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河南省驻马店市文成中学十校联合体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6750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1/8/4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世界联系的加强并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商人们把亚洲的茶叶、丝绸、瓷器、香料,非洲的黄金、白银和欧洲的枪支、工艺品等运送世界各地,大大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地区间贸易的发展。从此,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2

材料二:见下图

材料三 “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无新大陆可以发现。连南极冰层下的土地业已测量清楚,连大西洋中时隐时现的珊瑚岛也已记录在案。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的‘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1)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与哪件事情有关?结合材料简述该事件对世界市场形成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中的三图片,写出中国加入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名称(中文名称)?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
(3)结合所学知识, 材料三中的“地球村”的说法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这一趋势(进程)还存在哪些问题?你对解决这些问题有什么建议?

2.单选题(共13题)

2.
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进行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殖民扩张和掠夺
D.垄断组织的形成
3.
哥伦布在遗言中说:“承万能主宰的佑助,我在1492年发现印度大陆以及大批岛屿……我发现了很多其他住着食人者的岛屿……并在我所发现的土地上建立殖民地”结合这段材料和所学知识,下列结论具有真实性的是
A.哥伦布曾经到达过印度并在印度建立了殖民地
B.哥伦布根本没有到达印度
C.哥伦布到达印度时,印度附近岛屿上住着食人者
D.哥伦布在死时才知道他发现了印度
4.
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与此相关的因素有()
①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   ②产品销往世界各地
③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 ④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A.①②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
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
A.B.C.D.
6.
某书友到旧书市场去“淘宝”,见到一本章回体小说,封面已经没有了。小说通过爱情的纠葛变化、家族的盛衰兴亡,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了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这本小说是()
A.《西游记》B.《水浒传》C.《三国演义》D.《红楼梦》
7.
孙中山提出的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对中国革命的指导作用分别表现为
A.辛亥革命国民大革命B.维新变法国民大革命
C.辛亥革命抗日战争D.维新变法抗日战争
8.
一位现代学者在评论一部历史文献时说:“在这里,孔子已经换上了西装。”这一评论指的是
A.董仲舒笔下的孔子
B.李贽笔下的孔子
C.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笔下的孔子
D.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笔下的孔子
9.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族,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
A.思想观念B.政治制度C.经济组织D.教育
10.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创刊
B.1915年《青年杂志》在上海创刊
C.1917年,《新青年》迁到北京
D.1917年,《青年杂志》迁到北京
11.
1918年11月,李大钊为宣传十月革命而发表了()
①《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②《庶民的胜利》
③《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④《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
孙中山说:“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这一材料主要体现了()
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D.扶助农工思想
13.
新三民主主义在民权方面的质的飞跃与进步表现在()
A.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B.提出普遍平等的主张
C.谋求改善工农的生活D.提出国共合作
14.
《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里程碑》载:“如果说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从此登上政治大舞台,那么,30年后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国全面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标志性事件是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B.APEC首脑正式会议在上海召开
C.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D.中国积极推动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3.选择题(共9题)

15.比的后项可以是任意数.
16.比的后项可以是任意数.
1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B两球,中间连一弹簧,A球固定,现用手拿住B球将弹簧压缩一定距离,然后释放B球,在B球向右运动到最大距离的过程中,

18.

一种钢材每米重 {#mathml#}8125{#/mathml#} 千克,现在有这种钢材500米,共重多少千克?列式正确的是(      )。

19.

修一条公路,如果每天修这条路的 {#mathml#}215{#/mathml#} ,8天能修完吗?(     )

20.

修一条路,每天修 {#mathml#}25{#/mathml#} 千米,15天能修完。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21.

修一条路,每天修 {#mathml#}25{#/mathml#} 千米,15天能修完。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22.

修一条路,每天修 {#mathml#}25{#/mathml#} 千米,15天能修完。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23.

修一条路,每天修 {#mathml#}25{#/mathml#} 千米,15天能修完。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