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梭伦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该诗反映的梭伦改革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多数公民利益 | B.兼顾不同公民群体利益 |
C.关照少数公民利益 | D.重视男性公民群体利益 |
2.
古代希腊哲哲学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教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实际上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 | B.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
C.反对问政于民 | D.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
3.
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
A.城邦公民的平等 |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 |
C.共同的宗教信仰 |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 |
4.
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
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 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
5.
在古罗马的法律中引用了这样一个案件:在一个公共广场上,一名理发师为一名奴隶刮胡子。另外两个人在附近玩球,其中一个人不小心用球砸到了理发师,导致他割了奴隶的喉咙。依据罗马法,在公共场所刮胡子是愚蠢的,因此奴隶本人对该事件负责。这表明罗马法。
A.本质是维护私有制和贵族利益 |
B.有利于调解矛盾,规范行为 |
C.保障平民权益,实现社会公平 |
D.是古代世界最完备的法律 |
7.
《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4条:对人施行其他侵辱的,处25阿斯的罚金。这笔钱在当时价值不菲,足以威慑胆敢以身试法者。到罗马帝国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币贬值,25阿斯就轻于鸿毛了。所以有人以捉弄此条为乐,遇他人就打一个耳光,然后赔偿25阿斯。于是,裁判官决定废除此条款,改由主审法官估计造成的侵辱决定赔偿额。出现这种情况说明
A.帝国时代的罗马法官可以不按相关法律原则判案 |
B.罗马帝国的扩张导致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 |
C.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的公民法条款过于僵化 |
D.法官不断解释法律条文从而废除了原有的公民法 |
9.
有学者说:“(现代)西方民法制度极具形式理性,是尊奉罗马法的结果。”这表明罗马法( )
A.是现代西方民法制度的开端 | B.具有普遍适用的法律原则 |
C.具体法律条文仍被西方沿用 | D.一直被西方国家沿用至今 |
11.
“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A.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
B.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 |
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
D.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 |
2.选择题- (共2题)
12.

加法算式是{#blank#}1{#/blank#}
乘法算式是{#blank#}2{#/blank#}或{#blank#}3{#/blank#};口诀是{#blank#}4{#/blank#}。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6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