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现代化是指使人类社会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它是以工业化实现为核心的全面社会变革。
——MBA智库百科
现代化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多元驱动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是多样化和差异性的统一。
——王浩斌王飞南《现代化理论与理论的现代化——对现代化理论历史演进的理性思考》
在主张文化是现代化的独立动因一派的学者中,当数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美国政治学家帕森斯和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前者着重于社会文化和宗教精神,而后者则着重于政治文化。马克思和其他许多学者认为,文化是对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
——谢立言,肖北庚《文化与现代化:原因还是结果》
请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变迁与现代化”这一主题,自拟一个题目,然后加以论述。
现代化常被用来描述现代发生的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现代化是指使人类社会实现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它是以工业化实现为核心的全面社会变革。
——MBA智库百科
现代化是一个由多种因素多元驱动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复杂的社会变迁过程;是多样化和差异性的统一。
——王浩斌王飞南《现代化理论与理论的现代化——对现代化理论历史演进的理性思考》
在主张文化是现代化的独立动因一派的学者中,当数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美国政治学家帕森斯和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前者着重于社会文化和宗教精神,而后者则着重于政治文化。马克思和其他许多学者认为,文化是对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
——谢立言,肖北庚《文化与现代化:原因还是结果》
请结合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思想变迁与现代化”这一主题,自拟一个题目,然后加以论述。
2.材料分析题- (共3题)
2.
材料一各督抚将所属钱粮严行稽查,凡有亏空,无论已经参出及未经参出者,三年之内务期如数补足。毋得苛派民间,毋得借端掩饰。如限满不完,定行从重治罪。三年补完之后,若再有亏空者,决不宽贷。其亏空之项,除被上司勒索及因公挪移者,分别处分外,其实在侵欺入己者,确审具奏,即行正法。倘仍徇私容隐,或经朕访闻得实,或被科道纠参,将督抚一并从重治罪。
——(清)胤禛撰《上谕内阁》(1722年雍正上谕)
材料二康熙末年腐败滋生,社会黑暗,雍正皇帝大刀阔斧反腐改革治吏。当时的浙江省“风俗浇漓,甚于他省”,雍正帝采纳了吏部的意见,设立“观风整俗使”随后,中央又向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区派出了“观风整俗使”另外,雍正帝还在朝廷中直接派出了御史,代表中央去地方工作,整顿地方,名曰监察御史。雍正元年,雍正帝下旨设立会考府,把所有的钱粮事务总揽于中央,并督促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有丝毫懈怠。耗羡,又称火耗,是一种征收正项赋税钱粮之外的附加税,名为征税,实已成为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一种手段。雍正帝即位后多次颁布谕令,令百官耗羡归公,集中归于藩库管理。火耗归公后,一部分用来弥补亏空,一部分当作养廉银由上至下发放。
——摘编自王卓飞、陈珑中《雍正朝反腐机制及启示》
材料三雍正时先后担任河南巡抚的石文焯、田文镜严格执行雍正命令,石文焯将巡抚衙门“所有司道规例,府州县节礼,及通省上下各衙门一切节寿规礼,尽行革除”。田文镜“家人吏役约束颇严,门包小费一概谢绝”。
——宋舜志《雍正的吏治整顿》
(1)根据以上材料,总结雍正反腐败的措施。
(2)根据以上材料,谈谈雍正的反腐败措施对当今社会的反腐有何借鉴意义。
——(清)胤禛撰《上谕内阁》(1722年雍正上谕)
材料二康熙末年腐败滋生,社会黑暗,雍正皇帝大刀阔斧反腐改革治吏。当时的浙江省“风俗浇漓,甚于他省”,雍正帝采纳了吏部的意见,设立“观风整俗使”随后,中央又向湖南、广东、福建等地区派出了“观风整俗使”另外,雍正帝还在朝廷中直接派出了御史,代表中央去地方工作,整顿地方,名曰监察御史。雍正元年,雍正帝下旨设立会考府,把所有的钱粮事务总揽于中央,并督促一定要严格执行,不能有丝毫懈怠。耗羡,又称火耗,是一种征收正项赋税钱粮之外的附加税,名为征税,实已成为地方官员贪污腐败的一种手段。雍正帝即位后多次颁布谕令,令百官耗羡归公,集中归于藩库管理。火耗归公后,一部分用来弥补亏空,一部分当作养廉银由上至下发放。
——摘编自王卓飞、陈珑中《雍正朝反腐机制及启示》
材料三雍正时先后担任河南巡抚的石文焯、田文镜严格执行雍正命令,石文焯将巡抚衙门“所有司道规例,府州县节礼,及通省上下各衙门一切节寿规礼,尽行革除”。田文镜“家人吏役约束颇严,门包小费一概谢绝”。
——宋舜志《雍正的吏治整顿》
(1)根据以上材料,总结雍正反腐败的措施。
(2)根据以上材料,谈谈雍正的反腐败措施对当今社会的反腐有何借鉴意义。
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中国军民自1937年起就不屈不挠地与装备上远为优越的敌人英勇斗争,牵制和吸引了包括关东军在内的180万以上的日军。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0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区伤亡人数之首。
朝鲜人民和越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在艰苦的条件下不屈不挠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45年8月,朝鲜人民革命军在苏军帮助下解放了朝鲜北部,日本帝国主义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终于结束。越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八月革命”,9月2日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东南亚各国有大量华人和华侨,他们在抗日斗争中为所在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马来西亚人民抗日军举起了象征马、华、印三个主要民族团结的三星旗坚持武装,菲律宾人民抗日军粉碎了日军多次围剿和诱降,缅甸和印尼的抗日解放斗争在共产党的参与下秘密组建了反法西斯组织,以地下或合法形式进行反日斗争。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洲各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洲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
材料:中国军民自1937年起就不屈不挠地与装备上远为优越的敌人英勇斗争,牵制和吸引了包括关东军在内的180万以上的日军。日军在中国战场伤亡130余万,居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军在各个战区伤亡人数之首。
朝鲜人民和越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在艰苦的条件下不屈不挠地开展抗日武装斗争。1945年8月,朝鲜人民革命军在苏军帮助下解放了朝鲜北部,日本帝国主义长达36年的殖民统治终于结束。越南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举行了“八月革命”,9月2日宣布越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
东南亚各国有大量华人和华侨,他们在抗日斗争中为所在国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马来西亚人民抗日军举起了象征马、华、印三个主要民族团结的三星旗坚持武装,菲律宾人民抗日军粉碎了日军多次围剿和诱降,缅甸和印尼的抗日解放斗争在共产党的参与下秘密组建了反法西斯组织,以地下或合法形式进行反日斗争。
——摘编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亚洲各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洲各国反法西斯战争的意义。
4.
材料阮元 (1764—1849),出生于扬州府城一个文武兼备的家庭。幼年、少年时代受父母的精心教育,为日后的学业精进打下良好的基础。阮元的家乡扬州府地处南北大运河咽喉之要津,讲学与办学之风甚盛,外地文士与当地士人结合,切磋学问,既培养了人才,也造成文风兴盛。阮元在家乡有机会向学有专长的人学习及与友人研讨学问,离开故里也能向乡前辈讨教。阮元是一个勤奋的人,聪明好学,不间断地研究学问,在治学中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做,不是为标新立异而创异说。阮元治学领域广阔,经学、文字学、金石学、天文历算学、史学、地理学、校勘学,无不涉猎,尤专于经学,编撰有《揅经室集》《畴人传》《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广陵诗事》等巨著。李元度评价他说:“以经术文章主持风会,而其人又必聪明早达,扬历中外,兼享大年,其名位著述足以弁冕群才,其力尤足提倡后学,若仪征相国,真其人也。”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阮元及其文学成就的影响。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阮元取得突出学术文化成就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阮元及其文学成就的影响。
3.单选题- (共9题)
5.
美国学者菲利普这样评价一部宪法:“这部宪法可谓应时而生,这是一个有着强大的立法机构的自由主义国家,总统行政部门权力微弱”。对这部宪法描述正确的是
A.总统任命内阁须经参议院同意 |
B.内阁和总统须对议会负责 |
C.三权分立,互相制衡与平衡 |
D.利用内阁限制袁世凯专权 |
6.
某学者称:“中国几千年来未有真正之外交机构,却在外来屈辱中实现了外交的真正转型。”这一转型指的是
A.清政府被迫划定租借 | B.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 D.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 |
7.
有海外媒体提出,“一带一路规划就是确定让中国过剩产能‘走出去’的中国版马歇尔计划。”而中国学者对此基本持反对观点,其原因有可能是马歇尔计划实际上
A.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 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A. 推动了欧洲的分裂与对峙
B. 奠定了战后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
C. 把欧洲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D. 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对抗
8.
“修昔底德陷阱”是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能印证这一观点的史实
①英西海战
②中法战争
③美苏冷战
④美国独立战争
①英西海战
②中法战争
③美苏冷战
④美国独立战争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 |
9.
唐代诗人杜牧《上李太尉江贼书》中曾谈到江淮间的草市,谓“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由此可以获悉
A.突破政府对商品交易的时间限制 | B.促进了江河沿岸富家大户的形成 |
C.草市交通便利政府往往任其发展 | D.唐朝后期草市已获得了一定发展 |
10.
至1922年,在全国的一百五十万枚纱锭中,集中在上海的竟上升至41.8%,此外,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五个城市又集中了37.9%,剩下只有20.3%的纱锭分布在全国其他地方。这主要说明了我国的民族工业
A.轻工业部门发展不平衡 |
B.轻工业发展迅速 |
C.轻工业地区分布不平衡 |
D.轻工业发展受挫 |
11.
“对雅典城邦传统诸神的信仰,此时正逐渐受到损害,而一种更具批判性的、更为世俗的精神正在强有力地上升……这一演变于公元前5世纪后半叶达到最为深刻的阶段”。下列对这一演变时期产生的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宣扬相对主义和怀疑论 |
B.主张提倡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 |
C.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 |
D.肯定人的价值,反对教会神学的束缚 |
12.
邓实认为:“十五世纪为欧洲古学复兴之世,而二十世纪为亚洲古学复兴之世。夫周秦诸子,则犹之希腊七贤也。土耳其毁灭罗马图籍,犹之嬴秦氏之焚书也。旧宗教之束缚,贵族封建之压制,犹之汉武之罢黜百家也。呜呼!西学入华,宿儒瞠目,而考其实际,多与诸子相符。……亚洲古学复兴,非其时邪?”对邓实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A.维护儒学地位,且易导致复古守旧 | B.与新文化运动完全背道而驰 |
C.反对儒学独尊,倡导中西文化并存 | D.认为西学源于中国传统文化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