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省苏州五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0672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20世纪初,在新旧制度更迭前后,“国民意识”在中国逐渐形成、发展,并反作用于国人精神与思想的近代化过程。
材料一 国民者,以国为人民公产之称也。国者积民而成,舍民之外,则无有国。以一国之民,治一国之事,定一国之法,谋一国之利,捍一国之患。其民不可得而辱,其国不可得而亡,是之谓国民。  

 ——梁启超《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

材料二 揽中国之大势,十年之中,世变亦亟矣。甲午之后,欲雪割地赔款之耻,于时人人言自强;庚子以后,欲弥赔款失权之憾,于时人人言自立;至于癸卯以来,日俄开衅,战事延长,穷其结果,国患方迫,于是忧时之士,人人则言自存……三者之持论,虽有不同,而其救国之心,未始或异。

——《新闻报·自存篇》

材料三 1904年《癸卯学制》对各类学堂(部分)及其培养目标的要求
各类学堂
培养目标
 初等小学堂
 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
 高等小学堂
 以培养国民之善行,扩充国民之知识,强壮国民之气体为宗旨;以童年皆知作人之正理,皆有谋生之计虑为成效
 普通中学堂
 以施较深之普通教育,俾毕业后不仕者从事于各项实业,进取者升入各高等专门学堂均有根底为宗旨;以实业日多,国力增长,即不习专门者亦不至暗陋偏谬为成效
 
材料四 商务印书馆的《共和国新图文》的编辑说:“本书以养成共和国完全国民之人格为目的。惟所有材料必力求合于儿童心理,不好高骛远。”到1912年3月,商务印书馆又推出了《共和国教科书》,中华书局推出《中华初等教科书》,中国图书公司推出《新国民国文课本》等。其中,商务印书馆1912年出版的《共和国教科书》前后印行2 560万册,影响最大。

——《东方早报:理想,政治,还有生意》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梁启超所说的“国民”的内涵。
(2)依据材料二,指出“国民”意识出现的时代背景。
(3)结合材料三、四,指出国民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结合所学,分析材料四中“养成共和国完全国民之人格”的政治因素。
(4)结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总结“国民意识”的培养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单选题(共10题)

2.
日本学者福泽谕吉的《文明论概略》就社会转型的问题说:“汲取欧洲文明,必须先其难者而后其易者,首先变革人心,然后改变政令,最后达到有形的物质。按照这个顺序做,虽然有困难,但是没有真正的障碍,可以顺利达到目的。倘若次序颠倒,看似容易,实则不通。”如果按此次序排列,近代中国近代化进程应该走的道路是
A.辛亥革命—洋务运动—新文化运动
B.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洋务运动
D.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3.
“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选自《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包括
①综合国力的提升
②发展对外经济的需要
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④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4.
1984年7月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21世纪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这表明日本
①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
②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
③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④政府将正视侵华,勇担责任。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
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年欧共体各国制定了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规定重大方针政策由国家首脑组成的欧洲理事会一致决定,具体行动由成员国部长组成的部长理事会多数表决。这从根本上表明欧共体
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已没有明显差异B.欧洲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C.合作的组织机构更具程序化和严密性D.大欧洲联盟已经正式形成
6.
《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D.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7.
英国东印度公司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的,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对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兴起于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
②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
③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
④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8.
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下列对此表内容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年代
农业税收入
工商杂税收入
其他收入
总收入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数额
比重
1849
3281
77
969
23
0
0
4250
100
1885
3071
40
3923
51
714
9
7708
100
1911
4810
16
20441
69
4445
15
19696
100
 
①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  
②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 
③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局部调整   
④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侵略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9.
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提出,“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下列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的是
A.契约立国B.人民主权C.君主立宪D.以法治国
10.
北京大学张世英教授在《西方画派的哲学》一文中谈到“19世纪以来,西方现代科学日益繁荣发达,人们对待生活也日益采取科学的态度,重客体,重自然。其在绘画方面的表现便是重视对客观事物的描写。”以下能体现上述风格的绘画作品是
A.《自由引导人民》B.《镜中的少女》  C.《拾穗者》  D.《向日葵》
11.
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3.选择题(共7题)

12.如图,AB是圆O的直径,弦CD⊥AB,∠BCD=30°,CD=4 {#mathml#}3{#/mathml#} ,则S阴影={#blank#}1{#/blank#}.

13.计算或解方程:
14.计算或解方程:
15.下列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中,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二氧化锰固体中加入浓盐酸后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淀粉碘化钾溶液液

溶液变蓝

Cl2具有氧化性

B

向亚硫酸钠固体中加入浓硫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溴水

溴水褪色

SO2具漂白性

C

向蔗糖溶液中加稀硫酸,水浴加热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

溶液变蓝

蔗糖水解产物没有还原性

D

无水乙醇与浓硫酸共热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溶液褪色

乙烯可被化酸性高锰酸钾氧化

16.

医学表明:胃肠是有感情的器官,人在愉快情绪下进餐,消化液会大量分泌,胃肠蠕动加强,从而有益于健康。相反,长期在紧张、忧虑等恶劣情况下进餐,会使胃肠的血管收缩,阻碍正常的消化活动。这表明(    )

①存在与思维之间有必然关系

②意识具有的能动创造性

③意识对人体活动有调控作用

④事物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

17.写出划线的反义词。

①这句话是正确的{#blank#}1{#/blank#}

②两个铁球总是同时着地{#blank#}2{#/blank#}

③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blank#}3{#/blank#}

④做一次公开试验{#blank#}4{#/blank#}

18.写出划线的反义词。

①这句话是正确的{#blank#}1{#/blank#}

②两个铁球总是同时着地{#blank#}2{#/blank#}

③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blank#}3{#/blank#}

④做一次公开试验{#blank#}4{#/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