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9年浙江省台州五校高三 9月月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0690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9

1.材料分析题(共4题)

1.
仁人志士反侵略、求民主是近代爱国主义的核心体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
材料二 陈独秀发表文章答顾克刚关于政治思想问题:“本志主旨,固不在批评时政,青年修养亦不在讨论政治,然有关国命存亡之大政,安忍默不一言”, “若夫博学而不能致用,漠视实际生活上之冷血动物,乃中国旧式之书生,非二十世纪之新青年也”。
——1917年7月4日,《新青年》三卷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三个人”所处的社会背景,并概述康有为和张謇的救国实践活动。
(2)与材料二相关联的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该事件的主要内容。
2.
阅读材科,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将主权划分得既能使组成联邦的各州继续一切与本州的繁荣有关的事物上管理自己,又能使联邦所代表的全国政府仍然是一个整体和满足全国性的需要。这是一个复杂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
——摘自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二 下列是美国的大事年表(节选):
1776年诞生
1787年制定第一部宪法
1879年该国人爱迪生发明了碳丝灯泡,结束了人类的“黑暗时代”
1898年与老牌殖民帝国西班牙交战
1900年伙同他国发动了侵华战争
1922年伙同他国重新瓜分了中国
1929年席卷世界的经济危机从该国爆发
1933年罗斯福新政避免了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的一场大危机
1945年取得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解决“难题”的措施,并说明该措施的积极影响。
(2)据大事年表概括美国崛起为世界大国主要因素。并举两例1943年美国在军事上推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相关事实。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琊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秦王扫六合》李白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秦始皇为巩固北部边防采取的措施,请简述“秦王扫六合”的积极意义。在兵马俑坑里,能生动再现其齐全兵种的军阵是几号坑?
材料二 秦始皇历来是一位充满争议的帝王。①汉代贾谊评价:“秦王……废王道,立私法,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②李贽评价:“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③唐太宗则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2)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请您选择对秦始皇的其中一种评价扼要予以展开(只列观点,不加阐述不得分)
4.
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法确定的概念和原则具有措词确切和结论明确的特点,对后世影响很大,成为近代法学发展的基础。当今资本主义法律三大基本原则,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契约自由和产权不可侵犯,均发端于罗马法。罗马人确立的诉讼程序、律师制度、陪审制度等也为后世所承袭。19世纪拿破仑制定的《民法典》主要是参照罗马法制定的,以后欧美各国又借鉴拿破仑法典制定本国法律。

——摘自《世界文化史》

材料二 罗马建筑是古罗马文化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史上光辉的一页。公元前2世纪罗马称霸地中海,国势强盛,奴隶制经济繁荣,物质雄厚,罗马建筑得到空前发展。从罗马共和国到帝国初期,罗马建筑创造了它的最高成就。……罗马建筑成就是多方面的,以宗教圣地、公共建筑和纪念性建筑最为突出。

——摘自《世界文化史》

(1)请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的核心观点。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扼要评价《拿破仑法典》。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罗马“宗教圣地和纪念性建筑”各一例,并概括古罗马建筑的特色。

2.单选题(共20题)

5.
公元前5世纪,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得以充分发展,被称为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那时雅典事实上的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
C.陪审法庭
D.十将军委员会
6.
有人认为维多利亚的女王(1837—1901年在位)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她做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她什么都不做。这一评价恰好反映出英国女王()
A.独断专行B.统而不治
C.掌控议会D.领导内阁
7.
下列历史史实的组合中,搭配不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的签订——赔款2100万银元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及战后——俄国侵占中国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C.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的签订——开放广州为商埠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的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8.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A.西安事变和平解B.七七事变
C.国共合作宣言发表D.八一三事变
9.
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在会议期间
A.始创结伴而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
B.修改并完善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D.最终达成《日内瓦协议》
10.
《杜鲁门回忆录》:“(1947年)我也希望向全世界说明,美国在这个新的极权主义的挑战面前所持的立场,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不论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的安全有关。”对这段话理解错误的是
A.美苏战时同盟破裂
B.冷战政策就此开始
C.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D.美国力图称霸世界
11.
张旭小组正在讨论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结题报告,他们提到“亚非会议”、“不结盟运动”、“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等关键词。据此判断,他们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A.亚非拉国家的联盟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D.两极格局的瓦解
12.
从甲图到乙图的历史变迁,反映了

①欧洲贸易中心的转移
②世界贸易活动范围扩大
③世界贸易路线由陆路发展到海路
④从公平的商贸活动到掠夺性贸易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A.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B.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作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程度高
D.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4.
“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下列对“这一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B.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
C.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D.推动了农业生产合作化进程
15.
孟德斯鸠曾说:“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思想主张是
A.三权分立思想
B.法律应当是理性的体现
C.天赋人权思想
D.社会契约思想
16.
15世纪意大利著名哲学家皮科曾说:“上帝赋予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禁欲主义
C.理性主义
D.社会契约
17.
李泽厚对某作品曾发出这样的赞美:“你看,那是多么既鲜艳又深沉的想像和情感的缤纷世界啊。美人香草,百亩芝兰,……主人翁却是这样一位执着、顽强、忧伤、怨艾、愤世嫉俗、不容于时的真理的追求者。”该“主人翁”的原型最有可能是
A.屈原
B.李白
C.柳永
D.关汉卿
18.
时人曾对当时某一著作作如下评论:“其书罗列甚远之国,指掌形势可谓奇书”、“欲制夷患,比筹夷情,尤为有用之书”。据此推断该书最有可能是
A.《明夷待访录》
B.《海国图志》
C.《孔子改制考》
D.《天演论》
19.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成功。将载荷送入预定轨道。距“长征l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预定轨道的是多少周年?()
A.42B.44
C.46D.48
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在下图的①②③④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以下关于四次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B.②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
C.③决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D.④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
21.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的先哲,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有中庸思想,反对过和不及,认为要“恰到好处”
B.都怀着济世救人的热情,主线以礼治国,为政以德
C.都热衷于教育事业,创立学校,广招门徒
D.都对知识孜孜以求,著书立说,在文化上颇多建树
22.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文的前言中说:“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己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以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已往的历史意见。”下列说法中与钱穆先生这段话观点最接近的是()
A.历史认识都是从现实出发的人B.历史与现实是相互影响的
C.后人对历史的认识一定高过前人D.历史认识应还原到历史时空中去
23.
下列对昆曲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魏良辅始创昆山腔,为昆曲塑造出灵魂
②梁辰鱼首次运用革新的昆腔创作了《浣纱记》,将昆曲剧目率先推上戏曲舞台
③“闲雅整肃,清俊温润”是昆曲的突出特点
④片面地追求旋律性、音乐性,牺牲了文学性和戏剧性,是昆曲的致命弱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
印尼经济学家马里·潘格斯图:“不能只是给发展中国家一个金融结构的全球模式,让它们要么接受,要么抛弃。它们必须成为这个过程的一个部分。”该观点反映了()
A.要给予发展中国家一个包纳金融等更全面的全球化模式
B.发展中国家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C.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要积极参与经济规则的制订
D.发达国家应在经济全球化中承担应有的国际责任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