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分析题- (共1题)
1.
(24分)近年来,中国与周边邻国领海争端摩擦不断,诸如中日钓鱼岛问题,中菲、中越南海问题等,历史和严峻的现实使我们认识到海权的重要性,保障海权成为我们的重要共识。
材料一水上武装力量在西方谓之海军,在古代中国则称为水师。两种不同的称谓背后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传统。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古代中国虽有漫长的海岸线,陆权主义却极其浓厚,海军和海权意识很难在中国萌发出来。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二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1537年,拥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6世纪末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在1890年出版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海权论的鼻祖。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清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海防问题的大讨论。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自是年起,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各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摘编自《清朝通史》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的摇篮,而古代中国却很难萌发海军和海权意识?(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海权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分)结合近代历史知识概括海权思想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6分)
(3)结合有关知识分析促进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4分)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采取的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这些决策。(4分)
(4)1953年2月,***视察海军时提出:“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进入新世纪,***提出:“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你认为,新时期人民海军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应有怎样的发展变化?(3分)
材料一水上武装力量在西方谓之海军,在古代中国则称为水师。两种不同的称谓背后代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文明传统。两千多年前,地中海孕育了希腊雅典舰队、罗马舰队、威尼斯舰队等强大舰队,成为近代海军的摇篮,导致海权意识的早熟。古代中国虽有漫长的海岸线,陆权主义却极其浓厚,海军和海权意识很难在中国萌发出来。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二随着15世纪晚期至18世纪“大航海”时代的到来,近代海权思想兴起。1537年,拥有强大舰队的西班牙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16世纪末英国蕾莱爵士更直截了当地指出:“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贸易;谁控制了世界贸易,谁就控制了世界。”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在1890年出版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进一步指出,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要重视“海上交通线”、“中央位置”和“内线”。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海权论的鼻祖。
——摘编自《世界海军发展史略》
材料三 19世纪70年代,清统治集团内部展开了海防问题的大讨论。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认为“居今日而欲整顿海防,舍变法与用人,别无下手之方”。1875年清廷发布上谕,称“海防关系紧要,既为目前当务之急,又属国家久远之图”,正式决定创办近代海军,任命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自是年起,清政府先后向英法两国订购军舰,并在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自造军舰。1876年起陆续派遣学生分赴英法各国学习海军,又在沿海一带陆续开设海军学堂,学习英文、几何、代数、驾驶、天文、海图、算法等诸务。
——摘编自《清朝通史》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为什么地中海成为海军和海权意识的摇篮,而古代中国却很难萌发海军和海权意识?(4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近代海权论的核心内容是什么?(3分)结合近代历史知识概括海权思想兴起和发展的历史背景。(6分)
(3)结合有关知识分析促进中国近代海军产生的主客观因素。(4分)依据材料三中筹划海防的目的和采取的具体措施,简要评价清政府的这些决策。(4分)
(4)1953年2月,***视察海军时提出:“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进入新世纪,***提出:“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海军。”你认为,新时期人民海军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应有怎样的发展变化?(3分)
2.单选题- (共4题)
2.
表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这表明俄罗斯人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咨询答案 | 1990(%) | 1997(%) | 2004(%) | 2006(%) |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 23 | 23 | 30 | 30 |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 26 | 26 | 27 | 30 |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 18 | 19 | 16 | 16 |
是一场灾祸 | 12 | 16 | 14 | 10 |
难以回答 | 21 | 16 | 13 | 13 |
①仍在反思十月革命 ②对十月革命的看法长期一致
③依然怀有大国情结 ④主要关注十月革命的经济影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③④ |
3.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
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
D.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联大”会议 |
4.
在20 世纪20 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 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 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ˊ……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 B.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
C.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 D.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
5.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
3.选择题- (共3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4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