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人类文明演进的过程也是经济联系不断加深,逐步形成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的过程。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唐代对外交往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15—19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一项说明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方面改革行政垄断性的外贸体制,实行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贬值,推动了一般贸易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还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1978-2008年的30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规模提高了123倍。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也从开放之初的第32位成为第2大出口国和第3大进口国,一些重要商品的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一个重要成员。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地位迅速提升的原因。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唐代对外交往角度对上述材料进行解读。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概括15—19世纪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任选其中一项说明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方面改革行政垄断性的外贸体制,实行人民币汇率的持续贬值,推动了一般贸易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还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加工贸易发展的政策……1978-2008年的30年间,中国对外贸易总规模提高了123倍。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也从开放之初的第32位成为第2大出口国和第3大进口国,一些重要商品的进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一个重要成员。
(3)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地位迅速提升的原因。
2.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治史学的人所凭籍的是史料,有史料然后方有历史……治史学的人对于史料的真伪应该是最先着手审查的,要是不经过这番工作,则其所著虽下笔万言,而一究内容,全属凭虚御空,那就失掉了存在的资格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
“史料学的目的,是从资料的来源和它的真确性以及作者的时代和他的环境等等方面去揭示出每一件资料的本质,以便人们根据了这样的分析,进一步综合某一时代的资料而得着正确的历史知识
——顾颉刚《古籍考辩丛刊第一集》
(1)依据材料,概括顾颉刚史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2)结合所学,运用上述方法,任选一则材料判断其能否作为研究孔子的直接依据并说明理由。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人的自由权》
“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置,自由也就不复存在”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3)依据材料概括17—18世纪西方社会思潮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治史学的人所凭籍的是史料,有史料然后方有历史……治史学的人对于史料的真伪应该是最先着手审查的,要是不经过这番工作,则其所著虽下笔万言,而一究内容,全属凭虚御空,那就失掉了存在的资格
——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
“史料学的目的,是从资料的来源和它的真确性以及作者的时代和他的环境等等方面去揭示出每一件资料的本质,以便人们根据了这样的分析,进一步综合某一时代的资料而得着正确的历史知识
——顾颉刚《古籍考辩丛刊第一集》
(1)依据材料,概括顾颉刚史学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2)结合所学,运用上述方法,任选一则材料判断其能否作为研究孔子的直接依据并说明理由。
“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伏尔泰《人的自由权》
“司法权如果不与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置,自由也就不复存在”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我们所有的知识都开始于感性,然后进入到知性,最后以理性告终,没有比理性更高的东西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3)依据材料概括17—18世纪西方社会思潮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背景。
2.单选题- (共30题)
3.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
C.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
D.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
4.
1843年,《五口通商章程》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为何种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该条约:
A.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
B.严重破坏了中国的贸易主权 |
C.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
D.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关税主权 |
6.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该条约是指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10.
“瞧米字落黄昏,彭总督徒瞪双目。五星红旗飘,光照南疆塞北。高奏凯,主权恢复,侮辱今朝束。颂美景,昌盛繁荣,遍地荆花吐馥。”这阙词当属
A.《中国之歌》 | B.《回归倒计时感赋》 |
C.《宝鼎现·庆香港回归》 | D.《拥子入怀——澳门回归十周年》 |
11.
《论语》许多言论至今仍被视为至理。“君子和而不同”即是其中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新中国外交史中最能体现该思想主旨的是
A.“一边倒”的方针 |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C.发展多边外交关系 |
D.支持不结盟运动 |
13.
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正式确立,成为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强调农事应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①注重农时
②精耕细作
③自给自足
④男耕女织
①注重农时
②精耕细作
③自给自足
④男耕女织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15.
乾隆中期开始,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 |
B.避免了西方疯狂的殖民侵略 |
C.客观上迟滞了近代化起步 |
D.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 |
16.
英国历史学家克拉潘说:“当18世纪之末,新动力和新机器连同它们几乎无穷无尽的能力在不列颠突飞猛进的时候,他们震撼了这个社会。”他描述的是
A.殖民扩张 |
B.第一次工业革命 |
C.第二次工业革命 |
D.商业战争 |
18.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中描述某种经营方式“采取 的小规模经营方式,调动农民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它克服了传统体制下平均主义分配方式。”此处的“ ”应填
A.合作社 |
B.人民公社 |
C.家庭联产承包 |
D.集体农庄 |
28.
下列关于***思想的著作,对应正确的选项是
A.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
B.抗日战争时期——《井冈山的斗争》 |
C.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 |
D.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论》 |
29.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 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
B | 1973年袁隆平培育“南优2号”杂交稻 | 解决了世界粮食问题 |
C | 1997年,银河三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 标志着我国计算机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
D |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 标志中国航天技术进入先进国家行列 |
A.A |
B.B |
C.C |
D.D |
31.
一位19世纪法国作家用崇高深刻的思想创作出博大精深的文学巨著,他号称“要将整个社会装进我的脑袋”,被誉为“文学界的拿破仑”。下列属于其著作的是
A.《罗密欧与朱丽叶》 |
B.《等待戈多》 |
C.《人间喜剧》 |
D.《战争与和平》 |
32.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这表明罗马法
A.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 B.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
C.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 D.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30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