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郑州领航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70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材料一希腊神话用神的形象体现人的智慧和力量,体现出古典人本主义。……人类对于自然相对独立,对于自身社会具有一定的自主权……人不是社会与国家的消极附属品,而是宇宙中万物的尺度。
——杨师群《中西方上古宇宙观及相关文化之比较》
材料二归根到根本点,应该说文艺复兴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还是它通过自己各方面的重大成就,昭示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伦理观……”只有解决了个人主义的合法性(或正当性)问题,一切阻碍个性自由发展的传统束缚……才有可能统统被冲破。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马丁·路德的政治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他提出“唯信称义…平信徒皆为教士”……鼓吹俗权至上,主张各国教会应与罗马切断联系而由各国的政府来管理,则鲜明地反映了他对民族自由含义的一种更深刻的理解。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四这些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像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革命。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古希腊哪一学派“人文主义”的诉求?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一诉求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列举两个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这些“个人主义的伦理观”是通过什么走向民众的?
(3)根据材料三,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既烙有文艺复兴的印记,又体现了对文艺复兴的深化”的表现,并据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宗教改革运动的意义。
(4)据材料四,指出科学与思想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革命原则”的主要内容。

2.单选题(共14题)

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持此观点的是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3.
2013年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496周年,当年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论述了基督教徒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思想的社会效果是
A.把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
B.使基督教徒在上帝面前实现了人人平等
C.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
D.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4.
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绝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离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绝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
A.官吏行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
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5.
康德曾这样评价伏尔泰和卢梭:“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在为文明与愚昧无知而战斗时,卢梭却已经在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材料指出卢梭相对于伏尔泰的思想上的最大的不同点是()
(1)抨击封建专制制度(2)提出三权分立学说(3)提出社会契约论(4)提出人民主权说
A.(1)(2)(3)B.(2)(3)(4)
C.(3)(4)D.(1)(4)
6.
雕塑家罗丹(1840一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B.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C.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7.
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材料反映的思想(   )
A.因行称义B.因信称义C.先定论D.理性主义
8.
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A.普罗泰戈拉B.苏格拉底C.梭伦D.彼特拉克
9.
普罗泰戈拉主张只要借助感觉即可获得知识,依据这种观点,他说:“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A.它把感觉看成是真理的标准,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
B.他看到了不同人的感觉有对立与差异,体现了人类认识的深入
C.他忽视了人在现实中的地位
D.他重视人而怀疑神
10.
法国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家伏尔泰对孔子推崇至极,被誉为“欧洲孔门第一弟子”。他极力推崇儒家文化是因为
A.两人都主张维护“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
B.孔子最早提出资产阶级“自由”“平等”思想
C.孔子的仁政民本思想与伏尔泰的自由平等思想相吻合
D.儒家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11.
文艺复兴运动在反封建斗争中常常披着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外衣,其主要原因是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具有反封建的内容
B.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易被人们接受
C.希腊罗马古典文化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
D.资产阶级处于形成时期,力量弱小
12.
不属于马丁·路德领导的宗教改革主要内容的一项是
A.提出“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
B.提出简化宗教仪式
C.驱逐罗马教皇势力
D.主张建立民主教会
13.
启蒙运动中“自由”“平等”要求,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专制的腐朽和黑暗
B.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
C.封建统治陷入全面危机
D.封建教会的权威已经动摇
14.
“人是能够随心所欲的改造自己的。”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B.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性
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的作用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15.
《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
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