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历史(学考)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70531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29

1.材料分析题(共3题)

1.
思想解放贯穿人类社会进步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材料二 马丁路德认为,灵魄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诙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

——《路德选集》

材料三 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人可以说是自由的动物。……如果有人不取这天所赐予的自由,那就是对天犯了大罪,对自己又是莫大的耻辱。

——卢梭

(1)材料一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马丁·路德的主张是什么?
(2)据材料三,归纳卢梭的主要观点。
(3)以上材料分别反了西方人文精神发展过程中哪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位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材料二 晚清以来,国人科技意识因“师夷”而增长。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冲决专制制度和伦常之网罗,接引“西学”以启蒙。进入民国,各主要报刊加入对《临时约法》的大讨论,民主与科学思想得以倡扬。北洋军阀上台,妄图复古倒退,陈独秀等奋起反击,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有学者侧重于从晚清以来西学东渐的演变历程分析,也有的侧重于从1915年前后各种主客观因素分析。

——据李侃等《中国近代史》整理

(1)材料一中的“德”、“赛”两先生分别指什么?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起因,您侧重于哪一种观点?试结合材料和所学相关知识扼要论述。(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史论结合,言简意赅。)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现时社会的性质,既然是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它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中国现时的革命是在走第一步。

——***《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三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摘自《邓小平文选》

(1)树料一中”错误”处应补充什么内容?确立***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哪次会议上?
(2)根据材料二,指出***将中国革命分为哪两个步骤?依据是什么?
(3)材料三中邓小平阐明了什么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理论与***思想的关系。

2.单选题(共33题)

4.
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会议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5.
汉武帝时期的太学,只有几位经学博士和少量博士弟子。此后,太学规模不断扩大,到东汉中期,太学生已经达到三万多人。该现象反映了
A.儒学地位上升
B.私人讲学风气盛行
C.官立学校出现
D.地方教育系统建立
6.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所主张的“社会革命”指的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扶助农工
7.
近代中国某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证明孔子是一位维新派,并用孔子来支持自己的变法主张。这位思想家是
A.魏源
B.康有为
C.严复
D.谭嗣同
8.
“请你们畅饮,请你们到知识的泉源那里去……请你们畅饮知识,畅饮真理,畅饮爱情。”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知识、真理和爱情的执着追求。其中蕴含了
A.蒙昧主义
B.禁欲主义
C.人文主义
D.理性主义
9.
在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欧洲思想家提出了各自的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①普罗塔戈(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②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
③马丁·路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④莎士比亚——因信称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
“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盂德斯鸠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天赋人权B.人民主权C.分权制衡D.社会契约
11.
文艺复兴时期,与但丁的《神曲》并列,享有“人曲”美称的文学作品是
A.彼特拉克的《歌集》
B.薄伽丘的《十日谈》
C.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D.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12.
古希腊智者学派的出现被认为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这里的“觉醒”是指
A.人们开始摆脱神明的约束
B.私有观念和私有制的出现
C.人们开始重视道德的约束
D.民主精神和民主政治完善
13.
古希腊学者强调人的价值,崇尚知识与智慧,他们的思想中蕴涵着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其中,普罗塔戈拉的观点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天赋人权
C.美德即知识
D.生而平等
14.
人文主义是西方中世纪晚期以来人们的精神追求。启蒙运动高举理性旗帜,把人文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这时的人文主义的本质含义是
A.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B.追求自由,强调平等
C.肯定人性,追求幸福
D.否定教会,信仰得救
15.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欧洲近代社会产生重要影响。其中“替宗教改革开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的是
A.造纸术与火药
B.指南针与印刷术
C.火药与指南针
D.印刷术与造纸术
16.
中国书法艺术绚丽多姿。鲁艺同学在练习行书时可临摹的作品是
A.B.C.D.
17.
历史探究性学习中,某同学要了解西周劳动人民的生活情况,应查阅的资料是
A.《诗经》B.《离骚》C.《子虚赋》D.《蜀道难》
18.
刘熙载《艺概·书概》里说:“书法无篆圣漾圣,而有草圣。”唐代的草书大家是
A.颜真卿、柳公权
B.苏轼、黄庭坚
C.蔡襄、米芾
D.张旭、怀素
19.
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化方面,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航海上。”你认为第二种东西是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20.
“伦……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这一历史事实发生在
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东汉
D.北宋
21.
明清四大长篇小说中,属于神魔小说的是
A.
B.
C.
D.
22.
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中指出:“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与材料相对应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A.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B.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23.
胡适评价19世纪末的梁启超为“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开国制思想界”。这主要指的是梁启超宣传了()
A.民主科学,自由平等B.民主共和,主权在民
C.托古改制,变革维新D.开设议院,变法图存
24.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文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
①《庶民的胜利》
②《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③《文学革命论》
④《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
历史探究性学习中,小明同学对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有浓厚兴趣。他可以查阅的资料是
A.《四洲志》《海国图志》
B.《变法通议》《天演论》
C.《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D.《文学改良刍议》《狂人日记》
26.
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白话文模式
D.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7.
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过程。主张从“制度”层面学习西方的人有
①林则徐
②魏源
③康有为
④梁启超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
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改组国民党,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增加的内容有
①反对帝国主义  ②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③耕者有其田  ④推翻君主专制政体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9.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成为指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理论是
A.***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
30.
***关于“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文章不包括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井冈山的斗争》
31.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与之相关的决策是
A.恢复高考B.提出“三个面向”的方针C.实行义务教育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2.
1977年,国家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是
A.开展扫盲和识字教育
B.恢复高考制度
C.制定《义务教育法》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3.
“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他”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参与研制第一颗原子弹
B.参与神舟五号宇宙飞船研制
C.成功培育籼型杂交水稻
D.参与巨型计算机的研制
34.
建国以来,中国科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属于改革开放后取得的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B.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
D.“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35.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是建设新中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根本保证。其中“百花齐放”主要针对
A.政治领域
B.经济领域
C.学术领域
D.艺术领域
36.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D.“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3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9

    7星难题:0

    8星难题:9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