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2题)
1.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914年,任鸿隽等一批留美学生,组织民间的中国科学社。1928年,在蔡元培推动下,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央研究院。随后,在殷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和甲骨卜辞,筹建了紫金山天文台,还对我国的地下资源作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20世纪30、40年代,涌现出叶企孙、吴有训、吴大猷等一批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1956年,***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家先后制定实施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取得了人工合成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尖端科技成果。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0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2016年,中国科学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5月30日,将成为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特点进行分析。
――邓小平
材料二19世纪40年代,兵器家龚振麟借鉴英军火轮,并参考林则徐提供的《车轮船图》仿制成“车轮战船”。1905年,清政府成立学部。1909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通车。1914年,任鸿隽等一批留美学生,组织民间的中国科学社。1928年,在蔡元培推动下,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央研究院。随后,在殷墟发现了大量青铜器和甲骨卜辞,筹建了紫金山天文台,还对我国的地下资源作了大量的地质勘探工作。20世纪30、40年代,涌现出叶企孙、吴有训、吴大猷等一批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1956年,***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家先后制定实施了《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取得了人工合成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尖端科技成果。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0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2016年,中国科学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经国务院批准,2017年5月30日,将成为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2)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特点进行分析。
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感动中国推选员阎肃对钱学森这样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学森入选“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理由。
材料一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感动中国推选员阎肃对钱学森这样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学森入选“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理由。
2.论述题- (共1题)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科学院要把科技大学办好,选数理化好的高中毕业生入学,不照顾干部子弟。这样做要是犯错误,我首先检讨。这不是复旧!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还有问题。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位了。比如我们提高工厂自动化水平,要增加科技人员,这就是靠教育。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体力劳动,世界上发达国家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都是走这个道路。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也是劳动者!
——1975邓不平《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邓小平的主张和科技、教育与生产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
材料 科学院要把科技大学办好,选数理化好的高中毕业生入学,不照顾干部子弟。这样做要是犯错误,我首先检讨。这不是复旧!一点外语知识、数理化知识也没有,还攀什么高峰?中峰也不行,低峰还有问题。我们有个危机,可能发生在教育部门,把整个现代化水平拖位了。比如我们提高工厂自动化水平,要增加科技人员,这就是靠教育。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体力劳动,世界上发达国家不管是什么社会制度都是走这个道路。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也是劳动者!
——1975邓不平《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邓小平的主张和科技、教育与生产力三者之间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
3.单选题- (共13题)
4.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A | 20世纪初,西方现实主义文学日趋衰落 | 现代文学呈现多元化特征 |
B |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举行 | 世界多极化格局出现 |
C | 《物种起源》一发表,达尔文就遭到来自宗教界的猛烈批评 | 生物进化论冲击了封建神学 |
D | 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每秒运算速度上亿次的计算机 | 中国计算机研制技术已经领先世界 |
A.A |
B.B |
C.C |
D.D |
5.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 史实 | 结论 |
① | “司南”的发明 | 标志着人类进入大航海时代 |
② | 京张铁路通车 | 标志着中国第一条铁路建成 |
③ | “南优2号”育种成功 | 有助于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 |
④ | 《物种起源》发表 | 标志着人类进入科学时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6.
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
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 |
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 |
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 |
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 |
7.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飞行了33天,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航天飞行,进一步巩固了中国在国际航天舞台上的地位。标志中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的科技成果是
A.![]() |
B.![]() |
C.![]() |
D.![]() |
8.
1956年,中国科学院图书经费由80万元增为546万元,增订的书刊中有资本主义国家期刊2000种。成立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研究并传播国内外科学发展的情况与最新成就。科学院的每位导师带研究生从5个增加到10个。这反映了当时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 |
B.中国科技已经全面领先世界 |
C.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
D.中国科学院已成科研的领导机构 |
10.
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
A.“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 |
B.“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 |
C.每秒向量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 |
D.“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 |
11.
就我国某项重大科技成就外媒纷纷发表评论:《真理报》以红色标题《中国有了自己的加加林》表示祝贺,并说这一成绩证明了***说过的一句话,即“社会主义好”;《汉诺威汇报》则称“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项科技成就是
A.将“东方红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 B.成功发射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 |
C.“神舟5号”宇宙飞船往返成功 | D.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 |
12.
“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成功升空,表明中国在空间通信技术方面已经领跑世界。中国跨入太空时代始于
A.“东方红一号”成功升空 |
B.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的上天 |
C.中国掌握卫星回收技术 |
D.“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 |
14.
“10月16日下午3点,在一道炫目的光芒闪过之后,随着一声巨响,新疆罗布泊升起了中国自己的蘑菇云。无独有偶,这一天,不相信中国人的赫鲁晓夫被苏共中央宣布下台。”材料中的现代中国科技成果
A.打破了美苏等国家的核垄断 |
B.表明中国拥有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 |
C.使中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 |
D.标志着中国进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 |
15.
1956年1月14日,周恩来总理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中说:“为了实现向科学进军……,首要意义是要使科学家得到必要的图书、档案资料、技术资料和其他工作条件。”周总理提出这些要求是为了
A.顺利完成第一个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
B.顺利完成第二个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
C.顺利完成“863计划” |
D.顺利完成“星火计划”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论述题:(1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