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潮南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6709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8/6/6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8—1937年,被称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一些轻工业如棉纺织业、面粉加工业、钟表业、水泥和化工制造业获得了较大的发展。这些轻工业领域中,属于民营工业的工厂企业居多。
材料二1956—1966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最初的十年。十年间,我国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不仅电力、冶金、机械等工业得到长足的发展,而且电子、原子能和航天等新兴工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由于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建成投产,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1958—1965年,新建铁路通车里程达7200多千米,全国除西藏以外,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都通了铁路。公路和航空运输也有了较大发展。1965年,我国国民收入比1956年增长57%,工业总产值增长118%。
——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民族工业这一时期发展的特点和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十年的成就。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十年也是曲折发展的十年,试结合所学知识总结这期间我国经济建设的教训。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数学和西方古代的数学各有特色。数学史专家钱宝琮深入研究《九章算术》后,认为《九章算术》的编纂者对待数学的态度是:“掌握数学知识的人应该满足于能够解答生活实践中提出的应用问题,数学的理论虽属可知,但很难全部摘清绝,学者应该有适可而止的态度。”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几何学的对象乃是永恒事物,而不是某种有时产生和灭亡的事物”,“几何学大概能把灵魂引向真理并且双许能使哲学家的灵魂转向上面”。
材料二 从14世纪到16世纪这300年的文化运动,使西欧逐渐摆脱了此前宗教对精神世界的控制,……信仰不再是唯一的人生态度。
材料三 人文主义宣扬的理性精神,不仅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自由,而且强调考虑问题要有系统严密的思想形式.要讲逻辑、讲实证。
近代东方曾有一些人鼠目寸光,只看到科学革命的“形而下”(指具体的事物)的意义……其实科学革命显然还有“形而上”(指思维活动)的一面,就是说它凸显了理性的价值……以科学的精神来重塑人类的整个生活方式。人文主义演变的轨迹与科技进步的过程之间存在着某种交叉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
——以上材料均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与西方古代对待数学作用的不同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内涵。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马克垚关于西方人文主义与科技关系的观点

2.单选题(共17题)

3.
清代的图册《太平欢乐图》其大致内容有市井万花筒、市井娱乐和浙江名特产三大部分,依次展现杭嘉湖地区百业兴旺、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情景。该类图册在清代出现主要是由于
A. 文人山水画的兴盛
B. 绘画理论的成熟
C. 城市经济的繁荣
D. 绘画题材的广泛
4.
有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列出了以下图示(下图)。据此判断该同学的研究的主题是
A.二战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
B.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C.二战后国际组织的发展变迁
D.二战后西欧走向合作的历程
5.
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越俎代庖、舍生取义、守株待兔等历史成语。这三个成语都与古代中国思想流派有关,三者分别对应的流派是
A.道家、儒家、法家
B.墨家、法家、儒家
C.兵家、墨家、道家
D.儒家、道家、墨家
6.
普罗塔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由此可知,两人思想的共性是
A.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
B.强调人的地位和作用
C.强调人类思维的相对性
D.突显品德的重要性
7.
霍布斯认为:“人类最初生活在一个没有政府、没有法律、没有权威的原始的‘自然状态’之中。这一‘自然状态’因为人们丑陋的本性变得混乱不堪,充满恐惧。为了让人类避免本性带来的相互伤害,逃离苦难,获得生命的安全和平等,必须在人与人之间缔结起一种稳固可靠的关系。”这一观点所蕴含的理念是
A.君权民授
B.天赋人权
C.社会契约
D.主权在民
8.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影响侧重于知识分子,宗教改革的影响是社会性的。最能为此佐证的是
A.宗教改革改造了西方人的信仰
B.参与宗教改革的社会阶层广泛
C.宗教改革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
D.宗教改革解除了西方人的思想桎梏
9.
伏尔泰盛赞牛顿是真正伟大的人物。他在《哲学通信》中写道:“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这表明他
A.反对专制提倡民主
B.尊重科学反对迷信
C.主张共和倡导自由
D.崇尚理性否定专制
10.
苏格拉底严重质疑雅典民主政治之下公民们的政治能力,他说公民们既没有做好事的能力,也没有做坏事的能力,“他们只是随便行动”。为此,苏格拉底
A.强烈反对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B.强调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
C.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D.反对古希腊人个人意识觉醒
11.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是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台词。这段台词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
A.民主思想B.人文主义
C.知识即美德D.理性思想
12.
火药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张衡的浑象仪没有把对日月和行星运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论阐释。这段描述体现出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论的概括
B.发展具有偶然性
C.形成了完整体系
D.只注重生产经验
13.
走一个圆场就代表着“人行千里路”,来一个趟马就象征着“马过万重山”,手持一把扇子就象征闲散之人,握着马鞭就代表马存在,穿红绿蟒就是在宫廷或富贵人家。这反映了中国戏剧
A.,时空自由的特点B.表演受限制于舞台
C.内容丰富文武兼备D.象征虚拟的表意性
14.
先秦典籍中,医字写作“毉”。中医形成之后,针砭药石成为治病的主要方法,“毉”字也逐渐被“醫”,字取代。“醫”下的“酉”字,是药罐子的象形。据此能够得出的结论是
A.中国古代医学与巫术相伴始终
B.中医因源于巫术而没有科学成分
C.医字经历了从巫术到医学的演化
D.“医”字采用了象形的造字方法
15.
《三国演义》中有一个故事情节“关羽温酒斩华雄”,而正史《三国志》中记载华雄为孙坚所杀。另外一个精彩的故事是张飞怒鞭督邮,而《三国志》中却是刘备所为。据此可知
A.文学创作是虚构,不足为信
B.文学作品作为史料使用需慎重
C.任何史料之中都有文学成分
D.文学作品可以直接用于历史研究
16.
下表为中国古代科技领先成就分布领域及数量,造成这一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A.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结果B.儒家思想重视民生的表现
C.统治者的客观需求D.重农抑商政策的必然产物
17.
达尔文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进化理论在科学领域之外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在生物学等领域内的影响。以下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进化论成为马克思主张暴力革命的思想渊源
B.进化论为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
C.进化论为西方的殖民扩张提供了理论武器
D.进化论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18.
一位诗人曾为牛顿写下这段墓志铭:¨“自然与自然的定律,都隐藏在黑暗之中;上帝说让牛顿来吧!’于是,一切变为光明。”这说明牛顿的学说
A.成为宗教改革的指导思想
B.否定了基督教神学的存在
C.有利于冲破传统思想束缚
D.使人们开始关注现实世界
19.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福利支出最高时较前增长了15%,占GDP的比重也上升了十个百分点。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左右。据此可推断
A.社会矛盾激化促使经济政策调整
B.高福利增加国家的负担
C.国有化是推行福利制度的前提
D.福利政策遏制经济危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