.主权在民思想
16.
“还珠格格”,“超级女声”等节目热播,深受广大电视观众的喜爱,这说明电视具有
A.娱乐性B.艺术鉴赏性
C.传播信息的作用D.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作用
17.
李大钊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号召“知识阶级与劳工阶级打成一片”,并积极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这说明(    )
A.马克思主义主要在工人中宣传
B.李大钊认识到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李大钊注重把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D.李大钊认为只有工人阶级才能接受马克思主义
18.
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过程中,中国的政治思想经历了下列哪一演变过程
A.英日式—美法式—俄国式
B.英日式—俄国式—美法式
C.美法式—英日式—俄国式
D.俄国式—美法式—英日式
19.
维新变法运动时,康有为说:“我朝变法,但采鉴日本。”指政治上实行
A.君主专制B.君主立宪
C.联邦制D.共和制
20.
《山楂树之恋》发生在一段贫穷而怀着理想的时光里,被称为中国最纯净的爱情。女主人公静秋中学毕业,开始准备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让静秋的妈妈心急如焚……于是静秋妈提前退休,让静秋顶职。回顾历史,此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
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
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1.
俄国和苏联科学家、现代航天学和火箭理论的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够永远留在摇篮里。”新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历程中符合上述说法的成就是
A.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B.第一枚导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D.“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
22.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英国诗人雪莱著名的一部诗剧。整个诗剧象征着未来的社会变革,表达了诗人反对专制统治,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的精神。就创作手法而言,下列与《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最接近的是
A.《人间喜剧》B.《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C.《离骚》D.《战争与和平》
23.
史书记载,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着焦土断垣,急切地问“伤人了没有?”而对财产却只字未提。这体现了孔子
A.以人为本的思想
B.无为的思想
C.以理服人的思想
D.对鬼神敬而远之的思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