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6816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8/9/2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改编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演变
1868年
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这盏信号灯出现后,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1903年
美国颁布实施了首部交通法规,第一次提出了建立红绿灯信号、行人安全岛人行横道标准等设施,后为世界各国所仿效。
1914年
美国的克利夫兰、纽约和芝加哥相继出现了由电力驱动的交通信号灯,缓解了这些城市出现的交通问题。随着美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对城市道路通行提出更高要求。此后,美国开始把多个交叉路口信号灯联接为一个联动式信号系统,由人工集中控制,使路口通行能力有所提高。
1926年
英国第一次安装和使用自动化的控制器来控制交通信号灯,成为城市交通自动控制的起点。
1952年
美国丹佛市首次把模拟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交通信号灯控制。
20世纪80年代
城市交通状况日益恶化,拥挤、阻塞、交通事故和噪声、环境污染成为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人们认识到,只有综合考虑路口交通流与信号控制方案,并完善配套的城市交通法规,才有望改善城市交通,消除相关社会问题,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应运而生,它采用实时侦测数据并自动调控信号灯,以保证道路的畅通。
 
——据2012年全国新课标文综试题改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表格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必须史论结合。)

2.单选题(共19题)

2.
观察下图,从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A.秦汉时期中国丝织技术领先于世界
B.唐宋时期私营丝织业水平超过官营
C.元明清时期丝织业重心在东部地区
D.古代丝织业中心由关中辐射全国
3.
中国古代农民对市场交易的参与,更多是“剥削推动的商品化”和“生存推动的商品化”,以牟利为目的出售剩余产品的商业活动并不占主导。这说明中国古代
A.小农经济占据着社会主导地位
B.商品经济受制于社会主流体制
C.农民缺乏商业致富的意识
D.工商食官限制了商品经济发展
4.
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
A.商品种类的增加
B.资本主义的发展
C.贸易中心的转移
D.贸易范围的扩大
5.
下表(编自朱荫贵《近代交通运输与晚清商业的演变》)反映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特征是…
 
1873年
1893年
1903年
1910年
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数量
286.6万元
2842.3万元
8949.6万元
23195.7万元
占出口货物总值的比例
约2.6%
15.6%
26.8%
39.1%
 
A.列强加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B.中国的民族工业受到多重压制
C.中国已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6.
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当地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欧洲的殖民奴役
B.人口老龄化严重
C.世界人口的大迁移
D.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7.
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工业革命与启蒙运动同时开展,极大地推动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它们的共同之处是:
A.促使人类自立自信意识形成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进步
D.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
8.
1793年英使来华觐见乾隆,两国互赠礼品,清单如下:
国家
礼单
英国
天体运行仪、望远镜;座钟一架、奇巧椅一对;毛瑟枪、连珠枪、铜炮、榴弹炮数门、军舰模型;英国的土特产若干
中国
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
 
两份礼单反映了英、中两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差异是
A.英国轻工业发展快,中国农业高度发达
B.英国军事工业发达,中国手工业繁荣
C.英国天文成就突出,中国市民生活丰富
D.英国进入工业文明,中国处在农耕社会
9.
民国初期,(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这反映了当时:
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发展实业
B.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
C.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
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10.
“启蒙运动这样一件大好事,它必定会把人类从其统治者的自私自利的扩张计划之下拯救出来……随之而来的启蒙了的人们对于自己已经充分理解到的好处所不可避免地要采取的一种衷心的同情,就必定会一步步地上升到王座上来,并且甚至于会对他们的政体原则发生影响。”这一言论说明
A.启蒙思想必定动摇君主统治
B.思想启蒙是政治变革的前奏
C.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核心
D.思想解放是社会进步的原动力
11.
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
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格拉)B.苏格拉底
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
12.
有学者认为:“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或把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反对君主专制
B.主张三权分立
C.主张社会契约
D.提倡人民主权
13.
下列言论不符合人文主义精神基本内涵的是:
A.“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B.“哲学是神学的婢女”
C.“谁不尊重生命,谁就不配有生命”
D.“幸福在人间”
14.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
②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③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④都反对宗教信仰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15.
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造纸术的突破
B.科举制的完善
C.图书买卖兴盛
D.印刷术的发展
16.
李约瑟在《中华文明科学史》中说道:“中国之所未能发展出现代的科技,问题不在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缺乏逻辑推论思维),而在于中国传统上以儒士大夫为首,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文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四民观念”等使中国人轻视科技进而造成现代科技的落后
B.缺乏逻辑推论思维是导致中国未能发展出现代科技的主要原因
C.思想文化专制禁锢中国文人的思想导致中国现代科技未能形成
D.儒家思想重人伦不重实用是导致中国现代科技落后的主要原因
17.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9
 
A.儒家思想倡导重人伦轻科技
B.科举制度推动古代科技的发展
C.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
D.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
18.
文人高续增在《〈诗经〉为证,我们曾经浪漫过》中写道:“《诗经》不是按照‘上头’的尊意做出来的赞美诗,它是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那时的华夏先民们灵魂还未被奴化,君主们包括天子也能认真地听取来自民间的呼声。”这可以看出
A.《诗经》反映了中国古代民主平等的政治制度
B.《诗经》是先秦时代社会现实的文化反映
C.《诗经》开创了中国古典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D.《诗经》反映了宏大进取的大一统时代风貌
19.
下列历史情况与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密切相关的是
①词的兴起和流行
②汉赋的兴盛
③明清小说的蓬勃发展
④元杂剧的繁荣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0.
20世纪50年代,欧洲的联合开始于
A.经济领域
B.政治领域
C.文化领域
D.军事领域

3.选择题(共1题)

21.如图,一个矩形纸片,剪去部分后得到一个三角形,则图中∠1+∠2的度数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