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3题)
1.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世界各国都要面临的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中央集权过大了,地方运转不好,那就要放一点权;放权放得太厉害了,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中央管不了了,那就要收权。……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方面,则是从宋代起中央集权就高度发达了,其时地方分权最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都在不断地调整。
——摘编自凤凰网:周振鹤《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钟摆一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北宋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的背景。简要说明北宋主要是通过哪些官制的变化来实现“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
材料二美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代议制在广土众民范围内真正实行民主治理的国家,它建立了一整套模式,从而较好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国改革论坛网:宣晓伟《美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安排的优点和缺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三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3)材料三“两种不同的政府”、“几个分立的部门”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
材料一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中央集权过大了,地方运转不好,那就要放一点权;放权放得太厉害了,容易造成地方各自为政,中央管不了了,那就要收权。……而在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方面,则是从宋代起中央集权就高度发达了,其时地方分权最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两千年来一直都在变化,都在不断地调整。
——摘编自凤凰网:周振鹤《历史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就像钟摆一样》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要分析北宋调整“中央与地方之间的权力分配”的背景。简要说明北宋主要是通过哪些官制的变化来实现“中央集权高度发达”的?
材料二美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通过代议制在广土众民范围内真正实行民主治理的国家,它建立了一整套模式,从而较好地处理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中国改革论坛网:宣晓伟《美国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制度安排的优点和缺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通过实行哪一制度“较好地处理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有何积极意义?
材料三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美]汉密尔顿、杰伊、麦迪逊《联邦党人文集》
(3)材料三“两种不同的政府”、“几个分立的部门”分别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 的理解。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认识。
2.
陈直《三辅黄图》载:“长安市有九,各方二百六十六步。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凡四里为一市。”这里的“市”是指
| A.多个繁华的商业市镇 | B.自然形成的民间集市 |
| C.定时一聚的庙会夜市 | D.政府管理的正规市场 |
3.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思想文化不断发展演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
材料二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2)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文池《思想的灵光》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特点。
(4)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
材料一古代世界的三个相隔很远的地区,在大约同一时候都开展着高度的哲学活动。当希腊人正在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印度思想家正在思考灵魂和神的关系时,中国的圣人正试图去发现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探讨物质世界的性质”时的精神核心。孔子提出了哪些“人类社会和贤明政治的根本原则”?希腊和中国的哲学活动有何相通的地方?
材料二这种氛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
——[美]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
(2)据材料二,分析启蒙运动的起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时期“理性”思想的变化。
材料三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文池《思想的灵光》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和特点。
(4)结合当今时代,谈谈你如何看待材料三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
2.单选题- (共7题)
4.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是世界古代史的一些表述,其中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 | 史实 | 推论 |
A | 万民法的形成 | 确立了罗马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
B | 《十二铜表法》的颁布 | 使平民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
C | 古雅典的民主政治 | 是近代西方代议制产生的根源 |
D | 古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 | 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的根本原因 |
A.A |
B.B |
C.C |
D.D |
5.
戴维·罗伯兹在《英国史:1688年至今》中写道:“成千上万的英国人民,以往从来没有行使过政治权力,而今竟能投票决定由谁来管理他们,有时,甚至自己也变成了管理者之一,这真是一个伟大的进步。”英国这一“伟大的进步”得益于
A. 内阁制度的确立 B. 《权利法案》的颁布
C. 议会改革的实行 D. “光荣革命”的胜利
A. 内阁制度的确立 B. 《权利法案》的颁布
C. 议会改革的实行 D. “光荣革命”的胜利
6.
严复在评价近代一场战争时说:“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翦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威海之海军熸(jiān)矣。”该战之后
A.中国被迫开放了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
B.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镇压中国人民 |
C.帝国主义拓展了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
D.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
7.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影响深远,他提出的“君子和而不同”已成为中国政治智慧的结晶,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它运用于国际关系领域。下列史实符合这种思想的有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②《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①《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②《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③“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②④ | D.①③④ |
8.
近代西方某航海家在其《航海日志》中写道:“两位陛下(指西班牙国王和王后)决定派我,前往印度,以熟悉它的国土、人民和君主,了解它们的风俗习惯并带回如何能使它们皈依我国神圣宗教的经验,便不走通常的东行陆路,而走向西的海路。这条路,据我们所知,迄今尚无人走过。”这位航海家应该是
A.迪亚士 |
B.达·伽马 |
C.哥伦布 |
D.麦哲伦 |
9.
1961-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下降到1964年的14.6℅,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度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
A.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人口减少 |
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开展 |
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 |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开展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5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