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材料一明初朱元璋曾一度效仿元制,在中央设御史台,掌监察。1382年改称都察院,长官有左右都御史等,专职弹劾百司。此外,还建立了御史巡按地方的制度和设置了专门的“以下察上”的六科给事中,分别负责到各地考察和监督中央六部的活动。监察御史官阶虽低,威权却重,外出巡查,号“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可立决。六科给事中级别低微,但可以对高级官员进行监察检举。1397年明太祖正式颁行《大明律》,其开篇便是尊崇儒学的《六礼图》……为唤醒官吏的良知,朱元璋亲自编写《醒贪简要录》赐给官员。《大明律》把《受脏》专设1篇,条目详尽严谨,……凡贪赃钞六十两以上者,剥皮并枭首示众
——据《中国古代史》等整理
材料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败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1906年通过的《防止腐败法》……将范围扩大到不仅包括公共机构的工作人员,而且包括公共机构本身……在英国,政府对议会负责,议会有权对政府进行监督……英国的司法机关完全独立于政府……司法机关可以通过普通法院的判决对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进行监督……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是对政府滥用职权的一种有效制约,使腐败行为更容易暴露在阳光下,因而在实际上对腐败行为起到了威慑作用。
——《英国的反腐败机制》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明初和近代英国反腐措施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和近代英国反腐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意义
材料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已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交往方式以及社会互动关系。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网络技术与人际关系”白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2.单选题- (共17题)
A.雅典直接民主存在弊端 |
B.雅典民主忽视公民个体权利 |
C.雅典民主强调集体利益 |
D.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的不满 |
A.孟德斯鸠的分权思想来源于罗马法 |
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推动了罗马发展 |
C.法律对权力的约束是罗马兴盛的重要原因 |
D.罗马法为近代西方法律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
A.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
B.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质通道 |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
D.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
A.应对鸦片战争进行辩证分析 |
B.清史鸦片战争观是错误的 |
C.应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事件 |
D.不同史观必得出不同结论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
C.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
D.中共八大二次会议的召开 |
A.欧盟内部国家利益尚需协调 |
B.东西欧国家间矛盾不可调和 |
C.欧洲区域合作水平严重下降 |
D.域外大国介入造成欧盟解体 |
A.商帮和会馆在全国兴起 |
B.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
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D.江南商品经济的繁荣 |
A.宋代纸币取代金属货币 |
B.会子成为了世界上最早发行的纸币 |
C.长途贩运贸易开始出现 |
D.纸币经历从凭证到官方法定的过程 |
时间 | 农业 | 工业 | 服务业 |
1882年 | 42% | 39% | 19% |
1907年 | 35% | 42% | 23% |
A.德国农业经济渐趋衰退 |
B.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C.德国结束分裂完成统一 |
D.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 |
A.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
B.维护了国际国内市场的稳定 |
C.保护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
D.推动了关税自主运动的开展 |
A.天理与人欲不可兼得 |
B.仁义与天理是后天养成的 |
C.天理与义利相辅相成 |
D.一切私利是社会混乱的根源 |
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 |
B.内容贴近民众生活 |
C.符合晚清政治潮流 |
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 |
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 |
B.林则徐的思想主张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 |
C.林则徐是主张学习两方的先进思想家 |
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 |
A.社会民众强烈需求 |
B.“双百”方针的提出 |
C.国民经济恢复发展 |
D.摆脱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僵化思想 |
A.光荣革命时代的理性之光 |
B.启蒙运动时代的梦幻理想 |
C.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
D.电气时代社会的黑暗现实 |
A.古典主义文学 |
B.浪漫主义文学 |
C.现代主义文学 |
D.现实主义文学 |
A.是新生国家政权的基础 | B.随着行政区域的扩大逐步建立 |
C.是在宪法原则下建立的 | D.随着工业化建设的进行而建立 |
3.选择题- (共1题)
野外理发处
丰子恺
我的船所泊的岸上,小杂货店旁边的草地上,停着一副剃头担。我躺在船榻上休息的时候,恰好从船窗中望见这副剃头担的全部。起初剃头司务独自坐在凳上吸烟,后来把凳让给另一个人坐了,就剃这个人的头。我凝神纵目,眼前的船窗便化为画框,框中显出一幅现实的画图来。这图中的人物位置时时在变动,有时会变出极好的构图来,疏密匀称姿势集中,宛如一幅写实派的西洋画。有时微嫌左右两旁空地太多或太少,我便自己变更枕头的放处,以适应他们的变动,而求船窗中的妥帖的构图。
平日看到剃头,总以为被剃者为主人,剃者为附从。故被剃者出钱雇用剃头司务,而剃头司务受命做工;被剃者端坐中央,而剃头司务盘旋奔走。但我看来,适得其反:剃头司务为画中主人,而被剃者为附从。因为在姿势上,剃头司务提起精神做工,好像雕刻家正在制作。听说今春杭州举行金刚法会时,班禅喇嘛叫某剃头司务来剃一个头,送他十块钱,剃头司务叩头道谢。若果有其事,我想当他工作的时候,“活佛”也是默默地把头交付他,任他支配的。被剃者不管是谁,都垂头地坐着,忍气吞声地让他弄。纯粹用感觉来看,剃头这景象中,似觉只有剃头司务一个人;被剃的人暂时变成了一件东西。因为他无声无息,呆若木鸡;全身用白布包裹,只留出毛毛草草的一个头,而这头又被操纵在剃头司务之手,全无自主之权。独有被剃头的人一声不响,绝对服从地把头让给别人弄。因为我在船窗中眺望岸上剃头的景象,在感觉上但见一个人的活动,而不觉得其为两个人的勾当。我很同情于这被剃者:那剃头司务不管耳、目、口、鼻,处处给他抹上水,涂上肥皂,弄得他淋漓满头;拨他的下巴,他只得仰起头来;拉他的耳朵,他只得旋转头去。这种身体的不自由之苦,在照相馆的镜头前面只吃数秒钟,犹可忍也;但在剃头司务手下要吃个把钟头,实在是人情所难堪的!我们岸上这位被剃头者,耐力格外强:他的身体常常为了适应剃头司务的工作而转侧倾斜,甚至身体的重心越出他所坐的凳子之外,还是勉力支撑。我躺在船里观看,代他感觉非常的吃力。人在被剃头的时候,暂时失却了人生的自由,而做了被人玩弄的傀儡。
我想把船窗中这幅图画移到纸上。起身取出速写簿,拿了铅笔等候着。等到妥帖的位置出现,便写了一幅,放在船中的小桌子上,自己批评且修改。这被剃头者全身蒙着白布,肢体不分,好似一个雪菩萨。幸而白布下端的左边露出凳子的脚,调剂了这一大块空白的寂寞。又全靠这凳脚与右边的剃头担子相对照,稳固了全图的基础。凳脚原来只露一只,为了它在图中具有上述的两大效用,我擅把两脚都画出了。我又在凳脚的旁边,白布的下端,擅自添上一朵墨,当作被剃头者的黑裤的露出部分。我以为有了这一朵墨,白布愈加显见其白;剃头司务的鞋子的黑在画的下端不致孤独。而为全图的主眼的一大块黑色——剃头司务的背心——亦得分布其同类色于画的左下角,可以增进全图的统调。
船主人给十个铜板与小杂货店,向他们屋后的地上采了一篮豌豆来,现在已经煮熟,送进一盘来给我吃。看见我正在热心地弄画,便放了盘子来看。“啊,画了一副剃头担!”他说:“小杂货店后面的街上有许多花样:捉牙虫的、测字的、旋糖的,还有打拳头卖膏药的……我刚才去采豆时从篱笆间望见,花样很多,明天去画!”我未及回答,在我背后的小洞门中探头出来看画的船主妇接着说:“先生,我们明天开到南浔去,那里有许多花园,去描花园景致!”她这话使我想起船舱里挂着一张照相:那照相里所摄取的,是一株盘曲离奇的大树,树下的栏杆上靠着一个姿态闲雅而装束楚楚的女子,好像一位贵妇人;但从相貌上可以辨明她是我们的船主妇。大概这就是她所爱好的花园景致,所以她把自己盛妆了加入在里头,拍这一张照来挂在船舱里的。我很同情于她的一片苦心。世间颇有以为凡画必须优美华丽的人,以为只有风、花、雪、月、朱栏、长廊、美人、名士是画的题材。我们这船主妇可说是这种人的代表。我吃着豌豆和这船家夫妇俩谈了些闲话,他们就回船梢去做夜饭。
(有删节)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