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滦平一中2018-2019学年度高一六月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667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9/7/6

1.论述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英国作家毛姆创作的长篇小说《刀锋》,首次出版于1944年。小说通过两个中心人物的对比,将东西方文化的优劣短长进行对照,深刻地反映了世界史的重大历史现象。其梗概如下:
拉里的飞行员好友在一战的某次战斗中,因为救拉里而中弹牺牲。拉里因此对人生感到迷惘:“既然世间有善,为何恶亦相生?”从此他开始了令人匪夷所思的转变。一战后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人们都处于发财致富的时代浪潮中,拉里却难以置身其间。他甚至解除了与恋人伊莎贝尔的婚约,之后周游世界。在印度,他从《奥义书》踏上了心灵自我完善之路。艾略特是另一中心人物,他靠权谋手腕,削尖脑袋钻入上流社会,成功躲过了美国股市崩盘,甚至大赚了一笔,还与贵族名门攀上关系,狠狠地过了一把贵族瘾。
结合世界史的所学知识,从材料中提取一条信息,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信息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2.单选题(共19题)

2.
《管子·海王篇》说,大致与吴王夫差开凿邗沟相当的时期,齐国耕者必有“一耒(古代播种工具),一耜(翻土工具),一铫(除草工具)”。该文献印证
A.耒耜是春秋时期主要的农具
B.春秋时期是农业发展转型期
C.齐国农业耕作工具相对齐全
D.铁制农具已在齐国推广开来
3.
下图为陕西绥德汉画像石《牛耕图》原石拓片。据下图可知
A.新的耕作模式开始出现
B.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C.铁犁牛耕得到普遍推广
D.小农经济已经形成
4.
《朱史》记载,当时四川所铸铁钱一贯就重达二十五斤八两,在四川买一匹罗,要付一百三十斤重的铁钱。由此四川地区出现了
A.
B.
C.
D.
5.
歇尔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产,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1.6倍,法国上涨1.2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
A.西班牙实现了有效的资本积累
B.欧洲的封建贵族势力衰落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
D.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6.
1800年前后,由蒸汽机驱动的密集的机器已成为工业革命的一个特征,但这不是唯一的方式;许多制造活动仍然在作坊里进行着。上述现象反映了当时
A.机器生产不被人们接受
B.第一次工业革命技术未得到认可
C.传统经营方式仍有利可图
D.手工作坊可以弥补现代工业的缺陷
7.
下表是英国1751—1851年人口变化表。据此可以推断出英国人口变化的趋势是
年份
年均增长率(%)
总人口
城市人口
农村人口
1751—1800
0.89
2.17
0.52
1801—1851
1.88
4.42
0.67
 
A.英国殖民者从海外大量掠夺人口
B.工业革命导致人口从农村转向城市
C.粮食依赖进口影响人口增长
D.圈地运动导致农村人口锐减
8.
学者马克垚在书中这样比较了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多半是由有才能的技工完成而非科学家做出……1870年以后,科学家进入工业研究的实验室,几乎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受到科学的影响。马先生表达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个显著特点。这个特点是
A.多国几乎同时开始了技术革命
B.技能是成就大工业的唯一要素
C.凸显出科学与技术结合的趋势
D.“电气时代”取代了“蒸汽时代”
9.
“从贸易观点看,两国早就互相倾轧;在争夺殖民地上,双方更是公开敌对。……英国对荷兰人的竞争越来越猜忌不安,不择手段地想破坏。”为此英国
A.打败“无敌舰队”
B.颁布《航海条例》
C.成立东印度公司
D.发动七年战争
10.
10月12日习惯上被称为“哥伦布日”,以纪念探险家哥伦布首次登上美洲大陆。欧洲国家每到这一天都会隆重庆祝,如西班牙首都马德里进行盛装游行等庆祝活动,吸引众多观众;但哥伦布在拉美却不太招人喜,你认为下面哪句话最能表达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情感
A.“哥伦布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侵略与种族灭绝的急先锋”
B.“这是地球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创举”
C.“他缩短了美洲社会步人资本主义文明时代的历史进程”
D.“他是曾经站在航海历史的门檻上,向前迈进了决定性一步的历史人物之一”
11.
某同学整理的如图这张资料卡片,可用来研究
A.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B.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影响
D.三角贸易的影响
12.
20世纪初,顺德生丝出口量占全省80%以上,被誉为“南国丝都”。然而到了20年代末30年代初,大批丝厂倒闭,全县仅剩24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洋务企业的压迫
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C.经济危机的冲击
D.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
13.
下表是1840~1886年中国茶叶出口总量变化表,据此表明
年份
1840
1843
1860
1970
1886
万吨
1.9
0.81
5.51
10.00
13,41
 
A.中国茶产业发展兴盛
B.其中国传统产业在世界市场占有优势
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D.随着中西文明交流,中国饮茶之风在西方盛
14.
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区,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这表明
A.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
B.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
C.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加强
15.
洋务运动兴起后,“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汉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了10万匹。”该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A.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B.实现了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C.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使中国走上了独立富强的道路
16.
1937年,云南全省工业资本仅421.6万元,仅占全国的工业资本总数的1.17%,到1942年,金省工业资本额就已达20949.9万元,为全园工业资本的10.8%。该时期云南工业发展主要得益于
A.政府对经济的政策指导
B.民族工业向内地的迁入
C.滇缅国际交通线的打通
D.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17.
民国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曲折发展时期。下列符合这一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情况的是:
A.
B.
C.
D.
18.
1960年9月7日,中共中央发出指示:淮河以南直到珠江流域地区,应当维持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六十斤,遭灾的地方应当更低些;淮河以北地区口粮标准应当压低到平均每人每年原粮三百斤左右,东北等一部分严寒地区可以稍高一点。这种普遍降低口粮标准的指示意在
A.解决自然灾害带来的市场压力
B.优先满足重工业发展的需要
C.最大限度的缓解经济困难压力
D.为恢复农业提供充足劳动力
19.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据此可知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A.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
B.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
C.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20.
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
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
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
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
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