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秦皇岛市五校联考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698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3/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思想解放贯穿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始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写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二卢梭提出:“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材料三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而国会议员居然大声疾呼,定要尊重孔教……这腐旧思想布满国中,所以我们要诚心巩固共和国体,非将这班反对共和的伦理.文学等旧思想,完全洗刷得干干净净不可。
——1919年5月1日《新青年》3卷3号
(1)材料一中,莎士比亚是近代欧洲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的代表人物?指出这场运动核心思想的主要诉求。
(2)根据材料二,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
(3)为反对“尊重孔教”,先进的中国人掀起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上述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共同作用?

2.单选题(共20题)

2.
瑞士史学家布克哈特说:“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个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织成的,透过它向外看,世界和历史都罩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与冲破这一层纱幕直接相关的思想体系是
A.人文主义
B.理性主义
C.自由主义
D.马克思主义
3.
有学者曾指出:当意大利人摆脱了中世纪的文化枷锁以后,他们需要一个精神导师来帮助他们认识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他们在古典文化中找到了这样的一个导师。这说明
A.意大利复古希腊古典文化
B.现世追求借助人文主义
C.中世纪枷锁有待古人解开
D.意大利文化中缺少智慧
4.
“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然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文学家和画家的主题。”下列文学艺术作品以“神圣的东西”为主题的是
A.《神曲》
B.《十日谈》
C.《蒙娜丽莎》
D.《哈姆雷特》
5.
“人的感觉是判断一切的准绳;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这说明古希腊智者学派的研究对象是
A.自然现象
B.宇宙本原
C.宗教问题
D.人类社会
6.
“智者们关心的是如何运用他们精彩美妙的演讲来使他们的听众获得实际的效用,他们的演讲并非真理性的,而是效用性的,在他们光辉伟大的形象的背后,却埋藏着深刻的危机。”材料意在说明智者学派
A.演讲内容华而不实
B.否定绝对权威,敢于创新
C.主要教授演讲技巧
D.过分追求功利,忽视道德
7.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8.
“(16世纪以后)新教徒认为每一个个体都有从通过理解自然发现上帝揭示给他们意图的职责,这好比他们身负通过阅读经文获取上帝意愿的知识的职责。”这说明新教伦理
A.挑战了教皇的权威
B.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C.颠覆了基督教神学
D.促进了新兴君主国的形成
9.
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总目》记述:“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亦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幼转其学术,据存深意矣。”这反映了当时中国
A.缺乏完整的天文学体系
B.科技进步推动了思想解放
C.学术造诣远远高于欧洲
D.有选择的接受了欧洲文明
10.
“器官产生需求,反之需求又产生器官”,是启蒙思想家狄德罗的一句名言。其成就与此相符的生物学家是
A.牛顿
B.拉马克
C.爱因斯坦
D.达尔文
11.
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胡适认为:“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思想。”据此判断,胡适
A.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B.提倡民主与科学
C.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D.成为马克思主义者
12.
1924年底,孙中山在日本神户高等女校发表演说,认为欧洲文化是用科学与武力使人屈服的霸道文化,而亚洲文化是以仁道和道德感化对手的王道文化,王道文化好过霸道文化。这反映了孙中山
A.意在用中国传统理念诠释西方文化B.民族主义思想蕴含反对帝国主义内涵
C.力图用亚洲主义理论对抗西方霸权D.已经完全与新文化运动阵营走向对立
13.
下列会议确立过我党指导思想的是:()
①中共三大 ②中共七大 ③中共八大 ④中共十四大 ⑤中共十五大 ⑥中共十六大
A.①②⑤B.②⑤⑥C.②④⑤D.①④
14.
***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根源。下列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同志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探索的是(   )
①《论十大关系》
②《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③《新民主主义论》
④“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方针的提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15.
“文革”时期文艺界处于万马齐喑的局面,而“文革”后文艺创作重现繁荣。这最能说明()
A.文艺的繁荣有其自身规律,不会持久
B.文艺创作有一个兴衰交替的反复过程
C.文艺的兴衰受制于一定时期的政治环境
D.“文革”对文艺有重大影响
16.
1988年邓小平说:如果六十年代中国没有……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文中省略的史实应该是
A.大庆大港胜利油田的建成投产
B.原子弹导弹氢弹试验成功
C.大型快速数字计算机试制成功
D.新型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17.
中国工程院于1994年成立。据统计,首批96名院士中留学归国的有46名,占总数的48%;1999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的为研制“两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名科技专家中有21名是归国学者。这最能说明
A.高端人才严重不足,应加大培养引进的力度
B.党和政府重视人才,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C.留学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D.改革开放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18.
吴明瑜回忆道:“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上天、入地、下海’的科研战略。”提出此“科研战略”主要为了
A.加强国防力量
B.提高国际地位
C.建立科研体系
D.服务生产发展
19.
假如你是19世纪的欧洲的一名音乐家,你感受音乐的发展变化不包括
A.音乐艺术逐渐从封建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
B.音乐艺术逐步发展到为社会上层服务
C.音乐艺术更深地表现出人性
D.音乐艺术更丰富地反映各阶层生活
20.
1904年,湖南、四川、江苏、广东、福建等长江流域与东南沿海9个省份留日学生共计1883人,占全国留日学生总数的78%,直隶亦有172人,山西、陕西等其他十几个省区仅有351人。影响留日学生区域分布不平衡的主要因素是
A.地区经济文化水平与开放程度有别
B.革命运动在各地高涨程度存在差异
C.清政府鼓励留学生的政策发生变化
D.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不同
21.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