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6875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11/3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材料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

材料二 :

清代中期农业税与工商业杂税变化趋势图
材料三 :中国一向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就是说,土地最肥沃,耕作最精细,人民最多而且最勤勉的国家。然而,许久以来,它似乎就停滞于静止状态了。今日旅行家关于中国耕作、勤劳及人口稠密状况的报告,与500年前视察该国的马可·波罗的记述比较,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年)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经济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有何特点?
(2)材料二的图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当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3)材料三中亚当·斯密认为中国明清时期经济“停滞于静止状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民族企业
地点
创办人
企业名称
上海
方举费
发昌机器厂
南海
陈启沅
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
朱其昂
贻来牟机器磨坊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江苏南通人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但到20年代中期。张謇的企业就每况愈下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早期民族企业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张謇的企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问迅速发展,而在20年代中期又衰落下去。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涨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65%。同时,工人的实际收入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租税和生活费用的日益上升而在减少,1910年每个农业工人的收入还不到非农业工人收入的40%,而到1930年已低于30%。农村的这种贫穷是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当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
——摘编自斯托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929-1933年的美国经济大危机,不是一次一般的经济危机,而是美国历史上空前严重的、直到目前为止仍然是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中的许多问题,都是不能再仅靠市场的自我调节得到解决的。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材料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博弈了一个世纪得出来的共同结论。
——辛子陵《20世纪下半叶中美苏三国志》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29年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针对这一问题,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解决经济危机的突出特点。
(3)请用史实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是如何“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的?

2.单选题(共16题)

4.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农业生产发生了更深刻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
A.高转筒车的出现
B.青铜农具的出现
C.经济重心的南移
D.铁犁牛耕的使用
5.
清廷曾严令在南洋一带的华侨,限三年回国,否则,“不得复归故土”,华侨回来了,又被歧视。这表明清廷
A.重农抑商
B.对外开放
C.闭关锁国
D.重视华侨
6.
我国古代在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主导地位,这一现象开始于
A.明朝中叶以后
B.清朝中叶以后
C.北宋中叶以后
D.元朝中叶以后
7.
英国学者杰弗里·巴勒克曾说道:“西欧于1500年仍然站在文明世界的边沿,比起这个时期最强盛、最先进的中国的明帝国和勃然兴起的中东奥斯曼帝国和萨菲帝国,西欧黯然失色”。西欧这状况得到改变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8.
17世纪的时候,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国家,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被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材料所述国家应是
A.西班牙
B.葡萄牙
C.荷兰
D.英国
9.
下图是某同学总结工业革命发生条件的图示,下列选项中,能够合理对应标号①和②处的是
A.地理大发现启蒙运动的扩展
B.市场的扩大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C.世界市场的形成交通运输业的进步
D.殖民扩张与争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
10.
1904年美国共有318个工业托拉斯,拥有全部加工工业资本额的40%,各重要工业部门一般都已被一两个或少数几个大托拉斯所垄断。这表明美国
A.国有经济的壮大
B.自由竞争的消失
C.垄断组织的发展
D.社会生产的衰退
11.
19世纪初,曼彻斯特地区机器的轰鸣声取代了纺车的嘤嘤作响。随之而来的是工厂排放的烟尘污水,以及对原料和市场的依赖增加。这些变化导致英国
A.技术革命的开始
B.殖民霸主地位确立
C.重工业成为主导
D.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12.
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泊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材料反映出当时的顺德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C.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社会习俗全盘西化
13.
1927-1936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
A.摆脱了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压迫
B.民族工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雄厚
C.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D.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4.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必须先求富,而后才能自强。”下列企业体现“求富”这一思想的是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轮船招商局
C.成立天津机器制造局
D.创办福州船政局
15.
1956-1966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曲折发展”的十年,以下词汇最能全面反映该时代特点的是
A.人民公社外交政策包产到户
B.“一大二公”大跃进城市改革
C.开国大典公私合营和平共处
D.中共八大大炼钢铁“八字方针”
16.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该会议
A.完成了拨乱反正的任务
B.拉开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
C.决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确立了国民经济调整的方针
17.
近代以来,西装、西餐、欧式建筑以及轮船、汽车改变着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下列城市中最早出现这种现象的是
A.广州
B.西安
C.合肥
D.深圳
18.
从2017年8月14日起,北京地铁将刷手机乘车服务覆盖全部线路,用户只要开通“手机一卡通”,就可享受一部手机畅行北京地铁的便捷。这说明
A.科技影响人类生活
B.政府主导经济发展
C.科技只有积极作用
D.政府决定科技方向
19.
二战中,40%的资本主义世界贸易仍用英镑结算,英镑仍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一种国际储备货币。为改变这一状况,二战后美国积极筹建
A.布雷顿森林体系
B.关贸总协定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马歇尔计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