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天津市耀华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考卷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5773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12/6

1.单选题(共22题)

1.
《新全球史》说,梭伦以后的改革者走得更远,公元前6世纪晚期到公元前5世纪,雅典领导人不断增加平民参与政府管理的机会,他们对任职者提供津贴,经济困境从此不再把人们排斥在政事管理之外。使公民参政走出“经济困境”的是
A.克利斯提尼
B.梭伦
C.普罗泰戈拉
D.伯利克里
2.
罗马法被近代社会广泛借鉴采用,其中的私法精神和内容尤其被重视,它包括所有权、债权、婚姻家庭与继承等方面的规范。由此看出,罗马法与近代社会相契合的是
A.古罗马的民主与法治精神
B.自然法中的人人平等原则
C.对私人权利的规范与保护
D.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渊源
3.
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其中,场景错误的是
A.场景一: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人身伤害
B.场景二:原告,一罗马帝国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讨欠款
C.场景三:原告,一奴隶;被告,一罗马帝国公民。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
D.场景四:原告,一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案由:商业纠纷
4.
俾斯麦因领导德意志统一战争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偶像,1888年威廉二世继位后,在很多问题上与威廉二世意见不同,1890年因与威廉二世在外交政策上发生分歧,被威廉二世解除首相职务,正式下野。材料表明德意志
A.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
B.首相掌握国家行政大权
C.皇权与相权之间矛盾尖锐
D.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5.
1689年,英国议会宣布新国王临朝,威廉和玛丽共同登上王位。在此之前,议会发布了一项《权利法案》,作为新国王登基的条件,其中多数条款都是“英国人自古就有的”权利,所有这些“权利”用书面形式汇聚于一纸,而且作为人民与国王之间的“契约”出现。这一事件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是
A.天赋人权
B.民主共和
C.君主立宪
D.权力制衡
6.
1952年杜鲁门总统命令商务部长将某些钢铁企业置于联邦政府的管制之下,不久,最高法院裁决杜鲁门发布的这一行政命令违宪。据材料可看出,美国
A.各州拥有高于联邦政府的权力
B.总统无权签署上述行政命令
C.最高法院正常行使自身的权力
D.司法机关的权力高于行政权
7.
亨利七世时期(1485-1509),英国王室领地增加了60%,年收入增加了3倍。亨利七世在位的前半期共召开6届议会,大约两年一届;后半期12年只召开一届议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航路开辟为英国王室带来大量财富
B.英国王室大力打击教会并没收其财产
C.资产阶级与英国王室的矛盾愈演愈烈
D.英国王室的经济独立与政治专制加强
8.
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9.
1917年至1919年,介绍新思潮的刊物只有几种,介绍社会主义的文章寥寥无儿。1919年以后,全国各地出版的刊物猛增至400余种,其中相当数量的刊物以介绍新思潮、改造社会为己任,马克思主义思潮一枝独秀。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五四运动使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
B.工人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C.一战暴露资本主义侵略争霸本质
D.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0.
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B.共产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占了了上风
C.工农运动转入低潮
D.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11.
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基于上述认识,孙中山
A.成立兴中会
B.筹建同盟会
C.策划武昌起义
D.组建临时政府
12.
1927年到1937年是中国由国内革命战争走向中日民族战争的十年,在这十年间中国共产党
①工作中心由城市转向农村
②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到联蒋抗日
③由幼稚走向成熟
④主要活动区域由南方转向北方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3.
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夜,布尔什维克党的机关报《工人之路》以通栏标题向人民发出号召:“把唯一彻底的和坚忍不拔的革命党——布尔什维克选进立宪会议!”该“号召”
A.坚持了巴黎公社的基本原则
B.根据形势变化调整斗争策略
C.提出武力推翻临时政府统治
D.力图通过和平方式取得政权
14.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政府做了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其中1979年无疑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
A.实现了两岸三通
B.美国第一次公开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方针
D.宣布采用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
15.
中国台湾网2017年6月20日讯,台湾岛内12年“国教”社会科学领域课程纲要草案被曝光,拟将高中历史科目的中国史,放入东亚历史脉络中讨论。该课程纲要草案
A.背离了“九二共识”
B.隐藏岛内“台独”企图
C.接轨国际课程改革
D.试图割断两岸血脉联结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生产资料所有制现在主要有国家所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合作社所有制,即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个体劳动者所有制;资本家所有制。”以上内容出自
A.1949年《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1984年《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17.
下列有关上海合作组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上海合作组织丰富了以结盟为核心的新型国家关系
B.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表明中国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模式
C.上海合作组织是区域性的多边合作组织
D.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是上海五国机制
18.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提出了一个两句话的临时提案。第一句是:与会国成员愿意为推动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继续努力;第二句是:恢复谈判的时间和地点另行商定。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运动会议
D.二十六届联大
19.
美国首度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是在
A.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
B.《中美联合公报》
C.中美《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
D.《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20.
据学者统计,1949年一1956年间《人民日报》中“帝国主义”一词的使用频率,1950年达到了最高点,1952年后使用频率日益下降,1953年后使用频率长期处于低水平。这说明我国
A.与西方国家关系有所缓和
B.和平共处已成为外交主流
C.在为缓和中美关系作准备
D.外交工作重心发生了转移
21.
“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发展的一个阶段性界碑,它是从革命运动外交向国家外交过渡的一次关键性转变,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方针的最终形成。”这里的“它”是指
A.日内瓦会议的顺利召开
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上海合作组织的成功建立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制定
22.
西周周公“制礼作乐”,建立一套行为规范以协调社会成员关系,稳定社会秩序。春秋时期礼乐逐步崩坏,但经过孔子的再加工和推崇,礼乐制中的许多具体内容在后世仍有重要影响。这表明
A.宗法观念产生深远影响
B.传统文化注重历史传承
C.礼乐制度得到完好传承
D.春秋礼制导致社会大乱

2.选择题(共1题)

23.

袋子里有10个红球和若干个蓝球,小明从袋子里有放回地任意摸球,共摸100次,其中摸到红球次数是25次,则袋子里蓝球大约有(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22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5

    5星难题:0

    6星难题:1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