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二 议会一般分为一院制和两院制。有些国家实行两院制。上院,即参议院,有的是贵族院、联邦院,产生的方式不同。英国上院议员在1999年改革前根本不经过选举,均由贵族担任。美国参议院由各州选举两名代表组成,法国的参议院由省、市议会的议员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下院,又称众议院、平民院、国民议会等,通常由选举的代表组成。当代西方,联邦制国家一般都实行两院制。
材料三 西方议会拥有立法权、通过国家预算权和监督权等权力。议会决定事项如法案或其他议案,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由于议员的职责是具体行使议会的职权,这就要求议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立法知识和能力,具有参政议政的素质和经验。过去,有些西方国家在议会至上的思想支配下,赋予议会很大权力,英国曾有“议会万能”之说,认为议会“除了不能把女人变成男人和把男人变成女人外,在法律上什么都能做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法、美、德的政体名称。
(2)根据上述材料,试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材料一 西方国家实行的代议制度,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其核心是经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议会,它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由于各国的政体不同,议会在国家政权组织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有所不同。
材料二 议会一般分为一院制和两院制。有些国家实行两院制。上院,即参议院,有的是贵族院、联邦院,产生的方式不同。英国上院议员在1999年改革前根本不经过选举,均由贵族担任。美国参议院由各州选举两名代表组成,法国的参议院由省、市议会的议员组成的选举团选举产生。下院,又称众议院、平民院、国民议会等,通常由选举的代表组成。当代西方,联邦制国家一般都实行两院制。
材料三 西方议会拥有立法权、通过国家预算权和监督权等权力。议会决定事项如法案或其他议案,均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多数通过。由于议员的职责是具体行使议会的职权,这就要求议员必须具备相应的立法知识和能力,具有参政议政的素质和经验。过去,有些西方国家在议会至上的思想支配下,赋予议会很大权力,英国曾有“议会万能”之说,认为议会“除了不能把女人变成男人和把男人变成女人外,在法律上什么都能做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英、法、美、德的政体名称。
(2)根据上述材料,试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在历史发展中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2.单选题- (共27题)
2.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 |
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 |
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 |
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 |
3.
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取时,“把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
4.
伯利克里在《论雅典之所以伟大》的演讲中说:“我们不认为言论会妨碍行动,而认为在未经辩论并充分作好准备之前,不应贸然行动。这是雅典人与众不同的优点,行动时我们勇气百倍,行动前却要就各项措施的利弊展开辩论。”雅典能进行辩论的机构是
A.公民大会 |
B.五百人议事会 |
C.陪审法庭 |
D.十将军委员会 |
5.
罗马史学家普鲁塔克在评价雅典的政治时提到:“判处陶片放逐并不是对卑鄙行为的惩罚,表面上这是对威望和权势过高的人的一种凌辱和贬抑的办法,但实际上这只是散发嫉妒仇恨情绪的一种温和的手段”。这说明古代雅典的民主
A.缺乏权力之间的制约平衡 |
B.忽视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
C.容易受到非理性因素影响 |
D.民主程序存在重大缺陷 |
6.
“古希腊人对神意怀有敬畏之心,所以,抽签方法被雅典人广泛地应用到了政治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城邦公职人员的选任上面。”这一措施
A.彰显了神权在雅典崇高地位 |
B.忽视了参与政治者的能力与品德 |
C.便利了雅典人参与国家管理 |
D.确保了公民大会决策正确 |
8.
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阐述道:“国家的精神目的就是维护正义,物质目的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国家是人民为了正义和保护私有财产,通过协议建立起来的政治组织。”这种法治观表现在《十二铜表法》中,最为确切的认识是
A.体现了一定的奴隶制民主 |
B.废除贵族对法律的解释权 |
C.野蛮的习惯法荡然无存 |
D.“私法”之外自由民平等 |
9.
根据公元前123年的《阿西里亚法》,凡是外国人告发罗马官吏的贪污受贿而使之定罪的,可奖赏告发者以罗马市民资格。该材料主要说明
A.罗马法条文具体清晰,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实用性 |
B.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
C.罗马法的权利主体不断扩大 |
D.罗马法的正义、公平及法律的权威 |
10.
《十二铜表法》“把向来由贵族祭司阶层把持的‘习惯法’用人人可见的文字公布出来,使司法执法‘有明确的文字做依据',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官吏的‘武断和专横'。”该观点认为十二铜表法
A.最大限度保障平民的利益 |
B.彻底否定了世袭贵族特权 |
C.极大地维护了公民的权利 |
D.罗马法进入到成文法时代 |
11.
《查士丁尼法典》的序言中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A.罗马法可以消除罗马社会矛盾 |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
C.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影响深远 |
D.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
12.
钱乘旦在《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中写道:“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商业者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这种状况引发的最终结果是
A.爆发“光荣革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
B.制定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 |
C.导致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本家逐渐进入政权中心 |
D.推动宪章运动,无产阶级赢得被选举权 |
13.
根据1875年宪法的规定,对法国共和政体运行的基本原则表述不正确的是
A.议会有创议并制定法律之权 |
B.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
C.总统的命令须经内阁各部部长副署 |
D.内阁成员由总统任命并对其负责 |
14.
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这段话凸显了
A.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 |
B.各政治派别认同宪法的价值 |
C.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 |
D.大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 |
15.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则宣布“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两个规定反映了
A.两国民主与专制力量对比的差异 |
B.法德意识形态的对立 |
C.两国宪法都彰显出共和主义思想 |
D.法德代议制形式有别 |
16.
《英国史》的作者指出,英国的“光荣革命”“是不流血的,它无须乎内战、屠杀、放逐或报复……往日国王及国会间糜费精神的竞争今改为两者之合作,而国会则占着上风。”作者认为“光荣革命”的“光荣”在于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流血冲突 |
B.解决了英国国王和议会间的矛盾 |
C.国家实际权力转移到了议会手中 |
D.议会通过和平方式掌控国家政权 |
17.
《威廉二世》一书描述道:“他(威廉二世)冲动鲁莽的性格,以及在对待问题或别人时显出傲慢的态度……(这一)性格肯定造成他的施政弊病,例如革退俾斯麦的事件。”这些描述从侧面反映了
A.领袖的个人素质决定国家的施政效果 |
B.君主立宪制之下,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矛盾难以调和 |
C.德国的代议制不够成熟与完善 |
D.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得以保存 |
18.
丁晓东在《美国政制的政治哲学意义》中写到:“美国是现代历史上第一个与古代政制决裂而建立在自然权利基础上的国家,这使得美国政制有别于当时的其他任何国家,包括英国。”这实际上肯定美国实行( )
A.民主宪政 |
B.民主共和 |
C.中央集权 |
D.两党政治 |
19.
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之后,有人这样评说英王:国王虽然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张起风帆的桅杆。对该评说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完全丧失统治国家的权力 | B.英王利用自己的声望调节政治矛盾 |
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 D.英王在国事礼仪方面仍然发挥作用 |
20.
拉尔本·密利本德在其《英国资本主义的民主制》中记述:“下议院使下层人士相信没有必要再去寻找革命的代替方法,用以进行任何必须改革的手段已经具备”。材料表明英国下议院( )
A.完全代表下层民众的利益 |
B.使改革成为获取民主的唯一途径 |
C.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 |
D.成为英国政治体制中最重要机构 |
21.
《大国崛起的文化准备》认为:“一个民族要崛起,要有三个方面的改变:第一是人心的改变;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变;第三是器物和经济的改变。”就英国而言,其政治制度改变的特点是
A.和平为主、渐进发展 |
B.政局动荡、进程艰难 |
C.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
D.制定宪法、政党选举 |
22.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依据本宪法制定之合众国之法律及合众国授权已经缔结或将来缔结之条约均为全国最高法。”这一规定体现了
A.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的原则 |
B.加强中央权力的原则 |
C.社会契约的原则 |
D.人民主权的原则 |
23.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C. 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A.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C. 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24.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宣战,招募陆军,建立和维持一支海军,有权征召民兵,以执行联邦法律、镇压叛乱和击退入侵;总统是合众国陆军、海军和征调为合众国服役的各州民兵的总司令。这些规定体现了
A.军权高于行政权 | B.分权与相互制衡 |
C.总统权力至上 | D.国会处于权力中心 |
25.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后建立了邦联制度,华盛顿曾戏称当时美国是“用沙子扭成的绳子”。华盛顿的戏称主要是针对
A.各邦联之间不团结,经常内讧 |
B.独立后的美国形成了南北两种经济类型 |
C.中央权力极小,对各州缺乏控制 |
D.美国人民享有高度的民主 |
26.
1875年法国宪法规定,共和国总统不仅“是国家元首并统率武装部队,行使行政权”,而且“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同享有创议法律之权”,同时又规定“共和国总统的每项命令须经由各部部长一人之副署”。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启蒙思想深入人心 |
B.法国人民艰难曲折的斗争 |
C.共和派与君主派的妥协 |
D.法国君主制的传统十分浓厚 |
27.
现代英国著名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其选择的理由应该包括
①偃武修文,文明昌盛 ②君弱臣强,政治开明
③科举完善,教育普及 ④经济繁荣,重心南移
①偃武修文,文明昌盛 ②君弱臣强,政治开明
③科举完善,教育普及 ④经济繁荣,重心南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28.
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
3.选择题- (共4题)
30. 2017年全国两会上,环保成为两会的热点,尤其是雾霾问题。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要坚持打好蓝天保卫战,加强对雾霾形成的机理研究,提高应对的科学性、精准性。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6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