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课时训练:第二单元 第6课罗马法的起源与展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608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1/8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法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简出现的单行法规名称已达三十多种,史载李悝著《法经》六篇,“商鞅受之,入相于秦”。秦律所载的法律条文数量之多,内容之丰,也是前所末见。秦简中的经济法规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等一百多条律文。它们对秦代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进行广泛调整,使秦的经济迅速发展,国力日盛,巩固、确立并发展了封建制度。
——万方《浅谈秦的经济立法及其特点》
材料二在罗马法的发展史上,万民法成长和法学家活跃时期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空前繁荣昌盛时期。这一时期,内战停止,国土继续扩张,各地交通发展起来,人口流动加剧,民族人民之间联系加强,罗马的商业和手工业极兴盛,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大城市。商品经济的高度民主发展,使各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得到充分表现。所有这些不仅在客观上提供了建立统一法律的体系的要求,而且也为法律的发展和法学的繁荣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同时,希腊哲学中的自然法思想也在罗马境内流行起来,它提出的理性、正义、诚实等理念为法律找到了一个更加高尚和神圣的目标。
——郭守兰《西方法文化史纲》
(1)根据材料一归纳秦国经济立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影响罗马法律发展的因素。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法律理念的不同。
(3)结合所学知识,以英、法为例,说明立法在确立资本主义国家政体中的作用,并概述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对于社会发展的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初,废弃了秦代法律的严酷繁杂成分,由萧何制定了崇尚宽筒的《九章律》,《九章律》和其它一系列法律,统称“汉律”。汉律的形式,主要有律、令、科、比四种。律为律条,令为诏令,科为法律适用,比为案例类推。汉律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儒家经义成为其法理的基础。近代严复曾说:“三代以还,汉律最具。吾国之有汉律,犹欧洲之有罗马律也。”到明清时期,中华法系已走到尽头。晚清,在西方列强入侵的冲击下,统治者对法律做了一些调整,但是,最终也未能走上立法民主化、司法独立化的道路。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第二版)》

材料二 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关系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做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而罗马法是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十分完善的法律制度,其中有关财产所有权和契约的各项规定,都是由调整商品经济关系的经典性规范构成。尤其罗马法利用有利的客观地理环境,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优秀思想文化和法律制度.成为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法系之一。

——摘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制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律和罗马法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系在近代时期的不同影响及其原因。
3.
法制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法典的缘起与(罗马)查士丁尼法典的组成方式有相同之处……限制《中国法典》,之外的出版物的发行(政府除外),罗马亦是如此:两国都各自以公告、律令和诏书等形式立法,还有诸如过继、家庭财产共同占有关系等都有相同之处。
——田涛《西方人眼中的中国法律接触与碰撞》
材料二新兴地主阶级反对奴隶主贵族垄断法律,坚决要求把成文法律公布出来,以保护他们的私有财产和其他权利。汉文帝接受贾谊的“儒家‘兴礼乐’,更新秦朝法律,‘刑不上大夫’”的建议。汉律规定,对普通人犯随时逮捕,对有贵族官僚身份的人犯,如需要逮捕的,必须先奏请皇帝批准,逮捕后不加刑具,以示宽容。刘邦时,法令规定商人“不得衣丝乘车”,吕后、惠帝时规定“市井子孙不得为官吏”。
——据李小兵《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整理
材料三公元前3世纪左右,平民在法律上已取得与贵族平等的地位,开始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到公元212年,罗马皇帝卡拉卡拉颁布敕令,授予一般臣民以公民权。帝国初期罗马法学家们讲的“平等”,不仅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平等,而且也是建立在罗马奴隶制社会相当发达的私有制和商品交换基础上的平等。古希腊多葛学派进一步提出自然法体现人的理性的观点。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和后来的法学家们继承并系统论述、论证自然法学说。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古代中国与罗马在法治方面,有哪些相似点?
(2)对比材料二、三,指出古代中国与罗马法律在保护对象、立法理念、经济主张等方面有何不同?

2.单选题(共19题)

4.
“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 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 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5.
古罗马著名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在无成文法可循的情况下,那些长久的习惯常常被当作法和法律来遵守”。材料认为
A.贵族意志是罗马法定罪的原则之一
B.服务现实社会是习惯法的基本原则
C.法学家的权威性高于任何机构
D.法律的作用在于确定产权归属
6.
约公元前150年,《阿梯钮斯法》中规定:不论什么被偷的东西,对它们的追索权都是永久性的。此语重申了《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17条关于盗窃物不能以时效取得的禁令。这反映出
A.《十二铜表法》存在野蛮性
B.古罗马高度重视法律
C.古罗马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D.罗马法的不断完善
7.
罗马帝国扩张,成为横跨欧亚非三洲幅员辽阔的大帝国,但帝国的行政人员很少,公元一世纪时只有百人左右,这百人将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精简机构后提高了行政效率
B.公民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C.万民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D.帝国强大的军队提供了统治保障
8.
公元6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亲自主待编纂了由《查士丁尼法典》《法学阶梯》等组成的《民法大全》。这部法典完整地和系统地保留了罗马法的精华,被恩格斯称为“第一个世界性法律”。恩格斯的判断依据是该法
A.对古代雅典民主制形成影响
B.由皇帝亲自主持编纂,意义重大
C.是罗马法走向成熟、完备的重要标志
D.成为近代法律的理论来源
9.
古罗马法规定合法婚姻的成立须满足:双方是罗马市民,男性已达适婚年龄,女性具有结婚自然能力,且得到双方父母的同意。罗马法的这一规定体现了
A.对市民的婚姻自由进行限制
B.罗马法仅是一部婚姻法
C.婚姻不必得到双方父母许可
D.公民法野蛮残忍
10.
公元前445年,罗马废除贵族与平民不能通婚的旧法;公元前367年,又以法律形式授予平民与贵族分享公有土地的平等权利……罗马制定上述法律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法律体系
B.稳定社会秩序
C.保障平民利益
D.维护帝国统治
11.
人们盛赞法国人对世界法制的贡献,而法国人却真诚地坦言“我们毫不犹豫地宣称,就我们的立法完善性而言,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要感谢罗马人他们的知识使我们富有,他们的格言使我们坚强。”对该材料的正确解读是
A.罗马法首创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B.罗马法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
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立法的源泉
12.
《十二铜表法》第三表规定:“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里最多为15傍。愿减轻的听便。”材料反映罗马法的基本特点是
A.保护平民利益,打击贵族特权
B.注重法律程序,保证司法平等
C.保护私人财产,注重公平原则
D.保护罗马共和国境内所有居民
13.
对近代西方法律,有人曾这样评价:“当一个熟悉罗马法术语的英国律师去学习法国或德国的实用法律书籍时,他会发现这一切并不陌生,毫无疑问,其他国家的法律著作也同样如此。”材料最能说明
A.罗马法就是欧洲法
B.英、法、德三国法律相同
C.罗马法对西方各国法律产生了重大影响
D.世界近代法律制度具有一致性
14.
《十二铜表法》下表第4条规定,“债务人在拘禁期间,如愿意,可自费供养。若无力自费供养,则拘禁他的人每日应发给他面粉一磅,如愿意,亦可多给.”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人权至上的法律原则
B.突出强调权债双方自由平等
C.重点保护债权人的财产权
D.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的特权
15.
“《十二铜表法》中公法与私法、刑法与民法、实体法与程序法、同态复仇与罚金、氏族继承与遗嘱等等相互交错。”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的哪一特点?
A.注重保护私人财产B.注重诉讼程序
C.法律至上D.内容广泛庞杂
16.
古罗马的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
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
B.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
C.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
D.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
17.
马克思说:“罗马帝国到处都由罗马法官根据罗马法进行判决,从而使地方上的社会秩序都被宣布无效……”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法官是罗马帝国的最高统治者
B.法官滥用权力,造成社会秩序混乱
C.罗马法官建立了罗马帝国
D.罗马法巩同了帝国的政治和经济基础
18.
《十二铜表法》有这样的规定:“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这体现了
A.《十二铜表法》维护了贵族的利益
B.《十二铜表法》使平民的权益得到保护
C.《十二铜表法》蕴含法治的精神
D.《十二铜表法》使贵族不能随意解释法律
19.
“如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这段话体现了罗马法所蕴藏的法律理念是
A.人人平等
B.不告不理
C.三权分立
D.集体管理
20.
《全球文明史》提到:“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材料反映了罗马法
A.具有较为明显的习惯法传统
B.反对君主专制
C.是维系帝国统一的工具
D.是调解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的重要手段
21.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
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D.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22.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这表明罗马法
A.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B.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
C.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D.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

3.选择题(共1题)

23.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8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