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材料一 至于神,我们既然无法真切地感受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长什么样子,有许多东西是我们认识不了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如图所示)
材料三 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
——《路德选集)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普罗泰格拉的主要观点。
(2)材料二、三所反映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指出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并简要说明。
(3)依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思想的。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历史阶段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特征。
2.单选题- (共16题)
2.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说:“如果你们指望用死刑来制止大家公开谴责你们错误的生活方式,那你们就错了……尽善易行的方式不是堵住别人的嘴巴,而是要尽力向善。这是我对你们投票判我有罪的最后告诫”。这段话体现了苏格拉底
A.反对雅典民主制度 |
B.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
C.主张维护法律尊严 |
D.捍卫言论自由原则 |
3.
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 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
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 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
4.
罗马法中规定:“土地所有人无适合的通道而不能有效利用其土地,有权以公正的价格向邻居购买通行权,邻居不得拒绝。”由此可知,此规定
A.违背了契约公平原则 |
B.严重限制了公民自由 |
C.旨在调和公民间矛盾 |
D.意在维护公平和正义 |
5.
《天工开物》载:“凡倭缎制造起东夷,漳泉海滨效法为之,丝质来自川蜀,商人万里贩来。以易胡椒归里。”而松江棉布、杭州丝绸并称“衣被天下”,景德镇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从中可知明清时期
A.活跃的商品经济瓦解着自然经济 |
B.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 |
C.经济的区域特色和专业特色明显 |
D.不同地域的市场需求也存在差异 |
6.
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面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
B.制瓷、矿冶等手工业技术均有较大进步 |
C.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 |
D.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 |
7.
西汉“田虽三十……加之以口赋更徭之役,率一人之作,中分其功。农夫悉其所得,或假贷而益之。是以百姓疾耕力作,而饥寒遂及己也。”这说明汉代
A.自耕农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 |
B.田赋之外的负担使农民生活困苦 |
C.土地兼并导致大量农民饥寒交迫 |
D.高利贷导致大量农民濒临破产 |
8.
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诏令开封府三鼓以后不禁夜市;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年),允许临街开设邸店,商人只要纳税就可以到处开设商店。熙宁年间(1068-1077年),开封府的鼓楼已不再击鼓,京师的警卫也不再执行夜巡制度。这些措施
A.加强了开封的城市治安管理 |
B.推动了交子等纸币的广泛使用 |
C.使市场汇集了各国精美商品 |
D.有利于打破对商业活动的限制 |
9.
有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下列各项对该观点理解准确的是
①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②结束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③削弱宰相职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④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①我国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②结束藩镇割据局面,加强中央集权
③削弱宰相职权,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④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0.
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
11.
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支持古代东西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
12.
有学者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他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与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两人
A.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 |
B.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 |
C.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
D.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
13.
黄宗羲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1663年成书的著作《明夷待访录》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还要早近一百年,有人称为“另一部《人权宣言》”。这两部著作的共同点是
A.批判封建专制,提出民主思想 |
B.构建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 |
C.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
D.主张法治,反对礼教 |
14.
希腊哲学家普罗塔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以下各项是我国古代思想家的言论、主张,其中与普罗塔哥拉这一哲学思想相似的是
A.“我心即宇宙,宇宙即我心” |
B.“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C.“据器而道存,离器而道毁” |
D.“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 |
15.
有学者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心如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段话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提倡人民主权
B.主张三权分立
C.主张社会契约
D.反对君主专制
A.提倡人民主权
B.主张三权分立
C.主张社会契约
D.反对君主专制
17.
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 )
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 | 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 |
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 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6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