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3月历史练习试题(3月23日)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704557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9/20

1.简答题(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国初期)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一直处于不发达状态的中国资本主义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得到蓬勃发展的。
——(法)白吉尔:《中国资产阶级的黄金时代(1911——1937)》
材料二
当美、英和其他工业国家失去一切秩序感和平衡感,忙于采取各种补救办法和应急措施以应付危机时,中国在1929年后仍然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
——(美)费正清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材料三 图12   100元法币购买力图示

——(美)伊佩霞《剑桥插图中国史》
(1)结合材料一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发展的状况。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27——1937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态势,并分析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
(3)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

2.材料分析题(共1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社会经济起了很大的分解作用,一方面,破坏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破坏了城市的手工业和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另一方面,促进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二这些情形不仅对中国封建经济的基础起了解体作用,同时又给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材料三可是,上面所述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发生和发展的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所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这个变化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帝国主义勾结中国封建势力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以上材料均摘自***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思考材料二中指出的“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资本主义侵略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有何变动。

3.单选题(共25题)

3.
下表中无法获取的信息是
投资者
所占比例(%)
官僚、地主
30.86
一般商人
18.52
手工作坊主
7.41
华侨商人
7.41
 
1840到1894年间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
A.部分官僚、地主转化为民族资本家
B.民族资本来源多样化
C.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
D.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4.
观察《中国境内两个历史时期的近代工业资本统计示意图》,对图中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注:第一时期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
A.两类资本都在不断扩大
B.两类资本所占比重差距在缩小
C.外国资本一直占有优势
D.民族工业发展缓慢
5.
民国初年出现的新的纺织业中心有
①上海
②天津
③青岛
④武汉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和进一步发展。它们的共同点包括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
7.
《剑桥中华民国史》载“(辛亥)革命后10年,在(20世纪)20年代初,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A.一战是造成“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B.辛亥革命对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毫无作用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速度快程度高
D.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8.
下面漫画深刻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情况,漫画反映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阻力是
A.外国资本主义
B.本国封建势力
C.本国反动政府
D.三座大山
9.
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
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
D.以“自强”“求富”为旗号
10.
下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面粉出口增长情况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面粉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展迅速
②面粉出口增长是由于欧洲需求的增加
③面粉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重工业的迅速发展
④面粉业的发展是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表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
1888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注:意思是商品减价销售)……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A.农业生产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C.农业经济开始半殖民地化
D.传统农业受到严重冲击
12.
阳光卫视播出的52集大型系列片《百年商海》,第5集播出了《首家华侨缫丝厂陈启沅和继昌隆》。在介绍继昌隆成立的原因时一定会提到
①洋务运动的诱导
②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松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④大量引进外国技术
A.①③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3.
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这主要包括
①壮大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
②分解着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
③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④传入了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机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
史书记载:1872年侨商陈启源创办继昌降缫丝厂,采用蒸气机和传动装置,雇女工数百人,“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以上材料说明继昌隆缫丝厂
A.属于近代意义的民族工业
B.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
C.实质是外国资本在华创办的企业
D.没有跳出中国传统生产方式
15.
驻华大使司徒雷登1947年9月下旬给马歇尔的内部报告中称:“(中国)到8月底,通货比5月底膨胀了64%……1947年的头5个月一直维持着这样高的通货膨胀率,从年初始,预算赤字与通货膨胀几乎同步上升……”这一现象对民族工业产生的直接影响是
A.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困境
B.改变了民族工业分布于沿海地区的布局
C.美国商品挤占中国市场
D.民族工业无法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16.
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横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
下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正确的一组是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曲折发展、萎缩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再创辉煌、下滑
D.艰难起步、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17.
1913年张謇在《实业政见宣言书》中说:“謇对于实业上抱持一种主义,谓为棉铁主义。……为捍卫图存计,若推广植棉地、纺织厂是;又惟有开发极大之富源,以驰逐于世界之市场。若开放铁矿、扩张制铁厂是”。张謇提出“棉铁主义”的目的是
①挽救民族危机  ②振兴民族产业  ③建立完整工业体系  ④抢占国际市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8.
设想你是19世纪60年代在通商口岸投资经营的商人,你的投资领域最可能是( )
A.重工业B.轻工业C.高科技产业D.农业
19.
中国早期的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主要原因是( )
A.沿海地区的人们思想开放
B.沿海地区便于发展工业
C.外商和洋务企业的刺激作用
D.沿海地区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20.
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
A.洋纱和洋布
B.咖啡和可可
C.产于印度的茶叶
D.产于泰国的香米
21.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说明在“争取民族独立”和“实现国家富强”两大任务上,正确的主张应是
A.先独立才能富强
B.同时并举
C.先富强后独立
D.都不可能实现
22.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中,产生了一些新的因素,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A.官僚资本外国资本民族资本
B.民族资本官僚资本外国资本
C.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
D.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
23.
有人作了下列五幅图片比喻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如果图中的“冬”代表解放战争时期的民族工业遭到毁灭性打击,那么,代表抗战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图片是( )
A.春B.夏C.秋D.冬
24.
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在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集中在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投资有80%、工业投资有67.1%。造成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日本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C.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D.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25.
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又具有妥协性,其决定性的因素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
B.近代民族工业技术极为落后
C.近代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单薄
D.本国封建反动势力沉重压迫
26.
胡适曾在抗战胜利后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国家资源委员会把持了中国的工业矿业,对□□□□蚕食鲸吞,“或则被其窒息而死”。文中的“□□□□”部分应为。
A.民族资本
B.官僚资本
C.外资企业
D.个体经济
27.
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被正式推行是在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

4.选择题(共1题)

28.古人有很多幻想和实践,传说中八仙之一的韩湘子就因一天造一桥,造福人类而得到赞扬。现实中,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建桥术,其中现存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建造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简答题:(1道)

    材料分析题:(1道)

    单选题:(25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2

    7星难题:0

    8星难题:8

    9星难题:7