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14分)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科学家占38位。下图两位科学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两人的科技成果深刻影响了时代发展。

材料二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发展”的理由。(4分)
(2)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前后科学与发明应用两者之间的关系。(6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2分)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应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2分)
材料一《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一书中科学家占38位。下图两位科学家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两人的科技成果深刻影响了时代发展。

材料二在以前时代的大发明中,我们看见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就,那就是说除了偶然发现所带来的发明之外,需要常在发明之先。但在19世纪,我们就看见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科学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且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科学过去是躲在经验技术的隐蔽角落辛勤工作,当它走到前面传递而且高举火炬的时候,科学时代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
——W·丹皮尔《科学史及其与哲学和宗教的关系》
材料三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显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用具体史实说明“两人的科技成果决定时代发展”的理由。(4分)
(2)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前后科学与发明应用两者之间的关系。(6分)
(3)根据材料三回答,怎样理解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2分)结合所学,指出我们应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2分)
2.
(20分)不同的思想认识是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要努力使自己的思想认识符合时代要求,推动历史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贽反对用德礼刑政把“千变万化活泼之理,而执之以为一定不可易之物”,要求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他反对礼教的虚伪,还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到18世纪时,在启蒙思想家们的极力倡导下,欧洲掀起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文化热。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就对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曾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受其影响,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中也曾出现这一格言。另一位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也非常景仰中国文化,他称孔子为“中国的苏格拉底”。
——摘自《谈明清之际的中学西传》
材料三今世所称好学深思之士,有两种:一则徒为本国思想学术界所窘,而于他国者未尝一涉其樊也;一则徒为外国学术思想所眩,而于本国者不屑一厝其意也。夫我界既如此其博大而深赜也,他界复如此其灿烂而蓬勃也,非竭数十年之力,于彼乎,于此乎,一一撷其实、咀其华,融会而贯通焉,则虽欲歌舞之,乌从而歌舞之?……不知己之所长,则无以增长光大之;不知己之所短,则无以采择补正之。
——1916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主张。(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思想产生的经济及文化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要掀起“中国文化热”(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所提出的20世纪初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6分)简要分析促使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历史背景。(4分)
材料一李贽反对用德礼刑政把“千变万化活泼之理,而执之以为一定不可易之物”,要求顺其“自然之性”,“各从所好,各骋所长”。他反对礼教的虚伪,还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则无心矣。如服田者,私有秋之获,而后治田必力。居家者,私积仓之获,而后治家必力。此自然之理,必至之符,非可以架空而臆说也。”
——摘编自施建中《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到18世纪时,在启蒙思想家们的极力倡导下,欧洲掀起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中国文化热。著名思想家伏尔泰就对儒家学说推崇备至,他曾将《论语》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为每个人应遵守的座右铭。受其影响,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人权宣言》中也曾出现这一格言。另一位启蒙思想家狄德罗也非常景仰中国文化,他称孔子为“中国的苏格拉底”。
——摘自《谈明清之际的中学西传》
材料三今世所称好学深思之士,有两种:一则徒为本国思想学术界所窘,而于他国者未尝一涉其樊也;一则徒为外国学术思想所眩,而于本国者不屑一厝其意也。夫我界既如此其博大而深赜也,他界复如此其灿烂而蓬勃也,非竭数十年之力,于彼乎,于此乎,一一撷其实、咀其华,融会而贯通焉,则虽欲歌舞之,乌从而歌舞之?……不知己之所长,则无以增长光大之;不知己之所短,则无以采择补正之。
——1916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贽的主要主张。(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贽思想产生的经济及文化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启蒙思想家为什么要掀起“中国文化热”(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所提出的20世纪初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6分)简要分析促使其形成这种认识的历史背景。(4分)
3.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三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晚年在思想理论上的新发展及其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三,简要指出***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时代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关系(4分)
材料一 “我已嘱国民党进行民族革命运动之工作,俾中国可免帝国主义加诸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之羁缚。为达到此目的起见,我已命国民党长此继续与你们提携”。
——孙中山《致苏俄遗书》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指针,反对任何教条主义或经验主义。
——中共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材料三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结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晚年在思想理论上的新发展及其历史意义(6分)
(2)根据材料二、三,简要指出***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共同点(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邓小平理论对中国历史的重大影响。(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时代发展与理论创新的关系(4分)
2.单选题- (共18题)
4.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A. 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 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 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 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A. 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 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 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 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
5.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此话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主要在于()
A.彻底否定了神学的权威 | 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C.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 D.猛烈抨击了封建制度 |
6.
对人的强调使智者学派谴责奴隶制度和战争,并支持民众的大部分事业。但另一方面,又有许多希腊人,特别是那些保守派,对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担心它会危及社会秩序和道德。令保守派“对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很顾忌”的主要原因是,智者学派
A.反对迷信,强调自由 | B.重视人的作用而忽视道德 |
C.强调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 | D.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 |
7.
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宣传家、重庆人邹容在《革命军》中写道:“无论何时,政府所为,有干犯人民权利之事,人民即可革命,推翻旧日之政府,而求遂其安全康乐之心。”邹容的这一思想主要受到哪一思想家的影响
A.彼特拉克 | B.孟德斯鸠 | C.伏尔泰 | D.卢梭 |
8.
“德性是人的本性,……(但)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下列主张与上述看法基本一致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C.“人是万物的尺度” | D.“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 |
9.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
B.求善而不存真 |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 |
D.落后于西方国家 |
11.
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下列符合该流派风格的作品是( )
A.![]() |
B.![]() |
C.![]() |
D.![]() |
12.
从春秋战国时期“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到秦朝“书同文字”的变化,反映出

①汉字成为成熟文字 ②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③中华文明走向衰落 ④中央集权的政治趋势

①汉字成为成熟文字 ②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 ③中华文明走向衰落 ④中央集权的政治趋势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13.
2013年6月25日5时许,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分离,转至长期运行轨道,这标志着中国人的问天之旅又开启了新的征程。现代火箭、飞船推进的基本原理都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那么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是在
A.唐初 | B.唐末 | C.宋朝 | D.元朝 |
14.
某一理论“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这一理论指的是
A.牛顿的经典力学 | B.达尔文的进化论 |
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 D.普朗克的量子论 |
15.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这样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其大旨谓,凡植物、动物之种类,时有变迁,非缔造至今一成不变。……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此可谓千秋崛起之人也。”对材料评述正确的有
①该书应是《物种起源》
②该书确立了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原则
③该理论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该理论开始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
①该书应是《物种起源》
②该书确立了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原则
③该理论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该理论开始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6.
1895年11月24日,伦敦众多市民争相购买一本刚出版的新书。教会和封建御用文人群起攻击,污蔑它“亵渎神灵”,触犯“君权神授天理,有失人类尊严”,这本书最可能是
A.《物种起源》 | B.《哈姆雷特》 | C.《十日谈》 | D.《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18.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②③ |
C.①②④③ |
D.①③②④ |
19.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在1957年提出“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深入成熟 |
20.
有一位英国诗人,他喜爱大自然和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因此远离城市,隐居在湖畔。他信奉“所有的好诗都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其诗才最旺盛的时期是1797至1807年的10年。综上信息我们可以判断他属于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古典主义 |
D.现代主义 |
21.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①“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逮”
②“中华(民国)立国,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更,民彝无改”
③“吾人对于俄罗斯今日之事变,惟有翘首以迎其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③ | C.①④②③ | D.①③②④ |
3.选择题- (共9题)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9552亿元,比上年增长4.5%。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分析,上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偏低,其主要原因与进口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滑、工业增长放缓有关,也与国家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有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87841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惠民生支出保持比较高的增速,节能环保、交通运输包含了很多投资性支出,对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显著。
材料二:和谐社会、公平优先、效率兼顾。根据《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改革后,央企负责人薪酬由基本年薪、绩效年薪、任期激励收入三部分构成,其薪酬水平将不超过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7到8倍,薪酬差由12倍降至7到8倍。这样的薪酬结构,进一步缩小了普通职工与企业高管之间的收入差距,同时又考虑到了对企业负责人的激励。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0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