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战国时期,选贤任能是思想家们关注的焦点之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
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
材料二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徳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
材料一 故尊圣者王,贵贤者霸,敬贤者存;慢贤者亡,古今一也。(荀子)
立君而尊贤,是贤与君争,其乱甚于无君。(慎子)
材料二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徳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墨子)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李悝)
(1)指出材料一中两人对“贤”的不同态度,并说明他们目的上的相同之处。
(2)结合商鞅变法,说明材料二反映的选贤任能主张有何意义。
2.单选题- (共6题)
3.
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繁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
A.推广儒家礼仪 | B.实现儒学生活化 |
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 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 |
4.
20世纪20年代,在吸取屡次革命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孙中山认识到要使中国革命成功就必须唤起民众。基于这一认识,他进行的努力是
A.寻求共产国际帮助 | B.发动护法运动 |
C.重新解释三民主义 | D.创立黄埔军校 |
5.
西方学者对近代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作了如下描述:“它是破坏现存秩序的个人主义强大潮流的产物”“具有回到早期根源的性质”“认为人性无比腐化和堕落”。这场运动是
A.文艺复兴 | B.宗教改革 |
C.启蒙运动 | D.科学革命 |
6.
1979年,联邦德国上映了电影《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影片中女主角从二战的废墟上爬起来,抛弃了过去的历史,投入到全民性的赚钱行列,为了生存变得玩世不恭。她心系关押在战俘营的丈夫,然而苦心经营的婚烟却被丈夫出卖。影片意在
A.剖析冷战态势下人的矛盾心理 | B.唤起民众对战争的深层反思 |
C.揭示经济繁荣背后的道德危机 | D.反映民族分裂的痛苦现实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