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一中2018-2019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6662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19/9/16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图B、图c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二 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三 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在使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
(2)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功绩和不足以及不足的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三的观点。

2.简答题(共1题)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图12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3.单选题(共28题)

3.
胡适评论某一历史事件:(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然后才能有各种革命的新种子在那个解放的空气里生根发芽。该事件应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4.
1914年,袁世凯宣布解散国会,严复表示支持,他指出,国会除了党争就是捣乱,还不如把国会解散掉,严复还说,中国现在要的不是华盛顿,需要的是克伦威尔和拿破仑。该材料反映
A.中国的国情与英法相似
B.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C.国会当时不利于国家发展
D.君主制度观念在中国根深蒂固
5.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具有相一致的方面。对此,正确的表述是
A.都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
B.都成为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C.都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
D.都是从未实施的空想
6.
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
A.京津两地区罢工游行
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北洋军阀逮捕大批学生
7.
有学者说:近代中国人实际上经历的探索过程是“‘西化’—‘反西化’—‘现代化’”。下列符合“‘反西化’—‘现代化’”两个阶段的史实是
A.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
B.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戊戌变法
D.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8.
江西井冈山、陕西延安、贵州遵义、河北西柏坡都是重要的革命圣地,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A.井冈山——八七会议——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方针
B.延安——中共“七大”——中共找到了革命的道路
C.遵义——遵义会议——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解决了党内问题
D.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9.
***曾对一个外国来访者说:“……哎!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它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下列对“孵出小鸡”最准确的理解是( )
A.发动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B.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长征途中召开了遵义会议
D.完成了艰苦卓绝的长征
10.
(题文)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分析认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材料说明正面战场
A.是抗日主战场
B.在相持阶段积极抗日
C.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实行全民抗战
11.
“……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该歌词描述的是
A.北伐战争的革命洪流
B.红军长征的伟大精神
C.中华民族团结抗日的壮举
D.人民群众支援解放战争的豪情
12.
阅读下表,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历史信息是
名称
建立时间
地点
代理人
“满洲国”
1932年8月
长春
溥仪
“蒙疆联合自治政府”
1939年9月
张家口
德穆楚克栋鲁普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
1940年3月
南京
汪精卫
 
①中国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
②日军实行以华治华的方针
③日本企图吞并整个中国
④日军由北向南推进控制大半个中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③④
13.
1940年,周恩来在重庆与当时的棋王谢侠逊对弈时一语双关地说:“明人重炮,清人重马,我们应该重兵卒。”周恩来的话实质上反映了()
A. 周恩来深谙历史知识
B. 放弃炮马,亦和亦战,能扭转中国战局
C. 只依靠政府军队抗战
D. 中国共产党依靠群众,实行全面抗战
14.
1978年6月1日至25日,第十一届世界杯足球赛在阿根廷举行。当年6月,中央电视台转播了本届世界杯的三、四名和冠、亚军决赛。据此判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该赛事转播于改革开放前
②现场球迷穿着冬装观看比赛
③当时中国家庭电视基本普及
④足球是中国第一大运动项目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15.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势头的最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盈利指数
—4.38
7.61
36.93
21.43
70.56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实业救国”新思想的推动
C.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D.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16.
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这反映了
A.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春天的到来
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全面萎缩
C.封建主义是民族工业发展的阻力
D.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7.
图反映了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假如图中的F1为阻力,F2为动力,其中F1>F2的情况出现于
A.1895—1913年
B.1914—1919年
C.1927—1937年
D.1945—1949年
18.
下列漫画反映了我国近代以来的一种重要经济形式的发展趋势,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这种经济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实业救国”的道路越走越宽
③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夹缝中求生存
④这种命运的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19.
阅读下表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对该表中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棉纱进口
棉布进口
麦粉进口
钢铁进口
机器进口
生铁产量
下降38%
下降20%
下降15%
增加20%
增加20%
增加30%
 
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为抗战奠定物质基础
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20.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提出“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其主张的实质是鼓励 ( )
A.新旧文化学派之间的争论B.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在北大传播
C.守旧派宣传“尊王”“尊孔”D.学术研究,消除意识形态分歧
21.
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B.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C.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D.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22.
20世纪20年代开始,列宁在苏维埃俄国提出“新经济政策”,***在中国提出农民问题,并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新政”,90年代邓小平在中国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倡导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这些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要相互学习借鉴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C.这些历史巨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
D.实事求是这一人类智慧的意义是世界性的
23.
“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24.
***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它们回答的共同问题是:
A.社会主义革命问题
B.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C.民主主义革命道路问题
D.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问题
25.
下列四张纪念邮票以党代会为主题,其关键词表述最恰当的一组是( )
A.主要矛盾走自己的路市场经济邓小平理论
B.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
C.主要矛盾改革开放计划经济一国两制
D.经济建设国企改革市场经济基层民主
26.
根据***的分析,中国革命分为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其主要依据是
A.中国的社会性质B.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中国革命的任务D.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27.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这一时期的“好路”具体指向
A.实行政企分开,简政放权
B.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
28.
青年时期的***曾说,“历史上凡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国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要人心改变,也要有一种与这心力强度相等的力去反抗它才行”。这说明影响他思想的历史观是
A.现代化史观B.革命史观C.全球化史观D.文明史观
29.
阅读下表,可以得出的最合理结论是近代科技出现在上海与重庆的时间表
技术门类
西方发明
上海
重庆
铁路
1825年
1876年
1934年
天气预报
1856年
1873年
1939年
电话
1876年
1882年
1912年
汽车
1883年
1901年
1928年
 
A.西方科技传入中国后,最早应用在上海
B.中国引进的西方技术都是实用性技术
C.中国近代化呈现明显的地域不平衡
D.中国工业革命吸收了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30.
阅读下表1936年国民政府贸易和生产指标,这份数据可反映出
棉纱进口
棉布进口
麦粉进口
钢铁进口
机器进口
生铁产量
下降38%
下降20%
下降15%
增加20%
增加20%
增加30%
 
A.官僚资本在中国形成
B.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
C.政府为抗战作物质准备
D.民族工业的日益萎缩

4.选择题(共7题)

31.

三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微粒(重力不计)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两极板的中心线方向从O点射入,已知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接地,三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其中微粒2恰好沿下极板边缘飞出电场,则(   )

32.

三个质量相等的带电微粒(重力不计)以相同的水平速度沿两极板的中心线方向从O点射入,已知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接地,三微粒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其中微粒2恰好沿下极板边缘飞出电场,则(   )

33.

 下列除去杂质所用的药品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物    质

杂    质

除杂药品或方法

A

CaCl2溶液

盐酸

过量的碳酸钙、过滤

B

CaO

CaCO3

适量稀盐酸

C

N2

O2

灼热的钢网

D

CO

CO2

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

34.

10÷2={#blank#}1{#/blank#}

35.

10÷2={#blank#}1{#/blank#}

36.国际单位制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下列物理单位属于基本单位的是
37.Wait     minute. One of my      will come here soon.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1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