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密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5147

试卷类型:期末
试卷考试时间:2020/4/2

1.材料分析题(共2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邮票之一 《金田起义百年纪念》邮票之二
材料二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封面
材料三 

中共一大上海会议会址 农村革命根据地形势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些阶级所进行的民主革命?三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分别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过程中处于什么地位?
(2)材料一所反映历史事件中,有哪些文献提出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方案?
(3)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社会在20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巨变,它大大促进了社会进步。可是,有人却说它失败了,为什么?
(4)材料三反映了中共探索出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结果如何?
2.
新中国的成立,揭开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篇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在尼克松回忆录中,尼克松回顾道:我知道,1954年日内瓦会议时,杜勒斯拒绝同周恩来握手,使他深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 邓小平在1984年5月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为什么要确立这样的外交政策?
(2)材料二反映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怎样的外交政策?并指出其影响。
(4)综合上述内容,就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发展变化,谈谈你的认识。

2.单选题(共10题)

3.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A.宗法制的终结B.察举制的完善
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的推行
4.
嘉定二年(1210年),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中央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A.尚书省
B.参知政事
C.军机处
D.枢密院
5.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的哪一举动符合荀子的观点
A.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B.经常巡游天下
C.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D.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6.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公元前481年,齐国的大夫田成子杀死齐简公,自立为相,其后人田和取代姜氏正式成为国君。这反映出
A.春秋时期分封制已遭到破坏B.齐国已确立了新的社会制度
C.春秋时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D.齐国率先废除了旧制度
7.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记载了贾府在除夕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这种祭祀活动要追根溯源的话,要追溯到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宗法制
D.禅让制
8.
图中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交通发达,水陆并用
B.疆土辽阔,臣民众多
C.国家一统,皇帝集权
D.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9.
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从此番议论中可以看出行省的主要职能是
A.为了从军事上控制地方B.为了监视和管理地方
C.为了地方自治的方便D.为了提高汉族官僚的权力支配之意
10.
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D.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11.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被称为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
A.实行民主共和制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
C.实行责任内阁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12.
莫里循是澳大利亚人,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他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87~1920年),亲历了近代中国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段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你认为哪些不可能是他亲身经历留下的(    )
①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②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③临时大总统誓词的照片    ④南京大屠杀的有关报道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3.选择题(共1题)

13.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的速度为56千米/时,用了5小时,距离乙地还有10千米,请问甲乙两地距离多少千米?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2道)

    单选题:(10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