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634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17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辛亥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里程碑事件。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之革命发韧于甲午以后,盛于庚子,而成于辛亥,卒颠覆君政。夫革命非能突然发生也。自满洲入据中国以来,民族间不平之气,抑郁已久。海禁既开,列强之帝国主义如怒潮骤至,武力的掠夺与经济的压迫,使中国丧失独立,陷于半殖民地之地位。满州政府既无力以御外侮,而钤制家奴之政策,且行之益厉,适足以侧媚列强。吾党之士,追随本党总理孙先生之后,知非颠覆满清,无由改造中国。乃奋然而起,为国民前驱;激进不已,以至于辛亥,然后颠覆满洲之举,始告厥成。

材料二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

(1)民主化。

(2)法制化。

(3)工业化。

(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民主共和的形式,并为北洋军阀保留,因为他们知道,民心系共和,如果丢掉共和,自己的统治必将难以为继。但既保留了民主共和形式,所以又不得不遵循民主的某些程序,受宪法和其他制度的制约。尽管为了摆脱这些制约,军阀们动辄以武力解散国会、废弃约法、左右内阁,但又害怕激起更多的反对,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披上“合法”的外衣。

——朱英《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社会变迁》

材料四 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历史命运,那时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制没能保障人民的权利,最终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

——***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五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孙中山为什么认为“革命非能突然发生”?材料认为改造中国的前提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推动中国社会现代化方面的具体表现。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北洋军阀们受到《临时约法》哪些制度的制约?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2.简答题(共1题)

2.
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经历了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走向实践、由理论变为现实、由一国到多国的发展历程。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简要分析科学理论创立的意义。
(2)1871年发生的什么事件标志着社会主义由理论走向实践?该事件的发生有何意义?
(3)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指出该事件的性质并分析其对中国民主革命所产生的影响。
(4)简要分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所产生的影响。

3.单选题(共22题)

3.
2017年7月25日美国众议院以419票赞成3票反对的绝对多数通过新法案,以俄罗斯涉嫌干涉美国2016年总统选举和乌克兰危机等为由,追加对俄相关个人和实体的经济制裁。尽管特朗普总统认为该法案存在缺陷,但他并未否决。据此可知
A.国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B.总统与国会间既有分歧也有合作
C.总统无权否决国会的法案
D.总统与国会立场始终一致
4.
1688年,七位英国贵族领袖在密室策划,邀请一位外国君主前来“捍卫自由”。与此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颁布
C.责任内阁制确立
D.1832年议会改革
5.
美国各个州的法律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例如刑事凶杀案,有些州有死刑,有些州则没有。但最高法院享有特殊的司法审查权,即有权通过具体案例宣布联邦或各州的法律是否违宪。这体现了美国哪一制度
A.总统制
B.三权分立制
C.联邦制
D.民主共和制
6.
钱乘旦在《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中指出英国“当转型的准备工作完成后,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这就标志着现代化的开始。……一个人的绝对权力阻碍了国家的发展,不限制这种权力,国家便无法进步。”符合该观点的表述是
A.责任内阁制形成
B.通过《权利法案》
C.君主“统而不治”
D.1832年议会改革
7.
下表反映了英国部分年份经济主要部门的收入变化(单位:万英镑),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
部门年份
农林渔牧业
工矿建筑业
商业运输业
地产房租业
1801
7550
5430
4050
1220
1831
7950
11710
5900
2200
 
A.工业革命完成,阶级矛盾趋于缓和
B.地主阶级消亡,王权开始受到削弱
C.社会结构变动,议会改革势在必行
D.资产阶级壮大,责任内阁制度出现
8.
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各州不论人口多少都选举两名参议员。这一规定调和了
A.立法权与行政权的矛盾
B.美国与英国的矛盾
C.共和党与民主党的矛盾
D.大州与小州的矛盾
9.
下图是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创作的一幅漫画,该漫画创作时
A.国民党“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已被戳穿
B.国民党正借和谈之名准备内战
C.国民党又提出和谈作为缓兵之计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基本被消灭
10.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恐惧,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深切愿望是
A.牢记历史,牢记仇恨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正视史实,告慰冤魂D.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11.
中国某思想家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指出:“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此次战争结束后
A.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12.
下表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影响
A
鸦片战争
1840—1842 年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圆明园遭到破坏
C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清政府完全变成“洋人的朝廷”
D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年
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A.AB.BC.CD.D
13.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段评论旨在说明五四运动中
A.学生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B.政府善心大发释放被捕学生
C.中国共产党起了领导作用D.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14.
1927年11月后,诸如“暴动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割据地带”等词语频繁在中共文献中出现,这说明当时的中共
A.对斗争方式有了新的认识B.开始看重农民革命的力量
C.出现了“左倾”的错误思想D.完全放弃了“城市中心论”的革命道路
15.
下图《时局图》反映了列强在华掀起瓜分狂潮的危机局面,这种局面出现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16.
《资政新篇》批判重农抑商,尊重科学技术,提倡兴办企业,主张工商牟利,鼓励私人资本。这说明《资政新篇》(  )
A.注重广大民众利益B.符合太平天国实际
C.得到西方列强支持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17.
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环了中国的主权完整。下列条款按出现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英国商民……应纳进口、出口货税……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②“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任便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③“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
④“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①②③
D.①④③②
18.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其实英国在要求外交平等及商业机会等方面代表了西方各国的愿望。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它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作者强调了中英战争的
A.必然性
B.偶然性
C.可能性
D.必要性
19.
《日本人的满洲梦》一文中提及“18日晚22时许,暴戾之东北军在沈阳北大营以西破坏南满铁路,袭击我守备队,与我前来之一部发生冲突。据报告,沈阳独立守备第二大队正向现场出动。”据此可知该事件
A.标志着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
B.中国人民开始进入到抗战阶段
C.中日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
D.揭开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序幕
20.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不屈不挠的抗争史。以下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宣言和口号,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正确排列是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③扶清灭洋
④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A.②③①④
B.③②④①
C.②①③④
D.④②①③
21.
中国共产党曾在宣言中提出:“一切不愿当亡国奴的同胞们!一切有爱国天良的军官和士兵兄弟们!一切愿意参加抗日救国神圣事业的党派和团体的同志们!……冲破日寇蒋贼的万重压迫……与红军和东北人民革命军及各种反日义勇军一块组织全中国统一的抗日联军。”材料表明
A.欧亚人民反法西斯战争已经蓬勃兴起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初步形成
C.民族矛盾促成国内政治力量分化重组
D.中共从幼稚开始逐步走向成熟
22.
1917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发布声明:“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们于11月7日战胜了……政府已经被推翻;这个政府……它践踏人民的利益,提高面包的价格以帮助容克们掠夺战争投机者还未动用的东西。”材料中的“政府”应该是
A.罗曼诺夫王朝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C.孟什维克政府
D.协约国傀儡政府
23.
恩格斯曾经说:马克思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中”。他所说的“物质的经济的事实”指的是
A.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B.经济危机的不断发生
C.工人生活状况的恶化
D.贫富分化的日益加剧
24.
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大替矣。”该战之后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C.帝国主义加深了对华资本输出的程度
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简答题:(1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