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美国宪法的诞生过程中,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哲学理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卢梭指出,为了保证个体权利和利益免受社会秩序缺乏而受到的威胁,人们必须建立一种相互之间的承诺和契约,将权力转移给一个共同认可的权威来行使,当人们让渡出权力而结成公民社会时,他们就从自然状态进入政治社会……国家的权力应该由人民掌握。制宪者在后来的立宪活动中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卢梭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关于中央政府内部权力运作的分权思想分别由法国的孟德斯鸠系统提出,在美洲新大陆,这些思想得到了制度化的尝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对自由内容的扩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措施的实质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一:在美国宪法的诞生过程中,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哲学理论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卢梭指出,为了保证个体权利和利益免受社会秩序缺乏而受到的威胁,人们必须建立一种相互之间的承诺和契约,将权力转移给一个共同认可的权威来行使,当人们让渡出权力而结成公民社会时,他们就从自然状态进入政治社会……国家的权力应该由人民掌握。制宪者在后来的立宪活动中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卢梭的思想并付诸实践。关于中央政府内部权力运作的分权思想分别由法国的孟德斯鸠系统提出,在美洲新大陆,这些思想得到了制度化的尝试。
——据帕尔默《世界现代史》整理
材料二:罗斯福始终把自由与经济安全感联系起来,将根深蒂固的经济不平等当成自由的最大敌人。……罗斯福把第二次新政,尤其是社会保障,构想成是一种对自由内容的扩展,即把向范围更为广泛的需要帮助的美国人群体——包括失业者、老年人和没有自立能力的人在内——提供政府帮助作为一种普遍的公民权利,而不是将其当作一种慈善事业或一种特权。——(美)埃里克▪方纳《美国自由的故事》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联邦宪法吸收了法国启蒙运动的哪些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思想制度化的尝试”对美国政治制度建设的积极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实现“对自由内容的扩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措施的实质和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场战争所引起的社会震动之大,甚至在数十年后仍能感受得到。……社会上低迷凄凉的悲愤与失败情绪开始弥漫,有学者悲愤地写下:“伤心怕看澎湖月,妙手难回旅大春。”最初的痛楚过去之后,更多的人已经开始思考,他们终于意识到,中国从败给西人到败给东人,其根本原因绝非个别将帅的作战不力,或者是朝廷奸臣卖国所致,近代史上士人最大也是最关键的一次思想转折来到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一个“口号”说明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分析五四运动为什么被定性为“启蒙运动”?
材料一:这场战争所引起的社会震动之大,甚至在数十年后仍能感受得到。……社会上低迷凄凉的悲愤与失败情绪开始弥漫,有学者悲愤地写下:“伤心怕看澎湖月,妙手难回旅大春。”最初的痛楚过去之后,更多的人已经开始思考,他们终于意识到,中国从败给西人到败给东人,其根本原因绝非个别将帅的作战不力,或者是朝廷奸臣卖国所致,近代史上士人最大也是最关键的一次思想转折来到了。
——摘编自张鸣《再说戊戌变法》
材料二: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明确指出“五四”即爱国运动的,最早是北京学生联合会发出的《致各埠商会请其对于爱国工人之生计速筹补助方法》信函。信中明确说:“故五四以还,爱国运动遍全国,奔号之士满海内,良以国不可亡,人不可奴,五色之旗,不可不飘扬于神州。”……“启蒙”的称号正式用到“五四”头上,其时间较“爱国”称号要晚17年。1936年某学者发表文章,正式提出将五四运动定性为启蒙运动,并号召一切爱国分子发动一场新启蒙运动,以唤醒民众的抗战与民主意识。——摘编自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场战争的名称,简述近代士人“最关键的一次思想转折”的时代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一个“口号”说明爱国主义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分析五四运动为什么被定性为“启蒙运动”?
3.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2)阅读材料二并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圣彼得大教堂外观最显著的建筑部分及其设计者。圣彼得大教堂体现了哪些领域的成就?请指出大教堂和故宫在文化精神内涵上的不同之处。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更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种“重人”,不同于儒家人文主义所体现的那种日常伦理的实用理性,而是人作为一种宇宙存在物,能对宇宙之物进行一个理性的思考……作为人文主义起点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德性是其共有的特征,然而细究其内在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之处,儒家德性在于在日常生活中显现,并且要超越日常生活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希腊人文主义则是对一个单一的个体进行理性的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刘汉芸《“轴心时代”的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
材料二:教堂是一个总是让人思考生与死、善与恶、功与过、真与假的所在。精神的力量比任何有形的事物都更难以撼动,一代代建筑大师、艺术家乃至工匠,胸怀至诚的信仰,带着无比耐心用智慧浇灌出这座艺术宝库。即使对非教徒来说,圣彼得大教堂那慑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也是难以抗拒的。
——《圣彼得大教堂成就了贝尔尼尼》
(1)根据材料归纳儒家和希腊人文主义的异同点。(2)阅读材料二并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圣彼得大教堂外观最显著的建筑部分及其设计者。圣彼得大教堂体现了哪些领域的成就?请指出大教堂和故宫在文化精神内涵上的不同之处。
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由于没有一个国家预料到要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因而也没有哪一国拟定工业动员的计划。每一件事情都必须临时准备。1916年,每一国政府都建立了一套政府部门、署局机关、政务会和专门委员会,以便在各方面协调政府进行战争的努力。……“计划经济”的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为交战中的各个国家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精神上的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德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及英国应对这一转变而采取的外交行动。②英美海上霸权转移的“协议”内容及这一协议签署的国际背景。(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材料一:由于没有一个国家预料到要进行一场长期的战争,因而也没有哪一国拟定工业动员的计划。每一件事情都必须临时准备。1916年,每一国政府都建立了一套政府部门、署局机关、政务会和专门委员会,以便在各方面协调政府进行战争的努力。……“计划经济”的思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最先得到了应用,因为交战中的各个国家都试图将整个社会的财富、资源与精神上的意图统统引向单一的目标。
——摘编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二:德国统一后,俾斯麦致力于把德国的精力限制在欧洲大陆,并通过精心建立一个制约性的同盟体系来维护帝国的安全。1890年俾斯麦遭解职后,德皇威廉二世认为德国“领土太小”,“缺乏空间”,他说“巨浪在有力地冲击着我们的国门,并且催促着我们作为一个大国维持我们在世界上的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华盛顿会议通过国际协议实现了英美海上霸权的转移。——据朱东来《大国崛起》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这场战争在经济领域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请选择阐述:①德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及英国应对这一转变而采取的外交行动。②英美海上霸权转移的“协议”内容及这一协议签署的国际背景。(只作选择不作阐述者,不得分)
2.单选题- (共22题)
5.
民主一词源于希腊文“demos”,意为人民当家作主。它是由全体公民直接或通过他们自由选出的代表行使权力和公民责任的原则和行为方式。在雅典国家的“古典时代”,其“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要表现有
①按收入多少分为四个等级
②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③抽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
④“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有机会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①按收入多少分为四个等级
②每个公民在公民大会上都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③抽签产生十将军委员会
④“五百人会议”的成员有机会执掌国家最高权力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6.
在美国费城制宪会议上,小州声称:“不愿屈从大州支配的命运,威胁要与外国结盟。”而大州则扬言要用火与剑来解决问题。针对双方矛盾,1787年宪法的协调结果是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
B.黑人按五分之三计算 |
C.提出实行联邦制的议案 |
D.规定了参众两院议员的产生办法 |
7.
1938年4月国民党将领下达训令:“……日军不顾将来的利害,企图急遽整理补充河北、山西、山东、江南战线疲惫兵力,并尽力谋求挽回山东省南部的颓势。因此我国忠勇战士,应深刻认识敌军目前正在困境中,全军须协力一致完成其任务,以求最大的战果,为民族独立及抗战大使命尽全力。”这场战役
A.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
B.为八路军战史提供重要资料 |
C.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
D.使抗日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 |
8.
曾国藩在家书中曾写道:“英夷在江南,抚局已定。盖金陵为南北咽喉,逆夷既已扼吭要据要害,不得不权为和戎之策,以安民而息兵,然此次议抚,实出于不得已。但使夷人从此永不犯边,四海晏然安堵,则以大事小,乐天之道,孰不以为上策哉。”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清廷士大夫仍抱着“天朝大国”的思想 |
B.“此次议抚”的结果是签订了《南京条约》 |
C.曾国藩没认识到此战带来的深远影响 |
D.此战后洋务派掀起了全面学习西方的热潮 |
9.
某学者如此评价一场运动:“任凭你像尧舜那样贤圣,像秦始皇、明太祖那样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样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材料反映了这场运动
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B.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思想 |
C.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
D.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
10.
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从此澳门回到祖国的怀抱。下面发生在同年的大事有
①欧元正式问世
②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
④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①欧元正式问世
②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③“神舟一号”试验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
④九届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③④ |
11.
二战使欧洲受到重创,加上1946年底到1947年初欧洲遭遇百年罕见的严寒,其经济呈现出一派衰败的景象,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这使美国政府意识到,稳定欧洲、复兴欧洲是“遏制”苏联全球扩张主义的关键。为此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建立北约 |
B.推行马歇尔计划 |
C.实行杜鲁门主义 |
D.建立关贸总协定 |
12.
康熙二十年(1681年)三藩之乱平定,康熙二十二年台湾告平,清廷方开海禁,短暂开放。先后设立闽、粤、江、浙四海关,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乾隆年间(1757年),由于一个英国东印度公司商人对中国进行的渗透(“洪任辉事件”),乾隆宣布撤销宁波、泉州、松江三个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广州海关一口贸易。这种“开放”表明
A.明朝以来的海禁政策已经废除 |
B.通商口岸带有一定半殖民地色彩 |
C.中外民间贸易往来全面放开 |
D.它实质上仍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 |
14.
某学者撰文提出:“海外贸易带来了纺织原料,以及印度棉纺织品,也就是‘白布’,英国的制造商试图用他们自己仿造的产品来抢占印度棉纺织品的市场。就这样,棉纺织业像一架滑翔机,在它依赖的殖民地贸易推动下起飞了。殖民贸易展示了广阔的前景,它鼓励企业家采用革命性的技术以满足它的发展需要。”下列选项中对材料信息解读恰当的有
①殖民贸易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海外市场
②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
③市场的需求推动了纺织技术的革新
④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发明条件成熟
①殖民贸易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海外市场
②英国工业革命从棉纺织业开始
③市场的需求推动了纺织技术的革新
④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发明条件成熟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③④ |
15.
竹枝词在形式上不拘格律,内容上咏风土人情、讽时俗流弊。民国六年,温州有竹枝词写到:“报社于今已数家,《瓯潮》《温处》又《飞霞》……和议初成海禁开,美欧互市擅雄财。自从瓯埠通商后,屡见带轮鼓浪来。”据此判断当时温州
A.自然经济受到欧美冲击开始解体 |
B.已成为通商口岸被卷入世界市场 |
C.通俗性报刊在新文化运动中发展 |
D.交通工具的变革加速城市化进程 |
16.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那是十多年前,我沿着红色大街疯狂地奔跑,我跑到了郊外的荒野上欢叫。”一首名为《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的诗曾风靡一时,道出了全国上下热切的渴望。中国,需要找到那把钥匙,重新启动历史前进的时间,打开融入时代潮流的窗口。材料中的“钥匙”是
A.维新变法 |
B.辛亥革命 |
C.三大改造 |
D.改革开放 |
17.
作为启蒙运动的旗手,伏尔泰认为:“在所有民族中,历史都被神话歪曲了。最终只有靠哲学(即理性)来为人类启蒙,哲学一来到黑暗当中,就发现了人的精神原来已被几个世纪的错误迷住了双眼,以致要用很大力气才能使其醒悟;那些典章、业绩、文献,竟都是制造出来以确证谎言的。”他意在强调
A.历史文献充满歪曲的神话 |
B.用理性之光解放被蒙蔽的精神 |
C.封建专制制度束缚了人性 |
D.人类生活世俗化的历史必然性 |
18.
14—17世纪,欧洲掀起了一场资产阶级的“新文化运动”,中国曾有人直译为“再生”或“再生运动”。这场运动的实质是
A.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
B.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
C.把人从封建专制和等级特权中解放出来 |
D.论证了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的理论 |
19.
公元824年元稹为白居易诗集作序,说道:“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堠、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模刻),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据此可知
A.白居易的诗歌艰涩难懂 |
B.活字印刷普及 |
C.雕版印刷推动文学发展 |
D.市井开始出现 |
20.
历史的发展在传承中创新。下表所列信息,按时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 | 《江城送别图》、《天工开物》、董其昌 |
② | 《汴路即事》、《玄秘塔碑》、巧儿 |
③ | 《感天动地窦娥冤》、赵孟頫、“腹里” |
④ | 《四民月令》、盐铁官营、表彰六经 |
A.④②③① |
B.②①③④ |
C.②④③① |
D.④①②③ |
21.
这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作品,充满了天马行空的臆想、神秘莫测的情节、缥缈离奇的幻境。但在浪漫主义之中又沉潜着现实主义的情怀。书中所写的天庭、地狱带有官府衙门的影子,所写的神、佛、鬼、怪都具有人的性格特征。此作品是
A.《红楼梦》 |
B.《神曲》 |
C.《西游记》 |
D.《离骚》 |
22.
近代有学者撰文:“说者或曰:孔子生于二千年前君主之世,所言治术,自本于君政立言,恶得以其不合于后世共和政制而短之耶?曰:是诚然也。愚之非难孔子之动机,非因孔子之道之不适于今世,乃以今之妄人强欲以不适今世之孔道,支配今世之社会国家,将为文明进化之大阻力也,故不能已于一言。”该观点旨在
①考订孔子学说
②宣扬托古改制
③批判尊孔复古
④维护民主共和
①考订孔子学说
②宣扬托古改制
③批判尊孔复古
④维护民主共和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23.
有学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纲》中指出,在20世纪初的欧洲,民族主义使人们对人类任何一部分的权利和利益漠不关心……除了民族,其他一切均不在话下,而民族就是唯一和全部,就是人类思想和行动的最高指南。作者意在
A.强调民族主义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
B.批判极端民族主义 |
C.说明民族利益应该与国家利益一致 |
D.强调战后民族自决的重要性 |
25.
拿破仑的一生就是一部战争的传奇史书。下列对图中所示战役的表述对应正确的是


A.①—法军牺牲局部利益,集中优势兵力,对敌实施决定性打击 |
B.②—拿破仑果断地将暴乱平息于炮火之中,成为共和国救星 |
C.③—各附庸国及诸小邦趁机摆脱法国控制,法军陷入四面楚歌 |
D.④—英军开始支持不住,后盼来援兵,法军战场形势急转直下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4道)
单选题:(2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14
7星难题:0
8星难题:6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