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述题- (共1题)
1.
一个国家(集团)的国际地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尼克松中心国家安全计划主任彼得·罗德曼撰文指出:“看来美国人非常得意的单极阶段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庆贺。世界其他多数大国,甚至包括美国的友邦,都把抗衡美国势力作为对外政策的主题。实际上,它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个主要趋势。
(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认为其国际地位是什么。“其他多数大国”认为自己在当今国际中起何种作用?
(2)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指出中美两国对外政策的目的。这体现了什么原则?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就“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材料一 尼克松中心国家安全计划主任彼得·罗德曼撰文指出:“看来美国人非常得意的单极阶段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庆贺。世界其他多数大国,甚至包括美国的友邦,都把抗衡美国势力作为对外政策的主题。实际上,它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个主要趋势。
——《参考消息》(2000年7月25日)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明确将“经济安全”列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首,在美国历史上首次把经济外交提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强化美国的经济外交力度。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明确提出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大国关系中积极拓宽和深化经济交流与合作。——李长久《经济外交: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三 俄著名历史学博士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在1998年撰文说“俄在21世纪不会起重大作用”,他分析五极的经济实力,认为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美占21%,欧盟占21%,日本占8%,中国占7%,俄只占1.7%。——张中云《政治多极化发展的若千问题》
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认为其国际地位是什么。“其他多数大国”认为自己在当今国际中起何种作用?
(2)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指出中美两国对外政策的目的。这体现了什么原则?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就“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
2.材料分析题- (共3题)
2.
黄宗羲、严复两人的思想具有理论视界的一致性,又有着明显的差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和黄宗羲在对待君主制度上有何差异?并从思想来源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严复的维新思想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固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必弱而愚之,使其常不觉,常不足以有为,而后吾可以长保所窃而永世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严复《辟韩》
(1)根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刚七背景,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和黄宗羲在对待君主制度上有何差异?并从思想来源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严复的维新思想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
3.
王安石希望走不同于历史的道路,其变法以富国强兵为目标,以发展财政经济为核心,其理财思想和实践对后世的改革具有借鉴意义。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王安石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任参知政事后,七月就推行均输法,九月又施行青苗法,十一月制定农田水利法,十二月实施保甲法,熙宁三年(1070年)十月又实行免役法,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设立市易法,五月颁布保马法,八月实行方田均税法。四年之中前法尚未真正落实和巩固,后法就接踵而至。……有些地方预支青苗钱是发放实物,而归还时却要求交纳现钱,由于物价上的差异,农民可能受双重损失;有些州、县以多贷款为有功,难免出现强迫贷款的情况。
——朱柏铭、郑备军《改革·经验·教训——王安石变法理财得失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理财思想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对北宋财政发展的作用。
(2)材料二反映出王安石在理财实践中存在哪些不足?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借鉴?
材料一 王安石的变法手段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他更多地重视商品货币的作用。……王安石变法是想尽量用经济的办法管理国家财政,反映了宋代商品货币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也证明王安石的变法思想和变法举措有很大的前瞻性。
——马克壵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王安石于熙宁二年(1069年)二月任参知政事后,七月就推行均输法,九月又施行青苗法,十一月制定农田水利法,十二月实施保甲法,熙宁三年(1070年)十月又实行免役法,熙宁五年(1072年)三月设立市易法,五月颁布保马法,八月实行方田均税法。四年之中前法尚未真正落实和巩固,后法就接踵而至。……有些地方预支青苗钱是发放实物,而归还时却要求交纳现钱,由于物价上的差异,农民可能受双重损失;有些州、县以多贷款为有功,难免出现强迫贷款的情况。
——朱柏铭、郑备军《改革·经验·教训——王安石变法理财得失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王安石理财思想的特点并分析这些特点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变法对北宋财政发展的作用。
(2)材料二反映出王安石在理财实践中存在哪些不足?我们能从中得到哪些借鉴?
4.
甘地是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中传统主义的代表,他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印度文明并由手纺车、犁和印度哲学构成基础之上的真理和非暴力社会。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正是以印度教神学和伦理观为基础又结合现实需要的一种民族主义斗争学说;它的浓重的宗教色彩和“坚持真理”的斗争方法,对广大的印度民众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因此对发动民众投身民族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再加上甘地本人高尚的人格、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处处深入群众、身先士卒的模范行为,就更使广大下层群众对他的学说和信仰深信不疑。
——朱明忠《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
材料二 所谓禁止洋布,便是抵制英国进口的纺织品,他(甘地)认为这是经济侵略手段之一,使得印度原有的纺织工业一落千丈。更深入一层的观察,他根本反对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因为那是资本家压迫劳工。当然他更是一位爱国者,藉着纺纱织布鼓舞着亿万的印度人民,走向团结为国的一致目标之下,不为谋利,同时却是帮助他人,至少是充分做到自服其布。
——吴俊才《印度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甘地学说深受印度民众推崇的原因,甘地“坚持真理”的“斗争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在发动民众的斗争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有学者认为“手工纺纱的意义不在于比英国殖民时期的生产方式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于经济上的独立。”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主要的经济思想并做简要评价。
材料一 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正是以印度教神学和伦理观为基础又结合现实需要的一种民族主义斗争学说;它的浓重的宗教色彩和“坚持真理”的斗争方法,对广大的印度民众有极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因此对发动民众投身民族斗争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外,再加上甘地本人高尚的人格、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处处深入群众、身先士卒的模范行为,就更使广大下层群众对他的学说和信仰深信不疑。
——朱明忠《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
材料二 所谓禁止洋布,便是抵制英国进口的纺织品,他(甘地)认为这是经济侵略手段之一,使得印度原有的纺织工业一落千丈。更深入一层的观察,他根本反对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因为那是资本家压迫劳工。当然他更是一位爱国者,藉着纺纱织布鼓舞着亿万的印度人民,走向团结为国的一致目标之下,不为谋利,同时却是帮助他人,至少是充分做到自服其布。
——吴俊才《印度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甘地学说深受印度民众推崇的原因,甘地“坚持真理”的“斗争方法”是什么?这种方法在发动民众的斗争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有学者认为“手工纺纱的意义不在于比英国殖民时期的生产方式更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而在于经济上的独立。”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甘地主要的经济思想并做简要评价。
3.单选题- (共12题)
5.
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11月9日凌晨1:40,第58届总统选举初步结果揭晓,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这说明唐纳德·特朗普将在宣誓就职之后
A.成为国家元首、国会首脑和军队总司令 |
B.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 |
C.有权增加参、众两院共和党人的席位 |
D.有权随意替换最高法院大法官 |
6.
《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1500里长、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
B.“二十一条”签订后 |
C.《辛丑条约》签订后 |
D.《马关条约》签订后 |
7.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章太炎在东京《国民报》上发表《正仇满论》,指出:“夫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者,非仇视之谓也”,1903年又在《苏报》上发表《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认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这说明章太炎
A.主张反清革命 |
B.反对民主共和 |
C.提倡保皇立宪 |
D.支持君主立宪 |
8.
近日,一部关于两岸题材的军事长篇小说《秋水长天》出版发行,它是一部书写海峡两岸血脉亲情的文学作品。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1949年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两岸人员往来及“三通”全部中断 |
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 |
C.1995年《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 |
D.2008年“三通”终于变成了现实 |
9.
19世纪英美文坛出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春天,诞生了一批描写女性的文学作品,如《苔丝》《红字》《名利场》《简·爱》等,在这些作品中体现出女性要经济独立、接受良好的教育以及同男性建立平等的婚姻关系等思想。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发展 |
B.自由主义思想的兴起 |
C.启蒙运动的兴起 |
D.女权主义意识的兴起 |
10.
1985年,《羊城晚报》记者刘婉玲以一篇《从“星期六工程师”引出的》文章,报道了许多工程师周末下乡镇企业“走穴”的情况。这是这个群体第一次被定义。材料中的“走穴”现象说明
A.我国知识经济开始兴起 |
B.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 |
C.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 |
D.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 |
11.
鉴于经书辗转抄写,错误很多,东汉熹平年间,汉灵帝命人写定《尚书》《春秋》等七部经典。七部经典用标准的八分隶书体写成,刻成46方石碑,立于太学,以便学人校对是正,被称为“熹平石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家经典在焚书坑儒后大多遗失损毁 |
B.我国古代书法艺术开始进入自觉阶段 |
C.朝廷注重儒家经典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
D.标志着儒学成为官方推崇的正统思想 |
12.
“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的,而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但人如何得到科学呢?通过学习,通过教育,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材料中“这些人”是指
A.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学派 |
B.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
D.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领袖人物 |
13.
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然有志于上进了。”这反映了
A.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 |
B.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 |
C.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芽的母体 |
D.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 |
14.
***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 | B.标志着***思想的诞生 |
C.中国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 | D.中国革命应毕其功于一役 |
15.
“我非常理解您以及美国人民对于您所称为进攻性武器所感到的忧虑,这的确是一种可怕的武器。苏联政府除了此前已下达的在武器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的命令外,现又下达新命令拆除您所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将它们包装运回苏联。”对于赫鲁晓夫的这封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信书写于20世纪60年代末
②“进攻性武器”当中包含核武器
③信中的“命令”使加勒比海地区重归平静
④信中所持的理智和克制态度值得后世借鉴
①该信书写于20世纪60年代末
②“进攻性武器”当中包含核武器
③信中的“命令”使加勒比海地区重归平静
④信中所持的理智和克制态度值得后世借鉴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②③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论述题:(1道)
材料分析题:(3道)
单选题:(1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2
5星难题:0
6星难题:7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