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695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22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

材料二 臣窃闻东西各国,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然臣窃闻谓政有本末,不先定其本而徒从事于其末,无当也。……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伏尔泰的主要思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康有为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及其目的。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启蒙思想对中国的影响。
2.
人文主义是世界思想文化领域的瑰宝,推动了人类历史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意大利文艺复兴首先在佛罗伦萨孕育,这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12——14世纪,佛城(佛罗伦萨)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的经济金融中心,商业资本很快转化为产业资本。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此萌发起来。佛城的政体独具特色,其政府各组织成员是通过相当复杂的民主选举产生出来的。佛城共和国在教会学校以外,建立文法学校(启蒙小学)、各个修道院举办的学习班以及多所大学,佛城的世俗学校从13世纪之后开始兴旺起来。由此可见,佛城市民对新文化的需求并非一时冲动,人们对新文化的追求迫切又持久。
——于忠伟《试论意大利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城孕育》
材料二 文艺复兴中人们重视人的价值、重视现世的生活以及反对“权威”的精神,都在当时人中间唤起了对于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怀疑及反感。……文艺复兴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这些人中有的被称为基督教人文主义者、人文主义泰斗,有的被誉为宗教改革的先驱,他们在各自不同的领域对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林涛《浅议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1)据材料一,概述佛罗伦萨成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发源地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思想有何相似之处?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摘编自张春海、陈叶群《百年回眸》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正是真诚地启发民智,要把潜藏于每个人自身之中的理性召唤出来,使人类走出不成熟的依附和奴役状态,成为敢于运用自己理性的独立的和自由的人……他们相信,理性的阳光必将冲破迷信与专制的漫漫长夜,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幸福。……在理性的引导下摧毁神权、王权和特权,追求与实现人的权利、自由和平等,是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
——王斯德主编《工业文明的兴盛——16—19世纪的世界史》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的主要代表人物。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相同之处。

2.单选题(共28题)

4.
当中世纪的欧洲摆脱了普遍的无政府状态,当它的商业经历了复苏而日益高涨,当它的社会生活愈来越复杂,因而感到需要更为精巧的调节手段时,它“发现”了罗马法。当时罗马法被“发现”
A.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基础
B.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体制在欧洲的确立
C.源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体现了资产阶级建立“理性王国”的愿望
5.
1769年,蒸汽机作为一项实用的发明已进入到应用阶段,后来才得到科学原理的改进和发展。而电报通信的发明是(  )
A.垄断组织推动的结果B.科学理论研究的结果
C.传统工业发展的结果D.经验技术积累的结果
6.
王守仁认为:人心一点灵明是天地鬼神万物的主宰,决定天地鬼神万物的隐显存亡变化,天地鬼神万物是人心一点灵明的派生物,是人心的形体,这种思想
A.与荀子的思想同出一辙
B.过分强调人的主观作用
C.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发展
D.同李贽的思想相辅相成
7.
“他们(行政官或者国王)仅仅是主权者(人民)的官吏,是以主权者的名义在行使着主权者所托付给他们的权力,而且只要主权者高兴,他们就可以限制、改变和收回这种权力。”材料中,该启蒙思想家主张
A.天赋人权说
B.分权制衡说
C.三权分立说
D.社会契约论
8.
有着深厚人文哲学造诣的学者苏格拉底,在被雅典司法机构宣判死罪后本可逃走,但他认为逃走是不正义的行为,对他做出不正义的审判是出于无知。据此判断苏格拉底的观点是
A.美德即知识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认识你自己
D.追求现世幸福
9.
马丁.路德曾说“只要心中有了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下列主张与此相符的是
A.因信称义
B.社会契约
C.因行称义
D.天赋人权
10.
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创作了大量的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圣像画,但此时的圣像画少了高高在上、冰冷不可侵犯的畏惧感,而是多了一丝尘世的生命气息和亲近感,如圣母玛利亚的形象不再有头顶上的金色光圈,而是显得更为温和、端庄。由此可知,这种变化了的圣像画
A.意在阐明神是人造的理念
B.蕴含了世俗的人文精神
C.否定了宗教的神圣地位
D.反映了宗教改革的成果
11.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意味着
A.否定了神的价值
B.树立了人的尊严
C.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D.古希腊哲学家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
12.
从明代开始,小说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垄断,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其主要原因是
A.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
B.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技术条件
C.科举制度发展到八股取士阶段,诗赋在科考中失去了市场
D.明末清初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的反映
13.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体现了浪漫主义色彩。其创作体裁属于(   )
A.汉赋B.唐诗C.宋词D.元曲
14.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为哥伦布、麦哲伦实现远洋航行提供重要技术保证的是(   )
A.造纸术B.火药C.指南针D.印刷术
15.
书法是一种艺术。一种字体,有人谓之:“如云行流水,秣纤间出,非真非草,离方遁圆,乃楷隶之捷也。”它是
A.草书
B.楷书
C.行书
D.隶书
16.
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力学和天文学在理论上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其建立的标志是(   )
A.哥白尼《天体运行论》B.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基础》D.达尔文《物种起源》
17.
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它全面阐述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成为一部可以和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相媲美的伟大著作。这两部著作
A.推动了近代科学的诞生
B.揭示了社会发展的真相
C.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
D.实现了人类认识的飞跃
18.
“凡事百度,我拥有了丰富的知识和狭窄的思路。”这一极具幽默感的网络签名,形象地反映了现代人的生活状态。这说明了
A.互联网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
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
C.百度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必需
D.第三次科技革命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19.
在中国近代进步思想家中,梁启超以热情宣传和鼓吹西方的法治主义而名噪一时。他认为,民权是立宪的基础,立宪又可以保障民权。唯有兴民权,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法治国家。这反映了梁启超主张
A.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B.建立君主立宪制
C.建立君主专制制度D.建立贵族共和制
20.
某学生以“鸦片战争期间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校,他可以查阅的是
A.《日知录》
B.《海国图志》
C.《变法通议》
D.《明夷待访录》
21.
孙中山、***、邓小平根据各自所处时代的特征,以及当时革命、建设的需要,分别创立了三民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重大成就。这三位伟人的思想
A.都是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
B.都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实践
C.都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都指导完成了民主革命的任务
22.
“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与此相对应的是(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本主义
23.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继承和发展了***思想,系统而科学地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的是(   )
A.三民主义B.新三民主义C.新民主主义论D.邓小平理论
24.
***曾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进行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材料的核心观点是
A.中国革命的步骤必须分两步走
B.共产党必须牢牢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C.中国革命应坚持争取议会斗争的权利
D.中国革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25.
***思想是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引领中国人民不断前进的旗帜。它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26.
有学者说:“三个代表思想生动而具体地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鲜活力量。”是因为“三个代表”创造性的
A.规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B.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做了系统概括
C.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D.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27.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因为它(  )
A.发展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B.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平均地权的内容
C.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
D.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28.
20世纪90年代,为了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
A.开始推行扫盲教育
B.提出“双百”方针
C.恢复国家统一高考制度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9.
1956年,***在最高国务会议上风趣地用手比划着说:“原子弹就是这么大个东西,没有这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那么好吧,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我看十年工夫完全可能。”***提出“搞一点原子弹”的直接的国际因素是
A.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的提出
B.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C.美苏等国垄断原子弹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3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影视等争奇斗艳,学术科技领域也不断创新发展,科学文化领域生机勃勃。这是因为
A.制定了“星火计划”
B.制定了“科教兴国”战略
C.提出了“三个面向”
D.重新贯彻了“双百”方针
31.
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