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综合检测(四)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6453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9/9/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人,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

——洪秀全《原道醒世训》

材料二 逆贼洪秀全、杨秀清称乱以来,于今五年矣。荼毒生灵数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所过之境……一概抢掠罄尽,寸草不留。……此其残忍惨酷,凡有血气者,未有闻之而不痛憾者也。……粤匪窃外夷之绪,崇天主之教。……士不能诵孔子之经,而别有所谓耶稣之说、《新约》之书,举中国数千年礼义、人伦、诗书、典则,一旦扫地荡尽。

——曾国藩《曾国藩文集》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洪秀全表达了一种什么思想观念?
(2)材料二中,曾国藩是怎样否定太平天国的?他为什么对太平天国运动持否定态度?
(3)在对同一历史问题的研究中,往往会形成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2.单选题(共17题)

2.
《上海法租界史》中记载:“是年(1865年)上海租界人口从1863—1864年的33万剧减至137000余人,实际数字可能更低。……隔一个晚上,地皮就不值钱了;从1864年到1865年,房租降低了百分之五十。”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最可能是
A.《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
B.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
C.鸦片输入导致了白银大量外流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3.
史学家费正清曾这样写道:“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这场“兵变”带来的结果不包括
A.中国完成了近代化
B.皇帝制度结束
C.中华民国成立
D.清政府垮台
4.
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家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这一政策也推广到欧洲以外,用武力强迫中国等东方国家减免关税、开放市场。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要求中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B.要求中国大幅度降低关税
C.打开中国的市场
D.把中国变成英国的殖民地
5.
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A.立法目的是为了推翻君主专制
B.确立了责任内阁制和总统制
C.拉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D.体现了分权制衡的立法原则
6.
茅海建教授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条约签订了。南京保全了。英军退出了。战争结束了。这一切使英方大为满意。”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没有考虑到满清朝廷的特殊国情;当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据此可知
A.西方挑战满清统治的合法性
B.西方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
C.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
D.清廷拒不承认西方的平等地位
8.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 开放五个口岸
B. 要求设立公行
C. 规定五口通商
D. 中国自开商埠
9.
太平天国l852年发布檄文:天下为上帝之天下,满洲为胡虏妖人,肆毒混乱,改变中国形象……现在皇天震怒,命天王扫除妖孽,廓清中夏。这体现出太平天国运动。
A. 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
B. 主张挽救民族危亡
C. 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 代表先进历史潮流
10.
《重读近代史》一书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反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 国民革命运动
11.
一场战争前,英国在中国的利益遍于南北。此战后,情势大为不同:东北与长城内外、黄河流域、西南和福建分别为俄、德、法和日本的势力范围。此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作为台湾附属岛屿之一的钓鱼岛,历史上很早就属于中国管辖,这可见于中日史籍图志,中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近代日本通过哪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了钓鱼岛(  )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D.《马关条约》
13.
“大清国国家允定两年之久,在各府厅州县将以后所述之上谕颁行布告……如复兹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亦不得开脱,别给奖叙。”材料应出自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改订条约》
D.《辛丑条约》
14.
有人评论义和团:“明显是由反动的满族朝廷、顽固的保守派派官僚和士绅,以及无知和迷信民众的联合力量所推动的。这种反抗外国帝国主义的感情和愤怒的爆发是愚蠢的、非理性的,但也不能忽视其中所固有的爱国主义成分。”材料认为义和团运动
A.行动具有爱国和盲目双重性B.革命任务始终是反侵略反封建
C.参与者具有广泛性和全民族性D.失败是中外势力联合剿杀所致
15.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这首竹枝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包括( )
A. 中日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
B. 洋务运动和中日甲午战争
C. 洋务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D. 鸦片战争和洋务运动
16.
某同学在探究性学习中查阅了如下资料:《中日甲午战争威海之战》、《黎景嵩与乙未反割台斗争》、《义和团》等,该同学探究的主题应该是()
A. 近代中国求民主历程 B. 近代中国反侵略历程
C. 近代中国求发展历程 D. 近代中国反封建历程
17.
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中国意识到变革制度的迫切性
B. 传统的自然经济彻底瓦解
C. 天朝上国的观念被彻底粉碎
D. 促进西学在中国广泛传播
18.
周策纵在《五四运动史》中说:“‘五四运动’是一个复杂现象,它包括新思潮、文学革命、学生运动、工商界的罢市罢工、抵制日货运动……这一连串的活动都是由下列两个因素激发出来的:一方面是二十一条要求和山东决议所燃起的爱国热情;另一方面是知识分子的提倡西洋文明,并希望能依科学和民主观点来对中国传统重新估价,以建立一个新中国。”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是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
③民族意识觉醒下的斗争   ④重要的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