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恩格斯
材料二: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也。
——列宁
材料三: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
——土海《翻译世界》
材料四: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他认为在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做出抉择,实行变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必修3》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达尔文是怎样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的。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四,分析晚清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并说明其原因。
材料一:我读了各种各样的书,其中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一书。它为我们的观点提供了自然史的基础。
——恩格斯
材料二:达尔文推翻了那种把动物、植物物种看作彼此毫无联系的、偶然的、神造的、不变的东西的观点,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确立了物种的变异性和承续性也。
——列宁
材料三:进化者,宇宙之大法也。人类社会即本于进化之理,国家亦何莫不然?
——土海《翻译世界》
材料四:严复是我国著名的维新派人物。通过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用到社会领域中来。他认为在种族与种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存在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中国如果不甘沦亡,就必须奋发图强,并立即做出抉择,实行变法。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历史·必修3》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达尔文是怎样破解生命起源之谜的。
(2)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在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四,分析晚清时期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进化论的态度,并说明其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安史之乱导致财政收支恶化,唐朝政府开展官营盐业,全面垄断食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这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政府不得不增设相关的机构、官吏管理各个环节,导致机构庞大,经营和管理费用增加,又容易滋生腐败,损失垄断利润。针对这种情况,刘晏受命全面调整盐业的管理。他在产盐地区设立盐场、盐监、盐院,确保盐源的供给,精简管理机构,选派廉政又有实际业务能力的人充当要员,受中央直接领导;食盐的生产、收购、储存等业务还归官府,官方掌握食盐的定价权,然后卖给商人,由商人们去运送和销售;在缺盐或距离产盐区较远的地区设立仓储,运储食盐,在商人不至且盐价较贵之处,用平价出售,用以调节和稳定盐价。刘晏刚到任的时候,榷盐的总收入才四十万贯,到了代宗大历末年,榷盐收入达到六百多万贯,已占到国家财政总税收的一半
——赵志浩《评唐代刘晏对盐法的改革》
材料二 中国盐业总公司创立于1950年,1964年由国务院授权集中统一管理盐行业。1995年国家对工业盐改计划调拨为合同订货。2014年10月,中国盐业协会披露:盐业改革方案的核心为废止盐业专营。
——据人民网等有关资料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刘晏盐法改革的背景,特点及意义。
(2)材料二中盐业改革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怎样的变化?谈谈你对当前盐业改革的看法。
材料一 因安史之乱导致财政收支恶化,唐朝政府开展官营盐业,全面垄断食盐的生产、运输和销售。这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但政府不得不增设相关的机构、官吏管理各个环节,导致机构庞大,经营和管理费用增加,又容易滋生腐败,损失垄断利润。针对这种情况,刘晏受命全面调整盐业的管理。他在产盐地区设立盐场、盐监、盐院,确保盐源的供给,精简管理机构,选派廉政又有实际业务能力的人充当要员,受中央直接领导;食盐的生产、收购、储存等业务还归官府,官方掌握食盐的定价权,然后卖给商人,由商人们去运送和销售;在缺盐或距离产盐区较远的地区设立仓储,运储食盐,在商人不至且盐价较贵之处,用平价出售,用以调节和稳定盐价。刘晏刚到任的时候,榷盐的总收入才四十万贯,到了代宗大历末年,榷盐收入达到六百多万贯,已占到国家财政总税收的一半
——赵志浩《评唐代刘晏对盐法的改革》
材料二 中国盐业总公司创立于1950年,1964年由国务院授权集中统一管理盐行业。1995年国家对工业盐改计划调拨为合同订货。2014年10月,中国盐业协会披露:盐业改革方案的核心为废止盐业专营。
——据人民网等有关资料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刘晏盐法改革的背景,特点及意义。
(2)材料二中盐业改革反映我国经济体制怎样的变化?谈谈你对当前盐业改革的看法。
2.单选题- (共38题)
3.
据史载:1873年,列强使节要求参加同治帝亲政典礼,并要求觐见时采用西礼“折要者三”,廷臣尤为反对。李鸿章熟悉洋务,主张“礼与时交通”,讨论和交涉的结果是清廷谕令照西礼执行。虽然事出无奈……皇帝的威严却因此大打折扣。这主要说明当时
A.东西方风俗仍然存在一定的隔阂 |
B.西方列强主张与中国平等交往 |
C.西方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
D.“天朝上国”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
4.
“近代化”是研究中国历史经常见到的词语。百度词条对此解释:近代化是指资本主义化。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法制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商品化,思想上的理性化、科学化。下列观点与近代化理念背道而驰的有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拳,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②男练义和拳,女练红灯照;砍倒电线杆,扒了火车道。
③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
④立宪政体,取决公论;上下议院,实为行政之本。
⑤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的一切黑暗。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④⑤ |
5.
近年来,由于蒋介石日记和《蒋中正总统侍从人员访问纪录》的公开,不论是两岸民间还是史学界,对蒋的研究、评价都有所转变,甚至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史可能要重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为一手资料两者所述内容真实 |
B.蒋介石日记比口述记录更加真实 |
C.真实性必须由档案史料来佐证才能确定 |
D.作为一手资料两者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
6.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只许用钱。这表明
A.明朝白银货币化始自于民间 |
B.白银已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
C.明朝出现了银贵钱贱的现象 |
D.白银取得法律上的合法地位 |
7.
宋代的官僚士大夫是书法名画的消费主体,更将之作为标榜身份的象征;新崛起的富民阶层因没有政治特权,基于书画作为精神类奢侈品的特性,也广泛加入书画消费行列;平民阶层消费的书画类型多以通俗类为主,但一些小工商业者对书画艺术品的追捧也蔚然成风。这种现象表明
A.宋代的社会阶层差异逐渐消失 |
B.书画消费的分层功能已经显现 |
C.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文人画成为主流形式 |
D.书画消费成为社会身份建构的重要手段 |
8.
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A.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
B.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
C.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
D.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
9.
近代某思想家曾说:“余闻东西之人,盛称泰西者,莫不日其国大政事大征伐皆举国会议,询谋佥同而后行。其荐贤授能,拜爵叙官,皆以公选。其君臣上下,无疾苦不达之隐,无壅遏不宜之情。”从中可见,该思想家
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
B.坚持“中体西用”思想 |
C.赞赏君主立宪政体 |
D.认同革命派的政治主张 |
10.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先后用了帝道、王道、霸道,秦孝公最终采用了霸道。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
B.道家、儒家、法家 |
C.墨家、法家、道家 |
D.儒家、法家、墨家 |
11.
19世纪中后期某新式学校开设有英语、法语、基础数学、解析几何、微积分、物理、地理、机械学、船体制造、蒸汽机制造、驾驶、轮机、测绘等课程。下列思想与该校课程理念相吻合的是
A.“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以制器为先” |
B.“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
C.“吾国固有之文明,正足以救西洋文明之弊,济西洋文明之穷者” |
D.“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
12.
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举世闻名的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批判愚昧迷信 |
B.反对君主专制,主张重视民意 |
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 |
13.
有人说,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是刚刚撕开了套在人类身上的“笼子”;启蒙运动在进一步撕裂套在人类身上“笼子”的同时,把统治者关进了“笼子”。据此可知,启蒙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主要体现在
A.提出未来社会的制度构想 |
B.促进思想解放 |
C.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
D.批判宗教神学 |
14.
意大利史学家布鲁尼(1369~1444)认为:历史是人自己的历史,人性和人的心理是历史发展的原因所在,必须排除上帝决定人类历史的观点。这反映了
A.史学领域出现人文主义思潮 |
B.神学丧失对历史研究的影响 |
C.宗教改革在意大利取得突破 |
D.文艺复兴在意大利进入高潮 |
15.
当代史学家西斯.马丁在《思想的进步史》中说,与文艺复兴运动相比,启蒙运动在许多方面都有明显的超越。“超越”主要表现在
①以“理性”为核心
②抨击教会的腐朽
③提出人民主权学
④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①以“理性”为核心
②抨击教会的腐朽
③提出人民主权学
④将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16.
哥白尼的日心说曾遭到路德的恶毒咒骂,而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塞尔维特,在正要发现血液循环的时候,虽然逃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监狱,却最终惨死在加尔文教的火刑架上。这说明( )
A.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主义 | B.教会对人文主义爱恨交加 |
C.宗教改革具有反理性特点 | D.新教反对宗教信仰的自由 |
17.
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担心智者学派
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 |
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 |
18.
孙炳辉在《德国史纲》中写道:教廷的敲榨激起了人民的反抗。路德愤然站在斗争的前列,他采用当时进行学术探讨的习惯方式,……从而发出了公开反对罗马教皇的信号。这个“信号”直接改变了
A.罗马教会神权 |
B.神职人员权威 |
C.灵魂救赎方式 |
D.宗教礼仪程序 |
19.
公元前5—前4世纪的希腊,出现了一批收取报酬的职业教师,被称为智者学派。该学派探索的核心问题是
A.知识与美德的关系 |
B.自然环境对雅典的影响 |
C.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
D.雅典工商业的发展方向 |
20.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21.
启蒙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的要求,其实质反映了资产阶级:
A.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强烈要求 |
B.要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
C.完善和改造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张 |
D.要求掌握国家政权的欲望 |
23.
希腊神话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是西洋文明的始祖,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象力。古希腊人崇拜英雄豪杰,因而产生了许多人神交织的民族英雄故事,这些人、神、物的故事,经由时间的淬炼,就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西元前十一、二世纪到前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是
A.人文主义思想兴起 |
B.神创造世界的思想占主导 |
C.商品经济发展 |
D.民主政治的逐渐确立 |
24.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材料体现了
A.主权在民,提倡科学 |
B.法律至上,轮番而治 |
C.天赋人权,生而平等 |
D.独立思考,理性判断 |
25.
路德指出:“教宗……没能当上皇帝,至少成功地做了太上皇。他羞辱我们的皇帝,让皇帝吻教宗的脚,当教宗骑驴时,还让皇帝给他拿脚蹬或缰绳。这哪像一个独立的帝国和掌权的皇帝呢?”路德的主张
A.阐释了“因信称义” |
B.利于维护德意志的主权 |
C.否定了宗教的存在价值 |
D.反对君权神授 |
26.
欧洲有位学者在其作品《论人的美德与尊严》中以《圣经·旧约全书》的内容为依据而宣称:“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该学者属于
A.古希腊先哲 |
B.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 |
C.宗教改革家 |
D.浪漫主义文学家 |
27.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
A.注重创新和逻辑 |
B.注重对经验的总结 |
C.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D.与农业息息相关 |
28.
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汉赋和唐诗 |
B.风俗画和文人画 |
C.话本和小说 |
D.元曲和傩戏 |
29.
下图画作为明王室子弟朱耷于明亡后所画,画作中的树老干枯枝,鸟被拉长身子,紧缩一团,翻着白眼。能体现该画作风格的是


A.工笔重彩,追求绚丽 |
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 |
C.注重写实,富有生气 |
D.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
30.
西方学者认为自然现象应该是统一的,如法拉弟认为既然电能生磁,磁就极可能生电,沿着这一思路探索,他终于为人类找到了新的能源。而明清时期中国人的哲学观、自然观还停留在简单的“天人合一”,甚至金、木、水、火、土“阴阳五行”的阶段,妨碍近代科学理论的发展。这说明妨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原因是
A.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 |
B.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 |
C.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
D.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
31.
宋代,对刻印无价值的书有以“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这表明宋代:①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 ②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 ③刻书风行一时 ④毕昇发明了木活字印刷术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④ |
32.
清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即“三希堂”),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下图)。下列对其书体特征介绍最准确的是


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 |
B.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 |
C.笔画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 |
D.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 |
33.
科幻片《星际穿越》是对“以一种全新的模式重建了宇宙体系,物体不只是三维空间,而是四维的,长、宽、厚与时间组成四维的时空连续统一体”科学理论的具体形象的表达。该理论的提出
A.大大加强了人类对微观世界的研究 |
B.为人们发现海王星提供了理论依据 |
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
D.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
35.
“他认为一个物理宇宙就是一个巨大的时钟,其中每个部分都起着特殊的作用,每种运动和变化都能由运行规律来解释。”由此可见,“他”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奠定了经典力学的基础 |
B.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 |
C.阐述了相对论的价值 |
D.总结了物体运动的规律 |
36.
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实质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
C.否定资产阶级宣传启蒙思想的作用 | D.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
37.
.西学东渐经历了一个渐进过程,古代以传播宗教与科技知识为主;进入近代,学西方以科技、政治内容为主;民国初则由制度转向文化。由此得出
A.传播者的身份影响传播的内容 |
B.整个过程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
C.西学逐渐取代中学的文化主流 |
D.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 |
38.
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提出要打倒“文以载道”和“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实现文学的“革故更新”,而不是“朝代更迭”,“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语国语”。据此分析,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文学革命”的目的是
A.推动思想领域的反封建斗争 |
B.促进文化和教育的普及 |
C.彻底变革社会制度,实现民主共和 |
D.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
40.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
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 B.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
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 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
3.选择题- (共2题)
41.小刚在解数学题时,由于粗心把原题“两个代数式A和B,其中A=?B=4x2﹣5x﹣6,试求A+B的值”中的“A+B”错误的看成“A﹣B”,结果求出的答案是﹣7x2+10x+12,请你帮他纠错,正确地算出A+B的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2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