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6918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8/18

1.判断题(共2题)

1.
下图反映的军事行动是淮海战役,人民解放军通过决战,控制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2.
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创立生物进化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3.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曾经取得了辉煌成就,也有失败的教训。苏联解体后,中国成功探索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经济政策本身并不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政策体系出台的,而是以实施粮食税为开端逐步充实完善的。实施粮食税引发剩余粮食的交易,从而重新肯定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市场机制……后来布哈林在阐述新经济政策的意义时说:“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沈志华《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

材料二 斯大林创建的经济政治体制在经济方面的特点是,实行工商业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摘编自吴于魔、齐世荣《世界史囗现代史》

材料三 
会议
主题报告内容选摘
中共十四大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
中共十五大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据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提及的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据材料一,指出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意义。
(2)据材料二,归纳“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特点。二战后苏联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改革失败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共十四大和十五大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理论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得到的有益启示。

3.单选题(共21题)

4.
“克里斯提尼创立了这一机构,并以抽签的办法保证各部落各区的居民都有平等的配额参与其中。……以其庞大的规模避免为某一派别单独控制。”材料中的“这一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公民陪审法庭
C.五百人议事会
D.十将军委员会
5.
“首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的权力,各部部长是首相的助手。只要得到皇帝的赏识,首相便是帝国全部权力的化身,就是这个‘帝国的监护人’。”与材料描述相符的法律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1787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6.
《醒睡录》记载:“咸丰三年(1853年)冬,粤逆由扬州两淮至大河南北,扰山东山西界,回窜天津卫……京师震动,都中大员家眷,及官绅商民,无不各鸟兽散。”这里记载的军事行动是
A.英军割占香港岛
B.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C.八国联军进攻天津
D.太平军进行北伐
7.
某同学在查阅《申报》时,发现一篇文章写道:“俄国前派兵舰五十艘出地中海……不准日人割辽东地面。”俄国的军事行动是针对
A.《南京条约》签订
B.《马关条约》签订
C.《辛丑条约》签订
D.“二十一条”签订
8.
下边是2016年为纪念某一重大事件8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邮票。该邮票纪念的是
A.南昌起义打响
B.遵义会议召开
C.红军长征胜利
D.渡江战役成功
9.
有学者认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的这一制度,主要体现一种精英参政,区别于自下而上选举基础之上的广泛的公民参政,它是对中国政体的一种补充体制。这一制度是
A. 村民自治制度
B. 政治协商制度
C.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
下边是新闻漫画《游子身上衣》,游子身披五星红旗,喜笑颜开,欢欣鼓舞。漫画反映的事件

A. 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
B. 彻底结束了列强对中国领土的占领
C. 直接促使两岸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D. 打破了海峡两岸长期以来隔绝的状态
11.
1971年美国从中国进口490万美元,出口更是微乎其微;而197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额达3230万元,对华出口为6020万美元。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中美两国顺利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两国关系开始得到改善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2.
清乾隆二十二年谕令,只准洋商在广州一口通商。乾隆二十四年又颁行下图所示的防夷措施。材料反映清政府
A.断绝中外经济交流
B.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C.禁止民间贸易往来
D.严格限制外商贸易
13.
为纪念荷兰辉煌的航海历史和传统,自1975年开始,阿姆斯特丹每五年举行一次航海节。有人评论“荷兰人总是拿逝去的辉煌年代说事儿”。“逝去的辉煌年代”是指
A.16世纪荷兰开辟至好望角航线
B.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C.18世纪荷兰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D.19世纪荷兰成为“世界工厂”
14.
1820年前后英国已出现一批专门制造机器的厂家,有专门的技术工人,生产相同型号的零部件。这主要反映了
A. 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B.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C. 内燃机的广泛推广
D. 垄断组织开始出现
15.
下图为民国初年上海市场进口日纱销售数据统计,导致上海市场日纱销售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
A.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C.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涨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6.
下图为1882年轮船招商局发行的股票票样(局部),其上印有“奏准设局招商,置备轮船运漕揽载……招集股银一百万两,分作千股”等内容。据此判断轮船招商局是
A.官商合办的民用工业
B.中国第一个近代企业
C.民族资本家创办的企业
D.清政府创办的军事工业
17.
下图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农产品商品化发展情况,对图中数据变化的因素解读正确的是
A.农业合作化运动开展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
C.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D.农村土地所有制性质改变
18.
“进步的观念在18世纪的思想革命中是突出的。……哲学家们勇敢地批评国家、社会和教会,并指出通向新的人间天堂的道路。”这里的“思想革命”是指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19.
文艺创作有两个异常鲜明的走向,一是对以市井社会为中心的“世情”的揭示较以往有较大开拓;一是对以知识阶层为中心的“性情”世界的抒发有所强化,后者主要源自文人自身的精神诉求。这些文艺创作的新走向应该同时出现于
A.先秦
B.秦汉
C.隋唐
D.明清
20.
下表为《1920年的中国历史大事年表(部分)》,表中事件的出现是由于
8月22日
***在长沙组织成立俄罗斯研究会
11月7日
《共产党》月刊在上海出版
11月21日
上海机器工会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
 
A.维新思想的传播
B.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C.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D.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21.
以下论著中,有关经济建设的思考,反映了党在建国初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步认识,并在中央八大上被确定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战略方针。这篇论著是
A.《井冈山的斗争》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论十大关系》
22.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所确定的战略任务……使教育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此后,中国政府
A.制定“百家争鸣”的学术方针
B.初步建立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C.提出“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D.制定“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
23.
有作家曾这样评价某部苏联小说的主人公:“他是身受革命的培育、给予自己时代的一辈人以崭新的、高尚的精神品质的人,并且他成为自己祖国全体青年效仿的榜样。”这部小说应是
A.
B.
C.
D.
24.
某条约规定:“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与货币联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均衡、持久进步。”这一条约是
A.《欧洲联盟条约》B.《布雷顿森林协定》
C.《北大西洋公约》D.《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2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5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