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一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706704

试卷类型:四模及以后
试卷考试时间:2019/6/3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法国素有“天主教会的长女”之称。第二帝国时期,相当一部分青少年的思想和教育被控制在教会手中。第三共和国初期,教权主义者活动猖狂,在讲坛上愤怒斥责共和国的主教比比皆是。1879—1899年,法国温和共和派掌权。1879年起,身为温和派的教育部部长费里开始对教育实行世俗化改革。首先他提出了两项草案,消除了神职人员在大学的影响力。紧接着,他又起草了一个教育改革法案,明令禁止未获授权的宗教团体办教育。1880年,费里受命组阁,法国在1881—1882年通过法律规定7岁至13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世俗化义务教育。费里政府还决定对中小学生进行公民义务教育,而宗教教育只能在校外进行;建立起一批新型的公立女子中学,消除了少女是在“教会的双膝上”成长的状况。费里并不力求彻底改变教育面貌,他多次阐明改革的防御性质:问题在于保护共和国免遭教会破坏,而不是侵犯宗教原则。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费里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显著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教育改革为例,简析费里改革的影响。
2.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1年12月8日,中国政府召集特别会议,决定对国际战局之方针:太平洋反法西斯各国应成立正式联盟,由美国领导,并推举同盟国联军总司令。要求英美、苏与我国一致实行对德、意、日宣战;联合各国约定在太平洋战争胜利结束以前,不对日媾和。12月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蒋介石还分别照会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建议由中、美、英、苏、荷五国订立联合作战计划,由美国领导执行。罗斯福16日复电,主张在重庆召集联合军事会议,即反轴心各国组织,由中、美、英、苏、荷诸国代表参加的军事会议。1942年1月1日,美、苏、英、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会议。会议期间,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约定加盟诸国“保证运用其军事与经济之全部资源”对抗法西斯国家,并且保证“不与敌国缔结单独之停战协定或和约”。

——摘编自张海峭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第九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为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立做出的努力。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建设的作用。
3.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海瑞(1514—1587年),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海瑞在明世宗嘉靖二十八年的乡试中中举,自此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后来进京参加会试,呈献上后来著名的《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这是他在家乡目睹当地的黎族人民和官府矛盾冲突后,提出的一些处理黎汉关系的合理建议。随后海瑞担任南平县儒学教授,有一次御史前来视察,他的同僚们都跪拜上级,唯独海瑞不跪,仅作揖。他认为学校是尊师重道之地,不应屈从下跪,因此被称为“海笔架”。做官以后的海瑞痛恨官僚士大夫的整天无所事事、不关心国计民生、鱼肉百姓的习气,经常以自己的方式大胆抗争。在他任淳安知县时曾订立《兴革条例》,条例规定官吏调转不许迎送,不许设大席;下级到上级参谒不许送礼;不许吏书勒索农民;不许馈送巡道官员的吏书银两。在当时官官相护、吏治凋敝的封建社会无疑是特立独行的。

——摘编自王治国《浅析海瑞的品行》

(1)根据材料,概括海瑞坚守居官之道的原则。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海瑞的品行。

2.论述题(共1题)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间
西方社会有关“中国元素”的记载
公元前1世纪
凯撒曾穿戴一件中国丝绸做成的袍子去看戏,结果在罗马引起了巨大轰动。
4世纪
”赛里斯国疆城辽阔,沃原千里……物产也很丰富,品繁而量众。““那里的城市较为稀疏,但规模较大,物产丰富,人烟稠密。”
(13~14世纪)
大汗统治下的繁荣富有的大帝国,不仅是财富与王权的象征,也是西方资本主义早期世俗精神和政治欲望的一种隐喻性投射。
(15~17世纪)
传教士们为欧洲人建构了一个文明智慧与道德秩序的真实清晰的中国形象,使之成为了西方中国形象演变历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新的起点,为其后在欧洲持绘了近两个世纪的中国热“提供了全面的、权威的认知参照体系。
(18世纪初~18世纪中叶)
1687年,柏应理、殷怿泽等四位神父编译的《孔夫子:中国哲学家》一书在巴黎出版。此书一出版便风靡一时,因为它第一次使西方世界了解了中国文化的哲学基础—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所倡导的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向西方展现了一个非神性宗教权威的理性世界。
18世纪中后期
中国在精神上是愚昧的、道德上是堕落的、政治上是专制的、历史是停滞的,此时的中国形象,完全演变成了为了映村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和自由主义思想的需要而生的对照物。
 

——摘编自《西方的中国形象演变历程与规律分析》《误读中国1000年》等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3.单选题(共9题)

5.
罗马共和国时期产生的公民法在内容上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而涉及个人财产关系等问题的私法规范则不够完善。在由共和国到帝国的过程中,罗马人与外邦人的诉讼案件不断增多,形成了万民法体系。这主要表明,古代罗马
A.旧贵族的特权不断受到冲击
B.以扩大法律适用范围为宗旨
C.强化了对外邦人财产的保护
D.长期的实践促进了私法完善
6.
下图为漫画家梁中铭所创作的抗战漫画《刀山上的舞蹈》。该漫画的寓意是
A.唤醒民众,表达了抗战必胜的信念
B.中国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
C.国共团结,抗战凸显强大民族威力
D.日军的暴行引起了国人强烈不满
7.
“一带一路”已发展成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并充分借助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作用,与有意向的国家和地区一起规划,共同协商,6年时间先后推动126个国家和29个国际组织参与签署170多份合作协议。据此可知,“一带一路”
A.体现中国继续维持与邻国结盟的外交政策
B.体现了国与国一律平等的外交理念
C.开拓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新篇章
D.经济援助成为中国外交主要手段
8.
如图是名为《老大的位置众人抢》的漫画。该漫画反映出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名存实亡
B.国际贸易规模的进一步萎缩
C.西欧一体化冲击美国霸主地位
D.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的趋势
9.
东汉时期,王符认为当时市场上“好造雕琢之器,巧伪饰之”;而“物以任用为要,以坚牢为资。今竞鬻无用之货,淫侈之弊,以惑民取产。”由此可见
A.奢侈品消费导致社会风气恶化
B.“重农抑商”观念影响商业发展
C.商品贸易发达掠夺了百姓财富
D.市场上手工业产品质量良莠不齐
10.
1684年,清廷户部设江海关(驻松江)浙海关(宁波)闽海关(泉州)粤海关(广州),监管货物出入和收取关税。此外,清廷还允许欧洲各国在东南沿海指定地点设立商馆,这表明当时
A.政府严格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B.政府实行有条件的对外开放
C.政府突破朝贡贸易体系
D.外贸繁荣倒逼政府对外开放
11.
1924年,面对中国当时的社会现实,孙中山曾表示,“我们现在革命,要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也要耕者有其田,才算是彻底的革命;如果耕者没有田地,每年还是要(纳)田租,那还是不彻底的革命。”孙中山意在
A.进行土地革命,走苏俄式社会发展道路
B.扶助农工,打破封建君主专制的严重束缚
C.消除贫富差距,实现生产资料平均分配
D.平均地权,把民生与民主革命紧密地结合
12.
19世纪,欧洲公众一般都对科学抱有敬畏之心,认为科学高不可攀。19世纪末电影放映机发明后,科学开始走进人们生活。报刊杂志用大量篇幅介绍科学知识,许多科学书籍成了畅销书,科学发现成了知识界和政界的热门话题。这一变化表明
A.科技的发展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
B.科学发现引发社会变革
C.科学知识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
D.科学理论逐渐被庸俗化
13.
1931年,斯大林在《论经济工作人员的任务》里指出:“你们愿意让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被人打垮而丧失独立吗?如果你们不愿意,那么你们就应当在最短期间消灭它的落后状态,并且在它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展开真正的布尔什维克的速度,别的办法是没有的。”据此,苏联
A.与西方国家展开了激烈的军备竞赛
B.人民以饱满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身国家建设
C.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
D.提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