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材料二 美国1929~1937年失业率变化图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

(1)依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失业率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具体举措导致了这一变化?
(3)材料三图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出现三个峰值,分别是1957年、1985年和1995年,请分别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最关键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
清朝奉行“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策,多次颁令实行矿禁,并用“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限制商业活动。对“客商资本稍多者”又行“劝借”,稍有不从,“轻则痛行笞责,重则连船拆毁,客商狼藉,号哭水次”,最终“多致“卖船弃业”。
材料二 美国1929~1937年失业率变化图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变化图

(1)依据材料一归纳清政府采取的经济政策,并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失业率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政府采取的哪些具体举措导致了这一变化?
(3)材料三图反映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GDP增长率出现三个峰值,分别是1957年、1985年和1995年,请分别指出这些峰值出现的最关键因素。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政府的经济职能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单选题- (共14题)
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
C.自然经济彻底解体 |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
3.
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历史:“大国耻,用人民的血来洗;小国耻,用五洲固本皂来洗。”“国货运动”在当时号称“文明排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 |
B.盲目排外,影响了学习外国 |
C.引起了外国武力干涉 |
D.强化了民众的极端民族主义 |
5.
《陆游集》记载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这表明宋代
A.生产注重精耕细作 |
B.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
C.国家赋税收入大增 |
D.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
8.
从经济文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已处于“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 |
B.“佃农所获,朝登垄亩,夕贸市廛” |
C.“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
D.“借问屋中人,尽去做商贾” |
9.
(题文)十七世纪中期,它的造船业占当时世界的首位,商船吨位占欧洲总吨位的四分之三,在全盛时期曾得意洋洋地宣称: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因河岸和加龙河岸是他们的葡萄园……材料中说的国家是
A.西班牙 |
B.葡萄牙 |
C.英国 |
D.荷兰 |
10.
西方人普遍认为,哥伦布是“一个将要统治世界的慈善的白人帝国主义之父和一个晚近(最近)被推举为天主教圣徒的候选人”。由此可推测,欧洲主流教科书在叙述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作用时重点写
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②传播天主教
③掠夺金银财富
④推动商品输出
①确立欧洲对世界的统治
②传播天主教
③掠夺金银财富
④推动商品输出
A.①②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④ |
11.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
C.儒家思想指导商业 | D.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
12.
下图反映了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工业的情况。下列对下图所示情况产生原因分析正确的有( )

①民国政府的建立 ②抵制日货运动的推动
③欧洲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④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

①民国政府的建立 ②抵制日货运动的推动
③欧洲列强放松对华侵略 ④民族资本家“实业救国”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13.
以下言论中,体现洋务派兴办民用工业思想的是
A.“欲自强,必须裕饷,欲裕饷莫如振兴商务” |
B.“识时务者莫不以采西学制洋器为自强之道” |
C.“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 |
D.“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
14.
《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
A.工业化的实现 | B.发展资本主义 |
C.追求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富强 | D.实现民主政治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