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二下期期中历史试卷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5747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7/20

1.简答题(共1题)

1.
(15分)论述题。
抗日战争开始时,中国的国际地位无足轻重,没有与强国平等对话的资格。虽然中国人口众多,仍被国际社会视为一个弱国。到了抗日战争后期,情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可见,抗日战争使中国大国地位基本确立。
——摘编自《人民日报》上的《抗日战争与中国大国地位的确立》
评材料中关于“抗日战争使中国大国地位基本确立”的观点。(15分)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14分)日本的明治维新,推动了日本的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保留了一些封建残余。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争结束后,华盛顿坚决地辞去了大陆军总司令的职位,并拒绝了一些军官希望拥立他做国王的建议。1787年在华盛顿的主持下,对如何建立一个有权威的联邦政府制定了美国第一部成文宪法。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二 正是由于自由民权运动的激化,使明治政府意识到必须制定宪法设立国会,否则政府本身很可能被推翻。1889年由伊藤博文起草的《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实施。《帝国宪法》在巩固明治维新成果的同时,借助日本传统中对天皇的尊崇,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天皇神圣不可侵犯,并拥有统帅军队以及对外宣战等一切大权。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具有“先进”思维的人士,略分二类,一为“立宪派”(呼吁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精英),一为“实力派”(以袁世凯、张之洞为代表的封疆大吏)。“立宪派”认为,日俄战争(1905年日俄为争夺中国东北而在我国东北进行的一场战争,日本取胜。)不仅仅是“军队之竞争”,更是“政治之竞争”。日俄战争结束不久,清廷便派五大臣出洋,周游列国,考察宪政。
——摘编自《南方都市报》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美日两国宪法对国家的权力的分配上有何不同之处?(4分)造成美日两国这种不同的原因有哪些?(6分)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日俄战争是“政治之竞争”?(4分)

3.单选题(共10题)

3.
晚清一位大臣经历了对外战争失败的惨重教训,因而主张购买洋枪、洋炮、洋船,并认为“以通夷之银,量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造船必求极坚”,可是皇帝却斥责他“一派胡言”。该大臣经历的对外战争最有可能是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
清朝八旗兵被太平军打得落花流水,咸丰帝令地方组织团练,湖南汉族官僚创建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军的主力。“湖南汉族官僚”主要是指
A.胡林翼B.曾国藩
C.曾国荃D.李鸿章
5.
1927年9月,***领导了湘赣边秋收起义。有关秋收起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1927年“八七会议”决定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
B.起义军进攻中心城市长沙受挫
C.这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D.起义中***决定进军山区
6.
在右图中的二楼曾经作出了什么重大决定
A.清算陈独秀的右倾错误
B.肯定***的正确军事主张
C.决定国共两党第二次国共合作
D.告诫共产党员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
7.
漫画《列宁清扫地球》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俄国十月革命这一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下列对此漫画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赞扬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的伟大功绩
B.十月革命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D.十月革命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8.
据保守统计,文革期间非正常死亡人数超过172万,受迫害的人数更以千万计。为此,著名作家冯骥才采访了上千名文革经历者,从中选出了一百人作为代表并写下了《一百个人的十年》一文。最后,他说到:“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
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
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9.
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出现了新局面。关于这一时期的外交,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中美结束敌对,正式建交
B.中美建交推动了中日建交
C.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以恢复
D.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10.
全球史观的基本观点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近年来,全球史观不断兴起,与哪一现象密切相关
A.政治多极化进一步加强
B.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
D.美国超强的经济军事实力
11.
关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美苏关系,描述最准确的是
A.从摩擦到对抗B.从敌对到盟友
C.从盟友到分手D.从盟友到对手
12.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的哪一举动符合荀子的观点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
C.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D.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4.选择题(共11题)

13.     chair
14.— ________

—It's a chair.

15.你告诉同学这是一把椅子时,应该说:________
16.你告诉同学这是一把椅子时,应该说:________
17.排序题。

{#blank#}1{#/blank#} I'm fine,thanks.

{#blank#}2{#/blank#} Hello, Danny. How are you?

{#blank#}3{#/blank#} What's this?

{#blank#}4{#/blank#} Oh. It's a desk.

{#blank#}5{#/blank#} I'm fine, thanks. And you? (你呢?)

18.①fine ②I'm

 

{#blank#}1{#/blank#}

19.①fine ②I'm

 

{#blank#}1{#/blank#}

20.①a ②desk ③It's

{#blank#}1{#/blank#}

21.①a ②desk ③It's

{#blank#}1{#/blank#}

22.朋友见面询问身体状况,应该问:________
23.当对方回答问题正确时,我们应该说: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2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