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材料一 五千年中华文明成就辉煌,但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成为中国向前发展的包袱。先民修筑了万里长城,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但也限制了自己的视野和对外交往。先民开凿了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但这对于封建统治者来说,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满足了专制者游玩的需要。运河往来最多的是官吏们的游船和运送皇粮的漕船。中国拥有“四大发明”,这固然是中华民族的奇迹和骄傲,但是罗盘针可以导航亦可看风水;火药可以制造喜庆的鞭炮亦可制造杀人的武器。更为关键的似乎是文化的取向,中国有远航,郑和下西洋早在哥伦布诞生之前,但主要的目的不在于开辟国际贸易,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提高生产力没有显而易见的深远的促进作用。
(1)根据材料一分析中华文明的特征,并再举二个例子加以说明(不能用材料中的史实)。
材料二 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的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日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以上材料均摘自《中西对比500年》
(2)根据材料二分析说明四大发明没有起到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因。
材料三

(3)材料三《清明上河图》展示了宋代都城的街市。请结合图片和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发展的特点。城市的发展对宋代的文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四 宋代时,一个以拥有土地为特征的地主阶级——特别是中小地主阶层发展壮大起来,这些人经济地位高,物质生活优裕,对文化的要求高。……由于土地制度的变化,宋元时期的文化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提高了。宋元商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从《东京梦华录》中可以看到这时期城市繁荣的梗概。它使宋元社会的许多方面增加了新因素。……
(4)据材料四分析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据此,你得出什么认识?
2.单选题- (共23题)
A.他可以到浮梁草市收购茶叶 |
B.他到浮梁买茶时住在“会馆”中 |
C.经商使他的社会地位发生根本改变 |
D.他将茶叶贩卖到海外,受到“海禁政策”的限制 |
A. 社会生活受金融活动的影响
B. 交子是由官方印刷与发行
C. 说明交子印刷在东门椒子街
D. 交子成为宋代的主要货币
A.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
B.有利于扩大资本的原始积累 |
C.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正常发展 |
D.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
时期 | 内容 | 备注 |
春秋战国 | 牛耕、铁农具 | |
都江堰、郑国渠 | | |
测知二十四节气 | 有利于安排农事 | |
秦汉 | 耧车 | 提高播种效率 |
选种、育秧 | 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
A.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 |
B.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 |
C.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 |
D.精耕细作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A.汉代景德镇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 |
B.夏商西周是古代中国青铜铸造业的鼎盛时期 |
C.马王堆素纱禅衣反映了古代棉纺织业的高超技艺 |
D.家庭手工业是推动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主要因素 |
①科举制度盛行
②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理学的兴起
④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A.清代闭关锁国的传统观点没有依据 |
B.外贸政策调整与清朝政局变化密切相关 |
C.清朝解除“海禁”,但依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
D.清政府加强了对外贸易的管理 |
A.这是王夫之抨击“孤秦”的主要依据 |
B.王夫之认为郡县制的推行是历史的必然 |
C.王夫之认为秦灭六国并彻底废除了分封制 |
D.这是王夫之对两千年文化遗产的批判 |
A.出现了平民化的趋势 | B.个性化倾向十分突出 |
C.平民化与个性化的趋势并存 | D.形成了平等自由的学风 |

A.①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飞洒活泼 |
B.②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东晋时 |
C.③最能体现中国古代汉字书法注重规范法度 |
D.④最能体现古代汉字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
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
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
A.原始岩画 |
B.中国文人画 |
C.汉代帛画 |
D.民间绘画 |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
A.习惯因循守旧 |
B.重视实用性 |
C.与重农抑商政策有关 |
D.重感性和经验 |
A.楚辞 | B.汉赋 | C.唐诗 | D.宋词 |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
3.选择题- (共4题)
阅读理解
There is a bar (酒吧) with the name “The White Horse (马)”. A picture of a white horse is on the door (门) of the bar. It is Mr. Webster's. Few (很少) people go to the bar.
One day, Mr. Wilson comes in, drinks (喝) a cup, watches the bar, and then says to Mr. Webster, “Few people come here. Take down(拿下) the picture of the white horse and put (放) a picture of a black horse.” “But the name of the bar is 'The White Horse',” Mr. Webster says. “Yes, but do it,” says Mr. Wilson.
After that, Mr. Webster goes to a store and says, “I want a picture of a black horse.” The next day, a picture of a black horse is on the door of the bar.
The next morning, a man comes in and asks, “The name is “The White Horse”, but why do you put a picture of a black horse on the door of your bar?” The man sits down and asks for a cup. Then a second man comes in and asks the same question, and then a third man .... Many people (许多人) come in and say, “The picture on your door is not right.” After that, they all sit down and drink in Mr. Webster's bar.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