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答题- (共1题)
1.
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指出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主要职能各是什么?
(2)图二体现了什么原则?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该原则在美国联邦政体中是如何体现的?
(3)对比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相似之处?本质上有何不同?

(1)根据图一,指出唐朝“三省六部”中三省的主要职能各是什么?
(2)图二体现了什么原则?结合图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该原则在美国联邦政体中是如何体现的?
(3)对比中国古代和美国近代历史上的这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相似之处?本质上有何不同?
2.单选题- (共10题)
2.
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17—18世纪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 |
B.英国君主立宪制 |
C.美国民主共和制 |
D.德国君主立宪制 |
3.
2017年7月,美国参众两院以俄罗斯涉嫌干涉美国总统选举为由,分别以98:2和419:3通过了制裁俄罗斯的法案,尽管总统特朗普认为对俄制裁法案有明显缺陷,但他并没有否决此法案。据此可知,美国
A.总统无权否决参众两院议案 |
B.总统权力受到宪法的制约 |
C.参众两院拥有一定的外交权 |
D.总统与参众两院立场—致 |
4.
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 |
B.美国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
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
D.德意志帝国的最高机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 |
5.
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年轻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的法租界的一所女子学校(暑假放假)里召开的,成员们担心巡捕的监视,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湖上的一艘游艇中继续讨论。”材料中所说的会议
A.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
B.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 |
C.成为中共历史上重要的转折点 |
D.给思想紊乱的中共指明了方向 |
6.
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军舰在渤海湾扣押了一艘丹麦船,当时正值普丹战争中,清政府按照国际法中关于领海的规定,向普鲁士提出抗议,并使该船获得释放。这反映了清政府
A.开始接受国际交往原则 |
B.完全抛弃了传统夷夏观念 |
C.初步具有近代外交意识 |
D.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 |
7.
中国学者蒋廷黼指出:“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他所说的“世界大势”是指
A.工业资本主义开拓世界市场的要求 |
B.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趋势 |
C.英国建立“日不落帝国”的要求 |
D.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延伸 |
8.
东王杨秀清对英国驻华公使文翰说:“天下本一家,四海皆兄弟。尔远人愿为藩属,天下欢乐,天父、天兄亦欢乐。既衷心归顺,是以降旨尔头人及众兄弟,可随意来天京,或效力、或通商,出入城门,均不禁阻,以顺天意。”文中主要渗透了
A.与外国平等往来的愿望 |
B.联合洋人共同反抗清朝 |
C.继续坚持传统理藩外交 |
D.太平天国统治符合天意 |
9.
与鸦片战争相比,甲午中日战争发生时,整个世界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列强侵华的方式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甲午中日战争后所签订的中日《马关条约》中,能够突出反映这一新变化的是
A.割辽东半岛、台湾给日本 |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
C.允许列强在华投资设厂 |
D.通商口岸开放到长江上游 |
10.
据《庚子西狩丛谈》记载:慈禧曾对怀来知县吴永哭诉道:“连日历行数百里,不得饮食,既冷且饿。昨夜我与皇帝仅得一板凳相与贴背而坐,仰望达旦。”这段史事应出现在 ( )
A.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 |
B.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后 |
C.戊戌变法康梁得势时 |
D.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