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5课辛亥革命同步练习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6355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18

1.单选题(共6题)

1.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革命与国民并未带来预期的和平与秩序,民国时期较以前经历更多的痛苦与失序,它重现了传统上紧随王朝衰亡而来的失序与混乱。”这表明
A.革命比建国更重要
B.民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建设没有任何成效
C.辛亥革命没有带来社会进步
D.相对于推翻旧制而言,建立新制更难
2.
“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C.民主与科学在中国实现
D.儒家民本思想重新得到认同
3.
***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
A.第一个要求推翻清政府
B.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D.第一个发动了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4.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其核心目标是
A.反对袁世凯独裁和复辟帝制B.反对段祺瑞的独裁统治
C.维护共和政体和《临时约法》D.传播民主和科学思想
5.
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
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B.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
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
6.
“民国建设肇始,百凡待治。世凯深愿竭其能力,发扬共和之精神,涤荡专制之瑕秽,谨守宪法,依国民之愿望,蕲达国家于安全强固之域,俾五大民族同臻乐利。”袁世凯所谨守的是
A.同盟会纲领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2.选择题(共2题)

7.

玉米田里的白化苗,在长到几片叶时就会死亡。原因是{#blank#}1{#/blank#}。

8.

读下面的亚洲气候类型和部分地区气候资料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点

气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全年

乙地

气温(℃)

3

4

8

13

19

23

27

27

23

17

11

6

16

降水(毫米)

50

59

84

93

94

180

148

145

128

72

50

36

1139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