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单元检测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6250

试卷类型:单元测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0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在给麦迪逊的一封信中曾说:“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陷;而唯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对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予以很好的保障和密切注视,才能恢复我们尊荣的地位和成果,这种地位和成果曾经是我们的正当要求,是我们争取的无限光辉前景
——摘自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材料二汉弥尔顿说,“不完美之人”不能制造出“完美之物”,美国宪法是一个集体讨论制定的多种意见的混合物,它必然既混杂着一些良知和智慧,也混杂着一些错误和偏见。
——摘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宪法”制定的原因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宪法中“良知和智慧”与“错误和偏见”的各自表现,由此谈谈你对美国民主宪政发展的认识。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40年4月7日,英国议会就是否同意政府对华战争的决议案进行了激裂的辩论,一派主张对付中国唯一的办法“就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一派对发动战争后,“对于封锁约1000或1000多英里海岸线的结果,表示某种怀疑”而加以反对。经过激烈的辩论后,以9票微弱多数,通过了派兵侵略中国的政府对华政策。
1840年8月,义律率英舰进泊天津大沽口外,向清政府递交照会,道光帝接到照会后,听信谗言,以为是林则徐等办理禁烟之事不善引起英军入侵。9月,道光帝任命琦善为钦差大臣,赴广东继续办理中英交涉,并同时将林则徐等革职查办。
请回答:
(1)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两国的君主政体有何不同?与道光帝相比,同样作为国家元首的英国国王又有什么不同?
(2)中、英关于鸦片战争的一系列决策各是如何做出的?两者根本的区别是什么?
3.
将下列各国与宪法、法案进行连线
英国 《德意志帝国宪法》
美国 1875年宪法
法国 《权利法案》
德国 1787年宪法

2.单选题(共28题)

4.
学者余秋雨曾这样评价17—18世纪某国政治制度的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大步。”他评价的是
A.法国共和政体
B.英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民主共和制
D.德国君主立宪制
5.
美国独立战争的性质是
A.民族战争
B.资产阶级革命
C.无产阶级革命
D.即使民族战争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6.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最主要特点是
A.首相的权力超过了国王的权力
B.实行责任制内阁
C.虽保留君主,但由议会掌权
D.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民主政体
7.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第十三条修正案规定:“在合众国境内受合众国管辖的任何地方,奴隶制和强制劳役都不得存在,但作为对于依法判罪的人的惩罚除外”。该修正案出台时间应不早于:
A. 18世纪晚期
B. 19世纪初期
C. 19世纪中期
D. 20世纪初期
8.
提示一:美国提示二:南北战争提示三:总统请根据提示判断他是谁
A.杜鲁门
B.华盛顿
C.林肯
D.罗斯福
9.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林肯曾说:“我在这场战斗中的最高目标是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这表明
A.同情黑人奴隶,反对奴隶制度
B.坚决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
C.寻找与南方妥协的借口
D.把解放黑奴作为维护统一的措施
10.
俾斯麦说“就在(19世纪)70年代我们结束战争回来的时候,他们就已经说了:我们什么时候再开战?什么时候我们兴复仇之师?最迟不过5年。”中文所说的“他们”是指
A.英国人
B.法国人
C.奥地利人
D.俄国人
11.
在一场内战中,全国分为两个阵营。战后,战胜阵营主张:各邦人民不仅是邦的公民,也是联邦公民;邦政府未经法律程序,不得剥夺该邦人民的生命、自由或财产,但“法律程序”须由联邦政府制订。这场战争是
A.英国光荣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美国南北战争
12.
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彭德尔顿法》对文官制度进行了改革,规定“义官常任,不与执政党共进退”。这一规定的实际意义在于
A.使政府体制相对稳定
B.打破了两党轮流执政定制
C.正式确立了文官制度
D.扩大了政府文职官员权力
13.
在近代,下列国家的国家机构与当权者之间的责任关系不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只对议会负责不对国王负责
B.美国总统只对内阁负责
C.法国总统和内阁共同对议会负责
D.德国首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14.
1688年的宫廷政变之所以被称为“光荣革命”,主要是因为
A.政变是辉格党和托利党的联合行动
B.政变是资产阶级和封建贵族的妥协
C.没有经过流血斗争而获得巨大成功
D.标志着资本主义制度的最终确立
15.
“诉诸武力的办法是由英王选择的,北美大陆已接受了这个挑战”。与这句话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农奴制改革
16.
“从国家政体上看,君主专制政体一个个被推翻,大多数国家采取了民主共和制,即使保留了君主制的国家实行的也是君主立宪制。从民主制的内容来看,尽管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有很大区别,但不论在哪类国家中,民主的内涵和享有者的范围都在显著地扩大。”该表述概括的是
A.世界现代史的内涵
B.资本主义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C.政治民主化的深入发展
D.各种文明的相互借鉴
17.
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路易.斯布兰代斯说:“我们的国父们认为自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缺少言论和集会自由,讨论将变得毫无意义;有言论和集会自由,公共讨论就可以抵抗邪说的散布流行。……长久安定依赖于人们自由的表达不满以及提出补救的方法。……正因为他们认识到强权统治的可能,他们才修订宪法保证言论和集会的自由。”此番话体现了美国大法官的权力是
A.司法解释权
B.司法审查权
C.言论自由权
D.弹劾总统权
18.
“其中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文中描述的情景最有可能出现于
A.中世纪的西欧
B.两晋时期的中国
C.古典时期的希腊
D.工业革命的英国
19.
德意志帝国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特色,其主要原因是
A.普鲁士的传统和军事胜利的影响
B.德意志军人地位至高无上
C.帝国军队由皇帝统率,军官由皇帝任命
D.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结果
20.
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人克里斯皮思提到,“在1918年11月,代表过去的政权被推翻了。一年后,旧势力又成了当前的当权者。”这句话中的“过去的政权”是指
A.普鲁士王国
B.德意志帝国
C.普鲁士帝国
D.魏玛共和国
21.
美国1787年宪法与法国1875年宪法的相同之处是
①都确立了民主共和制
②都实行两院制
③都实行责任内阁制
④都赋予总统解散众议院的权力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22.
史学界认为:“这个新的国家(美国)以史无前例的深度,确立了民众控制、个人自由和形式宽容等原则。”在1787年宪法中,最能体现“民众控制”原则的规定是
A.建立联邦政府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实行三权分立
D.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
23.
17世纪90年代,英国开始从议会的多数党派中遴选阁员,组员行政班底,为国王提供咨询。这表明
A.责任制内阁正式形成
B.内阁权力膨胀
C.国王仍然具有行政权
D.王权受阁员制约
24.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典型地说明了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地相处并相互制约。这说明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B.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C.市民的整体素质D.革命的彻底性
25.
近代美、德、法三国曾先后于1787年1871年1875年制定和颁布了本国宪法。三国宪法所确立政体的相同点主要有
①政权组织实行责任内阁制
②标志着资产阶级代议制不断完善
③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
④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③④
26.
一名英国学者对《环球时报》记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这表明
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
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
C.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闹剧
D.行政权的扩张弱化了议会权力
27.
下列国家中,最早确立了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是
A.日本
B.美国
C.法国
D.英国
28.
英国《权利法案》是对《大宪章》的继承与创新。其“创新”主要表现在
A.限制国王的权力
B.确立君主立宪制
C.形成了两党制度
D.确立责任内阁制
29.
《全球通史》在谈到英国工业革命时,指出:“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力量”包括
①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②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
③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   ④资本主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0.
《独立宣言》声明:“政府从被统治者的同意获得公正的权力”,“任何政府一旦破坏这些目的,人民即有权变革或废除它,并且建立新的政府,根据这些原则奠定它的基础,并以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的安全和幸福的方式组织它的权力”。以下是关于这段表述的评论,其中恰当的是
①体现社会契约论的思想
②承认国家主权属于人民
③这是北美人民赢得独立斗争的标志
④表明北美人民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31.
一学者这样评价某国政治制度演进:“较少的腥风血雨,较少的声色俱厉,较少的深思高论,只有一路随和,一路感觉,顺着经验走,绕着障碍走,怎么消耗少,怎么发展快就怎么走……温和中包含着刚健,渐进中累积着进步。”他评价的是(   )
A.英国君主立宪制B.德国君主立宪制
C.美国总统共和制D.法国共和制

3.选择题(共4题)

32.设函数 f(x) 是定义在 (0,+) 上的单调函数,且对于任意正数 x,yf(xy)=f(x)+f(y) ,已知 f(12)=1 ,若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an} 满足 f(Sn)=f(an)+f(an+1)1(nN*) ,其中 Sn 是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则数列 {an} 中第18项 a18= (  )
33.设函数 f(x) 是定义在 (0,+) 上的单调函数,且对于任意正数 x,yf(xy)=f(x)+f(y) ,已知 f(12)=1 ,若一个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 {an} 满足 f(Sn)=f(an)+f(an+1)1(nN*) ,其中 Sn 是数列 {an} 的前 n 项和,则数列 {an} 中第18项 a18= (  )
34.抛物线y=3x2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为(   )
35.抛物线y=3x2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为(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1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