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5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南北朝时期,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这可视为最原始的火柴。北宋民间用染着硫磺的杉条引火,明朝时,“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将硫磺涂在上面借以引火。那时,火柴多是家庭和小作坊制造。
1827年,英国化学家约翰·华克试制一种火药时,无意中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摩擦火柴。1831年,法国人索里亚制成黄磷火柴,使用方便,但容易引起火灾。1833年,瑞典建立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1855年,瑞典人伦德斯特伦经过反复实验,利用氯酸钾和硫磺的混合物,创制了安全火柴,应用广泛。
材料二中国的第一家火柴厂于1879年在广东省佛山建立。
1897年建立的的天津自来火局难以与“洋火”竞争,开业不久就宣告歇业。
1905年,光绪帝批建“京师丹凤火柴有限公司”,由农工商部投资5000元作为官股,并给予在北京区域15年经营专利,公司经营十分顺利。
1909年,罗剑秋在天津城西开设北洋火柴有限公司,曾使用的火柴商标有“红星”“万年青”等十余种。
1910年,张新吾在天津建立华昌火柴公司在火花侧标上特意加注“务求实益不夸张枝多、货整料精优长特”的宣传文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自办的火柴厂增多,火柴价格便宜,一角钱可买20多盒,城市居民才普遍使用火柴,交通较方便的农村也多改用火柴取火。
张新吾联合国内52家火柴厂,组成了“中华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有效抵制了瑞典黑头火柴在我国的长期垄断。1932年5月,在华的瑞典火柴公司自动宣布破产清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近代欧洲发明制造火柴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火柴业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材料一中国南北朝时期,将硫磺沾在小木棒上,借助于火种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这可视为最原始的火柴。北宋民间用染着硫磺的杉条引火,明朝时,“削松木为小片,其薄如纸”将硫磺涂在上面借以引火。那时,火柴多是家庭和小作坊制造。
1827年,英国化学家约翰·华克试制一种火药时,无意中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摩擦火柴。1831年,法国人索里亚制成黄磷火柴,使用方便,但容易引起火灾。1833年,瑞典建立世界上第一家火柴厂。1855年,瑞典人伦德斯特伦经过反复实验,利用氯酸钾和硫磺的混合物,创制了安全火柴,应用广泛。
材料二中国的第一家火柴厂于1879年在广东省佛山建立。
1897年建立的的天津自来火局难以与“洋火”竞争,开业不久就宣告歇业。
1905年,光绪帝批建“京师丹凤火柴有限公司”,由农工商部投资5000元作为官股,并给予在北京区域15年经营专利,公司经营十分顺利。
1909年,罗剑秋在天津城西开设北洋火柴有限公司,曾使用的火柴商标有“红星”“万年青”等十余种。
1910年,张新吾在天津建立华昌火柴公司在火花侧标上特意加注“务求实益不夸张枝多、货整料精优长特”的宣传文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自办的火柴厂增多,火柴价格便宜,一角钱可买20多盒,城市居民才普遍使用火柴,交通较方便的农村也多改用火柴取火。
张新吾联合国内52家火柴厂,组成了“中华全国火柴同业联合会”,有效抵制了瑞典黑头火柴在我国的长期垄断。1932年5月,在华的瑞典火柴公司自动宣布破产清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与近代欧洲发明制造火柴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火柴业的发展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图1.1584年,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刻印西文、中文版《坤舆万国全图》,之后将之呈献万历皇帝。

图2.《海国图志》中的欧洲地图,1843
比较两幅地图,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材料

图1.1584年,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刻印西文、中文版《坤舆万国全图》,之后将之呈献万历皇帝。

图2.《海国图志》中的欧洲地图,1843
比较两幅地图,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3.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12年9月,中华民国第一个《学校系统令》公布,史称“壬子学制”,以后,又陆续颁布各级各类学校法令,直到1913年,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校系统,史称“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化性质的学制,也是新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标志。学制总体上缩短了学生的在学年限,整个教育期为18年,三段四级。第一阶段是初等教育,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七年;第二阶段是中等教育,设中学校一级,共四年。第三阶段是高等教育,分为预科、本科、大学院三个层次;除主系列外,还有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该学制大力提倡实利主义教育;废除贵族学校,废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废止毕业生的科举出身奖励,小学男女同校;取消经科,强调美育代替宗教,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生产技能的培养,要求留意儿童身心特点,促进年青一代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新编教科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初年学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初年学制改革的意义。
材料
1912年9月,中华民国第一个《学校系统令》公布,史称“壬子学制”,以后,又陆续颁布各级各类学校法令,直到1913年,逐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校系统,史称“壬子癸丑学制”。“壬子癸丑学制”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化性质的学制,也是新教育改革的内容和标志。学制总体上缩短了学生的在学年限,整个教育期为18年,三段四级。第一阶段是初等教育,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两级,共七年;第二阶段是中等教育,设中学校一级,共四年。第三阶段是高等教育,分为预科、本科、大学院三个层次;除主系列外,还有师范教育与实业教育。该学制大力提倡实利主义教育;废除贵族学校,废除封建特权和等级制度,废止毕业生的科举出身奖励,小学男女同校;取消经科,强调美育代替宗教,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生产技能的培养,要求留意儿童身心特点,促进年青一代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新编教科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华民国初年学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华民国初年学制改革的意义。
4.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法国革命和旧制度之间的斗争具有普遍性,它是阶级对阶级的战争,民族情绪起初似乎还没有起作用。而且在18世纪里,人们并不认为这种情感是重要的。君主们和各分支的贵族构成了一个统治者的世界性的社会;他们不考虑各民族的起源特性,把各民族当作交给他们看管的羊群一样彼此瓜分;当时有国家没有民族。
法国革命号召人民起来治理自己,根据同样的原则,它确实也唤起了民族的意识。革命党人自豪地把自己称作“爱国者”;对他们来说,法国是“民族”。然而当革命一开始时,他们深信一切民族都会欢迎法国的福音,并且相信,这样一来,文明就会保持它的普遍性,他们没有想到各民族会变成敌人。
——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各国民族意识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历史作用。
材料法国革命和旧制度之间的斗争具有普遍性,它是阶级对阶级的战争,民族情绪起初似乎还没有起作用。而且在18世纪里,人们并不认为这种情感是重要的。君主们和各分支的贵族构成了一个统治者的世界性的社会;他们不考虑各民族的起源特性,把各民族当作交给他们看管的羊群一样彼此瓜分;当时有国家没有民族。
法国革命号召人民起来治理自己,根据同样的原则,它确实也唤起了民族的意识。革命党人自豪地把自己称作“爱国者”;对他们来说,法国是“民族”。然而当革命一开始时,他们深信一切民族都会欢迎法国的福音,并且相信,这样一来,文明就会保持它的普遍性,他们没有想到各民族会变成敌人。
——勒费弗尔《拿破仑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各国民族意识兴起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拿破仑对外战争的历史作用。
5.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慰安妇制度由日本政府和军部直接策划、各地日军具体执行实施。……许多亚洲国家的政府和妇女团体、人权组织不断要求日本政府公布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强迫各国妇女充当“随军慰安妇”“女子挺身队员”的全部材料,公开对幸存者及受害者家属谢罪道歉,并给予赔偿,然而,日本政府发言人先是表示慰安妇是被不法商人诱骗的,与日本政府无关,后来在新的材料面前又辩称因为“没有资料佐证”,所以“难以确认”在征用慰安妇的过程中采用了暴力手段,也“无实力地调查的必要”。……中国慰安妇人数最多、遭遇最惨,身心遭到强烈摧残的慰安妇幸存者为讨回公道、揭露日本罪行,二十年来走上了艰苦的民间索赔之路。至2012年,十年慰安妇诉讼案均终审败诉。民间索赔之所以败诉,一是日本政府否认强征慰安妇,另外是日本借口中日战争赔偿问题已经在1972年的《中日联合公报》中解决了,即中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所以不接受慰安妇的个人赔偿要求。
——包树芳《两次中日战争以及战争遗留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间索赔败诉的原因。
(2)你如何看待中国民间索赔诉讼?
材料 慰安妇制度由日本政府和军部直接策划、各地日军具体执行实施。……许多亚洲国家的政府和妇女团体、人权组织不断要求日本政府公布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强迫各国妇女充当“随军慰安妇”“女子挺身队员”的全部材料,公开对幸存者及受害者家属谢罪道歉,并给予赔偿,然而,日本政府发言人先是表示慰安妇是被不法商人诱骗的,与日本政府无关,后来在新的材料面前又辩称因为“没有资料佐证”,所以“难以确认”在征用慰安妇的过程中采用了暴力手段,也“无实力地调查的必要”。……中国慰安妇人数最多、遭遇最惨,身心遭到强烈摧残的慰安妇幸存者为讨回公道、揭露日本罪行,二十年来走上了艰苦的民间索赔之路。至2012年,十年慰安妇诉讼案均终审败诉。民间索赔之所以败诉,一是日本政府否认强征慰安妇,另外是日本借口中日战争赔偿问题已经在1972年的《中日联合公报》中解决了,即中国放弃了对日本的战争赔偿要求,所以不接受慰安妇的个人赔偿要求。
——包树芳《两次中日战争以及战争遗留问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民间索赔败诉的原因。
(2)你如何看待中国民间索赔诉讼?
2.单选题- (共11题)
6.
罗马法律对待外来民族的人较为开明。它“准许半岛约四分之一的居民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其余的人享有拉丁公民权,即一种大而不充分的特权。所有的人都享有人身自由,由此造成的唯一不足仅在于不能控制外交事务,不能强制人们服兵役”。据此可知,罗马法
A.扩大了帝国统治基础 |
B.旨在保障贵族利益 |
C.强调自由平等精神 |
D.缺失外交军事内容 |
7.
中世纪后期,欧洲的许多国家产生了等级会议,如1265年的英国等级会议及后来法国的“三级会议”等,后来的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很大程度是为了恢复议会传统。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
A.中世纪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代议制 |
B.传统文化影响了英法的民主政治 |
C.近代欧洲议会是等级会议的翻版 |
D.资产阶级革命旨在恢复等级会议 |
8.
自1963年至1969年,日本贸促团体在中国举办了三次工业展览会,中国贸促会先后在东京和大阪、名古屋和北九州,举办了两次综合性的经济建设成就展览会,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据此判断
A.日本主动谋求同中国改善关系 |
B.中国外交僵局已被打破 |
C.民间交流有利于中日关系发展 |
D.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
9.
雍正年间官方记载:江苏查出隐漏田亩十六万亩,官方追回六万亩;广东“田亩之欺隐颇多,富户之悭吝更甚”,“种百亩之地,不过报数亩之田”。这些记载反映了官方
A.鼓励农业生产 |
B.关心粮食供应 |
C.重视政府税收 |
D.促进边地开垦 |
11.
“欧洲的知识精英大多已对基督教持怀疑态度,此情况在法国尤为突出,极富幻想天分的法国人还自然地由自然界联想到人类社会。既然自然界有一个统一的规律,那么人类社会也绝不会例外。”为此,法国知识分子
A.最早打破了宗教神学世界观 |
B.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
C.信奉社会达尔文主义 |
D.主张用理性创造民主和科学时代 |
12.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官员出洋学习发端,但常被诬为卖国;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开始主动派出官员;20世纪初,清政府颁布了奖励职官游学游历的章程,发起四次集中派遣行动。这一历程
A.反映了清政府天朝上国观念的逐步动摇 |
B.表明了清政府逐步沦为“洋人的朝廷” |
C.为清末新政的成功创造了有利环境 |
D.标志着清政府“中体西用”思想的松动 |
13.
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反映了边区参议会
A.具有社会主义政权性质 |
B.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 |
C.呼应社会主要矛盾要求 |
D.是当时中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
14.
1947年7-8月,苏联分别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了贸易协定,以此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西方把这一系列贸易协定称为“莫洛托夫计划”。“莫洛托夫计划”客观上
A.有利于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
B.促使美苏“冷战”的形成 |
C.缩小东西欧间的财富鸿沟 |
D.遏制了美国对东欧的渗透 |
15.
韩国的中国史研究,相形于近现代史的相对活跃,古代史研究要冷清得多。尽管随着居延汉简、睡虎地秦简、银雀山汉简、马王堆帛书、里耶秦简、张家山汉简的发现,研究上略有改善,但整体上仍缺乏后劲。这一现状说明
A.新史料的缺乏制约着历史研究的进展 |
B.文化差异不利于国外的中国历史研究 |
C.“上古史”的研究缺乏现实借鉴意义 |
D.国外中国历史研究亟需国内学界帮扶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5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