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一下期寒假验收历史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5981

试卷类型:假期作业
试卷考试时间:2016/4/21

1.材料分析题(共1题)

1.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人多则分多,人寡则分寡,杂以九等。如一家六人,分三人好田,分三人丑田,好丑各一半……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纲常名教,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万不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材料三  (一)驱除鞑虏。……满洲政府穷凶极恶,今已贯盈,义师所指……(二)恢复中华。 ……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三) 创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四)平均地权。……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事。
请回答: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代表近代中国哪个阶级(派别)主张?
(2)材料一的基本主张有哪两点?能否落实?原因何在?
(3)材料二的主张的根本缺陷何在?这导致了什么结局?
(4)材料三作为革命纲领中的核心是什么?结果怎样?
(5)对比三则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

2.单选题(共19题)

2.
梭伦这一法令,“一举而永远地解放了人民”,“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这一法令”是指
A.改革选举制
B.废除债务奴隶制
C.建立陪审法庭
D.实行财产等级制
3.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
C.罗马法为现实服务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
4.
2008年是美国总统大选年。根据你对1787年宪法的了解,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②各州选出选举人组成选举团选举总统
③美国的内阁只对总统负责
④美国总统享有包括宣战权在内的行政权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5.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某个沿海城市有很多外国船只往来,岸上有许多外国商馆,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判断该城市应该是(   )
A.上海B.广州
C.天津D.香港
6.
在《南京条约》内容中最能反映出外国侵略发动战争目的、对中国危害最大的一项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B.赔款2100万银圆
C.开放五个通商口岸 D.协定关税
7.
有人认为“鸦片战争它并不是为了维系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二十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商务关系的斗争的开端。”对这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反对鸦片贸易 B.作者是站在西方殖民主义立场上的
C.反映了对两次鸦片战争实质的思考D.道出了发动鸦片战争的真实意图
8.
关于《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下列有关两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前者突出了农民要求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②后者很好地把发展资本主义和消灭封建剥削制度联系起来
③两者都能很好地调动农民参加革命斗争
④两者都顺应了中国近代化发展的潮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
(题文)1900年6月初,在英国的汉学家道格思爵士认为:“每一则来自北京的电报都使这样一种事实更加明显,中国邪恶的渊源是慈禧太后”。“北京的电报”所谈及的内容最有可能是(  )
A.“京、津民众排外事件”
B.“东方雄狮的觉醒”
C.“联军战事行动迟缓”
D.“4.5亿两,中国的慷慨”
10.
“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这一条款应当出自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
据孙中山回忆,1900年以前他所到之处,“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A.中国的社会性质根本转变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
C.清末新政取得了一定效果D.民众认可清政府的统治
12.
近代有人用漫画再现了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险境(参下图)这一情状出现受到
A.鸦片战争的刺激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C.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13.
《全球通史》中写道:“1917年出现于全欧洲的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在俄国表现得最为强烈、最为普遍。”这主要体现在
A.推翻沙皇政权
B.发表《四月提纲》
C.推翻临时政府
D.通过《和平法令》
14.
香港问题和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前者自治权利较小,后者享有高度自治权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15.
下列事件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的是
A. 中华民国的成立     B. 新中国的成立
C.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D. 香港、澳门的回归
16.
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 (  )
A.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B.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7.
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主要有()
①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②中美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
③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④中日《联合声明》签订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18.
二战后,美国驻苏联代办凯南认为: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美国必须把苏联看成是政治上的敌手。美国若拥有足够的武力并准备使用它,那就用不着真正动武,便可遏制住苏联,迫使它退却。他声称必须用消除非共产主义世界中存在的大片软弱地区的方法,来遏制苏联。这个观点的依据不包括
A.美国要推广其社会制度B.美国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
C.苏联能与美国抗衡D.西欧传统强国普遍衰落
19.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关岛发表演说中谈到:“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这说明二战后美国极力扶持西欧和日本的政策(   )
A.事与愿违B.得不偿失
C.福兮祸所伏D.好心没好报
20.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拥弃
B.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C.罗马法追求完美境界
D.罗马法主张消除压迫,使社会公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3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