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6题)
1.
对发展经济来讲,中国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都是不成功的。这是因为
A.过分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
B.建立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基础 |
C.没有把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 |
D.严重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2.
下表根据国家统计局《新中国五十年》的数据编制,其中的数据变化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 ( )
表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表 1957~1960年经济统计资料(部分) 单位:亿元
年份 | 工业总产值 | 重工业产值 | 轻工业产值 |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
1957 | 704 | 317 | 387 | 537 |
1958 | 1083 | 580 | 503 | 566 |
1959 | 1483 | 867 | 616 | 497 |
1960 | 1637 | 1090 | 547 | 457 |
A.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出现问题 | B.经济体制改革拉开序幕 |
C.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开始进行 | D.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
3.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
4.
某特别报道对1953年以来的十二个五年计划进行了解读。以下是对其中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1958-1962年的“二五”计划、1971-1975年的“四五”计划、1981-1985年的“六五”计划的命名,你认为排序正确的是
A.奠基之年跃进之年风雨之年改革之年 |
B.跃进之年风雨之年奠基之年改革之年 |
C.风雨之年改革之年奠基之年跃进之年 |
D.奠基之年风雨之年改革之年跃进之年 |
5.
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全部农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
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
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 |
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 |
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 |
6.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制度,各地根据国家粮食计划供应的相关规定,以户籍为依据确定粮食供应的对象与数量。这一制度的实行
A.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 B.保障了工业化战略实施 |
C.缓解了灾害造成的粮食短缺 | D.加速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
2.选择题- (共3题)
7.饱和盐溶液W的电解产物发生下列系列反应.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主要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中加入或生成的水以及生成的其它产物已略去),其中A、B、C、D、E在常温下均为气态物质,X和K是中学常见的金属单质,氧化物Y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8.饱和盐溶液W的电解产物发生下列系列反应.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主要反应物或生成物(反应中加入或生成的水以及生成的其它产物已略去),其中A、B、C、D、E在常温下均为气态物质,X和K是中学常见的金属单质,氧化物Y是一种比较好的耐火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