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展 》同步检测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6094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25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阴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在夜间窃取耕地的庄稼或放牧的,如为适婚人,则处死以祭谷神;如为未适婚人,则由长官酌情鞭打,并处以赔偿双倍于损害的罚金。”
材料二 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制定了解决各类债务纠纷时适用的条款,而且特别明晰地规定了契约的各种形式,以及契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材料三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在罗马人那里,私有制和私法的发展没有在工业和商业方面引起进一步的结果,因为他们的整个生产方式没有改变”。但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私法便又立即得到恢复并取得威信。……即使在英国,为了私法(特别是其中关于动产的那一部分)的进一步完善,也不得不参照罗马法的原则”。
——以上均摘自《中学历史教学参考资料》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十二铜表法》的特点。
(2)简要说明“对债权的规定和解释是罗马法的一项重要内容”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罗马法的历史作用及其影响。

2.单选题(共15题)

2.
《古代罗马法的内容和影响述评》中指出:“所谓‘万民法’,意思是‘各民族共有’的法律,它是罗马法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被罗马国家用强制力保证实行的适用于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的法律。”该法律
A.有利于巩固罗马帝国的统治
B.表明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C.消除了境内各民族间的矛盾
D.确立了人民主权的法律原则
3.
“法典化来源于对法律的普遍性和系统性的追求的冲动,这种追求的成功实现的前提在于人们承认人本身具有相当程度的理性,依据它人类能够认识、解决法律中的问题,从而最终获致法律的完美状态。”这最适合于评价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民法大全》
4.
下图所示内容,反映了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帝国所面临的实际困难。为有效解决这一困难,帝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形成了
A.《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万民法
D.习惯法
5.
罗马人存在这样的观念:一个民族无论去何处,总要携带自己的法律。这反映了罗马人
A.法律意识浓厚
B.喜欢打官司
C.经常犯法
D.维护私有财产权
6.
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审判原则。这说明古罗马   (  )
A.减少诉讼案件B.维护贵族利益
C.注重法律程序D.强调证据作用
7.
罗马成文法诞生后,有人评价道:“有了成文法典,他们就可以不再依靠贵族的记忆力。”这主要强调的是罗马成文法典
A.剥夺了贵族权力
B.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平民利益
C.保护奴隶利益
D.实现了社会各阶层平等
8.
在全部罗马法的内容中,“私法”部分是其精华,其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和承认个人人格。“私法”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
A.保证所有人都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B.调节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纠纷
C.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D.促进商品经济和贸易的发展
9.
万民法规定奴隶在法律上是“可以购买的东西”宣称保护奴隶外的自由民权利。这说明它
A.保护自由民的私有财产B.保护商品经济的发展
C.维护奴隶制度,是统治工具D.自由民是享有特权的人群
10.
学者M·卡瑞曾指出:“《十二铜表法》从未被废除过,实际上它的一些条款一直实施到罗马历史的结束。作为一个整体,它是一个有条不紊的法律而不是停滞不前的公社法律。”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其条款适用于各个历史时期
B.为以后罗马法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其内容全面完整,无需修改
D.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11.
公元前122年罗马保民官盖约提出公民权法案,授予拉丁同盟者以罗马公民权,意大利同盟者以拉丁公民权。其主要目的是
A.建立军事独裁的社会基础
B.扩大共和国统治的社会基础
C.促进境内外经济文化交流
D.为万民法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12.
(题文)意大利历史学家格罗索曾指出“《十二铜表法》的形成……恰恰应当归功于一定的历史要求,这种要求从外部对法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他所说的外部推动指的是
A.公民与自由民之间的斗争
B.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斗争
C.贵族与平民之间的斗争
D.罗马居民与外邦人之间的斗争
13.
下框是古罗马法官判决的一个案例,该案例反映了罗马法案情:甲请乙建造房屋。新屋落成后不久倒塌,致甲之子身亡。乙逃遁,甲将乙父子告上法庭。判决:父亲的罪名不应由儿子继承,判乙之子无罪开释。在乙未到庭自辨前,暂定无罪。
A.重视人的基本权利
B.限制原告的权利
C.强调原告被告双方自由平等
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14.
罗马共和国时期,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例如:公元前445年,坎努利斯法案废除了平民不得与贵族通婚的限制;公元前367年,李锡尼—塞克斯图法案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共和国制定上述法律的目的是
A.维护帝国统治
B.保护平民的利益
C.完善法律体系
D.稳定社会秩序
15.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D.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16.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这表明罗马法
A.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3.选择题(共1题)

17.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很多成语都与历史典故有关,据说楚庄王在争霸的过程中,曾率军在周都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谴使问九鼎的大小和轻重。它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5

    9星难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