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科技发展出现的变化,指出16-19世纪中西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科技变化的原因。
材料 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1)根据材料分析中国科技发展出现的变化,指出16-19世纪中西科技的根本性差异。
(2)结合所学,分析中国科技变化的原因。
2.单选题- (共28题)
3.
如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折线图。图中显示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国民革命开始 |
B.土地革命的开展 |
C.抗日战争爆发 |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4.
诗人***以其气势磅礴的诗篇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下列诗句与下图反映事件相符合的是


A.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 |
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
C.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
D.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7.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这是***的诗词,写于1928年秋。据此推断该诗词是
A.《沁园春·长沙》 |
B.《清平乐·六盘山》 |
C.《西江月·井冈山》 |
D.《忆秦娥·娄山关》 |
12.
下图是***致宋庆龄的亲笔信截图,***在信中写道:“重庆违教,忽近四年。……兹全国革命胜利在即,建设大计,亟待商筹,特派邓颖超同志趋前致候,专诚欢迎先生北上……”请推断***邀请宋庆龄参加什么重要活动


A.七届二中全会 |
B.开国大典 |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
D.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13.
20世纪某一时期有农民说道:“刚分到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归公了,而且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打土豪、分田地 |
B.土地改革 |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D.人民公社化运动 |
17.
在民间传说中,春秋时期的介子推是孝道为先、淡泊名利、施恩不图回报的精神偶像。汉代民间开始兴起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唐宋时,寒食节作为民间习俗得到了官方认可,甚至用法令维护寒食礼制。寒食节的发展表明
A.民间习俗都来源于民间传说 |
B.民众好恶决定官府统治政策 |
C.儒学的社会影响力日趋扩大 |
D.统治者创设民俗以强化专制 |
19.
中国古代有一部文学作品集,如图是其作品来源地域示意图,下列诗句出自这一作品集的是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B.长门献赋汉相如,东篱赏菊陶元亮 |
C.汉代李将军,夺得匈奴马 |
D.政烦方改篆,愚俗乃焚书 |
27.
下面是反映20世纪60年代国际关系的一幅漫画,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A.漫画反映了二战后初期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 |
B.当时美苏争霸的焦点在美洲 |
C.此时苏联在美苏争霸中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
D.当时两国的对抗形式是冷战 |
28.
图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次战事的发生地。这一事件


A.改变了大战爆发后美国的“中立”政策 |
B.标志着盟国在太平洋战场战略转折完成 |
C.证明制空权已转移到反法西斯盟国一边 |
D.导致了反法西斯力量实现更大规模联合 |
29.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
3.选择题- (共9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8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7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